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朱伟东 《西亚非洲》2006,2(7):63-67
由于各国民商事往来日益频繁,涉外婚姻在现实中大量存在。如何判断一项涉外婚姻的效力,是各国国际私法必须解决的问题。南非是外来移民较多的国家,南非法院、立法机构确立与制定了许多调整涉外结婚的判例法和成文法规定。在南非,一项涉外婚姻的效力,包括涉外结婚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完全由婚姻举行地法支配。为避免因涉外结婚的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单纯适用婚姻举行地法可能带来的不利之处,南非立法和判例法中也规定或确立了许多例外规则,包括领事婚姻例外、法律规避例外和公共政策例外等。  相似文献   

2.
中国与非洲民商事法律纠纷及其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与非洲之间民商事法律纠纷主要有合同纠纷、信用证或保函纠纷、劳资纠纷、海事纠纷和侵权纠纷等类型。这些纠纷大都发生在非洲国家,且主要是在非洲国家法院或仲裁机构解决的。由于非洲国家在涉外民商事诉讼解决机制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中非双方通过仲裁方式解决争议具有诸多好处。在现阶段通过仲裁方式解决争议时,中国企业应该特别注意几个现实问题。中非双方政府和民间机构在今后应分阶段逐步构建并完善具有中非特色的民商事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3.
尼日利亚法院对涉外民商事案件的管辖权分为对人诉讼管辖权和对物诉讼管辖权。在对人诉讼中,只要当事人在法院管辖权内“出现”或“存在”,法院传票能够送达被告或被告服从法院管辖,尼法院就对该案件有管辖权;在对物诉讼中,只要有关财产或被告的住所处于尼境内,尼法院就对该案件有管辖权。  相似文献   

4.
中国和马来西亚于1974年5月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两国先后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贸易协定、投资保护协定、海运协定、民用航空运输协定等10余项经贸合作协议。随着双方往来的不断增加 ,我们有必要了解马来西亚的相关法律。为此 ,本文专对马来西亚的民商事管辖权制度进行探讨。一、管辖权规则在马来西亚 ,法院的管辖权或权限规则的渊源有 :(一)公约下列国际公约、条约或宪章已适用于马来西亚 :(1)《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院规约》 ;(2)《联合国特权和豁免公约》;(3)《联合国专门机构特权和豁免公约》;(4)《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5)《<维也…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南非对涉外离婚案件的处理有大量的普通法规则和成文法规定.根据南非普通法,南非法院依据丈夫的住所地确定涉外离婚案件的管辖权;而在南非成文法中,法院可根据夫妻任一方的住所地、通常居所地确定管辖权.对涉外离婚案件的审理,南非法院依据的冲突规范是离婚适用法院地法.但对于离婚财产的分割是否也适用法院地法,南非学者和法院在理论与实践上还存在分歧.如果当事人的住所地、通常居所地或其本国法院做出的离婚判决需要在南非法院申请承认,根据南非<离婚法>第十三条规定,南非法院一般会承认这一离婚判决.  相似文献   

6.
新南非成立后,同其他国家的民商事交往日益增加.在国际民商事交往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的民商事纠纷,在运用司法手段解决纠纷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对外国法院判决的承认和执行问题.对外国法院判决的承认和执行具有重要意义,它直接决定着当事人权益的实现与否.南非法深受普通法和大陆法的影响,最终成为典型的“混合法”,因此南非法院对外国法院判决承认和执行的理论基础也是含混不清的. 目前南非法院对外国法院判决内容的是非不再进行详细审查.不过,外国法院判决要在南非得到承认和执行,首先必须符合三个条件1.作出判决的外国法院具有管辖权;2.该判决的承认和执行不得违反南非的自然公正原则;3.该判决不得与南非的《商业保护法》相冲突.  相似文献   

7.
涉外信托业的发展已成为一个地区市场经济发达的重要标志。随着国际经济活动日益频繁的发生,许多与辽宁省相关的涉外活动可能同时受数个不同国家法律法规共同调整。在这些国际活动中,作为英美法系国家的信托制度也不可避免地在辽宁省加以运用,与涉外信托相关的争议也会日益增多。辽宁省在发展涉外信托业务中存在诸多结构性问题,主要表现在涉外信托立法的不健全、社会信用制度的缺失、信托受托人责任界定不清以及涉外信托业务的不规范性等。有效解决涉外信托在上述领域存在的瓶颈问题,有利于辽宁省涉外信托业务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难忘的拜林战场最近 ,柬埔寨政府与联合国工作小组就审判红色高棉的经费和场地等具体问题达成协议。如果顺利 ,审判将在2005年年中前后开始。在审判红色高棉的风声越来越紧的情况下 ,前红色高棉领导人的情况如何 ,他们将如何应对可能的审判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 ,笔者专程前往拜林 ,并在那里见到了前柬埔寨共产党(柬共)中央副书记农谢 ,听他讲述投诚后的生活和对审判红色高棉的看法。拜林市是个只有3.6万人口的群山环抱的小城镇 ,地处柬埔寨西北部 ,离泰国边界只有20公里 ,曾经是红色高棉的重要基地。1996年柬共3号人物英萨利率部脱离红色高棉…  相似文献   

9.
泰王国这个自16世纪起先后受到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日本、美国势力影响的国家,虽然其现代史是以军事政变和军人执政为主线书写的,但就其司法审判的模式而言,则是深深打上了上述各国司法审判制度的印记,既有英美法系的影响,又有大陆法系的痕迹,既注重司法审判给织的建设与完善,又强调审判的独立与公正,而这一切又与泰国的传统文化得到良好协调,并没有给人们留下暴力和血腥的印象。君主立宪政体下的审判组织泰国的君主立宪政体确立于1932年,直至1978年12月22日颁布“佛历2521年泰国宪法”君主立宪的政体形式还是法定政体.在这种政体形式下,泰国国王是国家的象征,兼具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的双重身份,但却不具体干预国事,而对司法权,国王也不具体行使,是通过法院这一审判组织来行使,这是近现代泰国审判制度有别于古代的一大特点.对审判组织的设置,泰国国王无权干预,而是由国家宪法和泰王国法院组织法决定.就当今的泰国而言,可以说已经参照西方审判组织的模式建立起了一套适合泰国国情且较为完善的审判组织系统。从审判功能上划分,泰国有普通法院和专门法院两大类型;从受理案件的性质上划分,泰国有民事法院和刑事法院的区别;从普通法院系统的审级上划分,泰国还有初审、上诉和最高法院三个  相似文献   

10.
当今国际社会的现状使涉外刑事案件日益增多, 此类案件已成为危害世界各国的安全 和利益与整个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因素, 各国迫切需要含有管理涉外刑事案件内容的法 律武器来与此类犯罪活动进行斗争。管辖权是国家主权在刑事司法领域的具体体现。管辖权的确 立对涉外刑事案件的控制与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是刑事诉讼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是一国法 院受理涉外刑事案件的前提与基础。世界各国应日益强化对涉外刑事案件的制裁意识, 遵循相关 原则确立管辖权, 共同寻求对此类案件合理有效地控制与处理  相似文献   

11.
2008年以后,争取加入世贸组织的俄罗斯在汽车、农产品、能源资源性产品等方面的贸易壁垒变化明显并呈现多样性。2011年末俄加入世贸组织,但其贸易壁垒将长期存在,其中关税壁垒将降低,非关税壁垒将进一步增多。所以,中国企业要充分