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场经济地位是反倾销调查确定倾销幅度时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反倾销案发起国如果认定被调查商品的出口国为“市场经济”国家,那么在进行反倾销调查时,就必须根据该产品在生产国的实际成本和价格来计算其正常价格;如果认定被调查商品的出口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将引用与出口国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当的市场经济国家(即替代国)的成本数据来计算所谓的正常价值,并进而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被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我国在应诉国外对华反倾销案中大量败诉。这就告诉我们,是不是市场经济国家,是反倾销调查确定倾销幅度时一个重要的依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这种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变。目前,我国依然被一些国家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在反倾销中受到不公平待遇。为此,受国家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属原外经贸部)委托,我们用近一年时间,完成了《2003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大量事实证明,党的十六大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重大结论,有充分根据,是完全正确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市…  相似文献   

3.
<正>具备经济自由、产权保护、企业家精神等基本特征2016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满15年,世贸组织成员对华反倾销"替代国"的做法应于12月11日终止。但是,目前仍有少数成员拒绝履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十五条义务,并刻意混淆《议定书》第十五条与其国内法中所谓"市场经济国家"的概念。事实上,世贸组织规则中并没有这样的概念,所谓"市场经济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4.
由于中国市场经济被WTO认为还不到位 ,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中接受了一些特殊的承诺 ,如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5年内 ,以中国企业市场经济条件的具备 ,作为确定补贴和倾销时的价格可比性的前提。而价格可比性是确定倾销是否存在与倾销幅度大小的关键。因此 ,企业市场经济条件的确定 ,成为中国企业处理反倾销问题的关键之一 ,它涉及中国企业在国外受到反倾销案的基础、多寡和程度 ,也涉及中国入世后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建立有效的经贸保护体系问题。一、制度差异与冲突使企业市场经济条件及相关问题变得扑朔迷离(一 )市场经济条件问题具…  相似文献   

5.
王东 《学习月刊》2012,(23):38-39
近年来.全球范围带有连锁性和示范性贸易保护政策的频繁使用.中国则在贸易保护政策风潮的冲击下身受其害.成为遭受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最多的世贸组织(WTO)成员国。特别是中美贸易争端事例频繁发生.尤其是美国针对中国采取的贸易保护政策.使中国承受着越来越多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或“惩罚”压力。显然.中美贸易争端从未止歇.这既反映了中美贸易结构性失衡矛盾进一步激化的一面.也反映了贸易争端下中美国家利益博弈的一面。  相似文献   

6.
一、国外对我国商品实行反倾销的新特点反倾销是WTO框架下各国维护自身产业利益的一种常见的做法。如果发生了倾销,受损害的成员方有权采用征收倾销税的办法,来反对非公平贸易。由于反倾销易于实施,能够有效排斥进口,又不易招致“报复”,且被认为是世贸组织在其章程中认可的合法武器,因此被各国视为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的最佳办法之一而被频繁采用。入世后,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逐年扩大,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更多的反倾销调查。国外针对我国采取的反倾销调查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外针对中国日趋增多的反倾销调查严重阻碍了中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入世后,遭遇反倾销的案件不但没减少,反而有增加的趋势。目前,中国已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有关部门和有关企业应该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反倾销应诉能力,为中国出口产品争取一个公平、合理的国际贸易环境。  相似文献   

8.
欧盟对我国企业实施了大量反倾销调查并采取反倾销措施,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欧盟反倾销法律规范中的"非市场经济"规则的不公正,也有我国企业自身的问题,同时还有欧盟对经济利益的考虑.因此,解决我国面临的反倾销问题,政府应采取主动措施,既要积极引导企业转变竞争观念,改变企业发展模式;又要努力促使欧盟以产业为基础给予我国企业市场经济待遇.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我国出口产品在国外频遭反倾销调查,成为“今日视点”(中央电视台语)。据不完全统计,1983—1992年间,在欧共体进行反倾销调查的主要国家中,中国有35家,占总数的10%,位居榜首,1985年7月—1992年6月,在美国的反倾销调查对象国中,中国占有16宗,也位居榜首;而最近两年国外对我反倾销指控也急剧增加。从1980年至今,我国产品在国外遭到反倾销调查达170多起,反倾销已成为我国对外出口的严重障碍。形成这种局面,除少数是由于我国一些企业不规范的市场行为造成的外,大多是因欧美国家出于政治上和经济的多种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入世后要有5年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内,中国政府必须按照国际惯例,重新定义政府和企业关系,重新界定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否则,“过渡期”之后,落后的政企关系必将牢牢地拖住中国企业的后腿。 符合世贸组织要求、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政企关系是什么样子?这种关系首先要求政府和企业间的利益关系有一个根本上的变化。具体说来,这种变化起码应该包括以下5个要点: 首先需要明确,政府绝不能成为企业资源的配置主体。在最近调查的10家国外企业中,它们总资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美和中欧双边贸易协议的签订,中国已与32个提出双边谈判要求的世贸组织成员完成了谈判(还有5个国家尚未与中国签署协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指日可待。在国人欢呼中国即将“入世“的时刻,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入世“的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本文拟就这两方面问题进行相应的探讨。一、“入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加入世贸组织,将给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带来许多新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全面参与国际经济事务,提高我国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我国是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也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成员国,唯独不是世贸组织成员,所以不能参加许多重大的国际经济事务,这与一个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才能全面参与国际经济事务,在国际竞  相似文献   

12.
由于世界经济不景气,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泛滥,建立区域性的自由贸易区,成为各国规避贸易保护主义,扩大对外开放的最有效做法。当前我国成为西方国家反倾销调查的主要对象。近年来全球反倾销案件数量总体在下降,但是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数量却大幅度上升。我国已经连续17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依托新疆经济开发区建立中亚自由贸易区,对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中国和中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加快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和“复关”的日渐临近,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快改革,转换经营机制,直接面向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然而近几年来西方国家对华反倾销浪潮可以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美国:1993年7月7日,美商务部对我国出口的球墨铸铁管件反倾销案做出了最终裁决,决定对所有中国企业出口的该产品一律征收121.38%的高额反倾销税。由此我国该产品将全部被挤出美国  相似文献   

14.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外贸排名已跃居世界第六。伴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景气,一些西方国家经常夸大中国出口产品对国外相关产业造成的冲击,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反倾销日益增加。2002年,我国遭遇了炮火最密集的“反倾销战”。统计显示,2002年前10个月,共有16个国家(地区)对我国发动了47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涉案金额7亿美元犤1犦。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威尔·马丁认为,中国内地有70%的出口产品很容易受到反倾销措施攻击,未来10到15年内,将持续面临更严重的反倾销犤2犦。中国遭受如此之多的反倾…  相似文献   

15.
有关中国是不是一个市场经济国家的争论,在我们加入WTO的谈判过程中就是一个焦点问题。事实上,即使在今天,作为WTO成员的中国,在面临反倾销诉讼时,这一问题仍然困扰着中国政府和企业。从1992年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02年十六大正式宣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深深体会到了市场经济带给我们的震憾。在这10年中,我们对内对外发生着可喜的变化,但是让外国朋友承认我们是市场经济国家还是一件难事。入世谈判我们花了15年,而让他国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可能要更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正一、引言"经济权利从原来垄断于政治组织的国家中分离,实现了社会的功能分化。"为什么针对中国的贸易救济调查愈发频繁?又是哪些国家在利用贸易保护措施屡屡向中国产品"出手"?深受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之害的中国,如何尝试从国际规则的重新厘定寻求突围?二、背景与问题(一)本文思路通过近五年世界对中国采取的反倾销案件数目、各国对我国反倾销的案件数量及相应的  相似文献   

17.
据有关资料统计,截目2002年4月30日,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起对华反倾销调查493起,涉及4000余种产品,累计涉案金额逾百亿美元,中国已成为国际滥用反倾销手段的最大受害者。中国加入WTO后,其他成员原有的对中国出口商品的歧视性政策,已在逐步取消,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会更加宽松。然而,WTO的成员为保护本国国内产业的利益,必然会转向以具有“合法性”、“便捷性”和“隐蔽性”特点的反倾销手段限制中国产品。针对中国的反倾销巨浪,不仅不会因为中国加入WTO而减缓,而且会更加汹涌。为此我们必须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虽然反倾销的立案权掌握在进口国手里,但应诉的主动权却在我们手  相似文献   

18.
王涛 《党史博采》2006,(2):36-38
近年来,国外针对中国日趋增多的反倾销调查严重阻碍了中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入世后,遭遇反倾销的案件不但没减少,反而有增加的趋势.目前,中国已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有关部门和有关企业应该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反倾销应诉能力,为中国出口产品争取一个公平、合理的国际贸易环境.  相似文献   

19.
积极应对反倾销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倾销是世界贸易组织(WTO)所谴责的一种不公平的低价出口行为;反倾销则是世贸组织允许使用的一种抵制倾销的手段。过去只有少数西方国家立有国内反倾销法,但近年来反倾销立法却已经普遍化、全球化。各国纷纷以反倾销为法律武器抵制不公平贸易,维护国内产业和市场。更有甚者,不少国家以反倾销为借口,目的却是为了保护本国的产业,有时达到滥用的程度,使反倾销变成贸易保护的工具。中国的出口产品在过去的20多年中几乎成了国外反倾销的众矢之的,频频遭受反倾销调查,被课征高额的反倾销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出口贸易的进…  相似文献   

20.
2001年11月10日,世界贸易组织通过了接纳中国成为WTO成员国的决定。在中国政府代表向世贸组织秘书处递交国家主席签署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批准书30天后,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这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WTO时代”。第一方面:汽车工业车到“关”前自有路中国有令西方汽车制造巨头垂涎的潜在市场。中国汽车工业有劣势,也有潜在优势。政府与企业将如何对策?不管怎样,轿车价格下降和增加道路投资不可避免。第二方面:保险业市场经济稳压器市场经济需要社会保障制度的支持,社会保障制度需要有成熟的保险市场。中美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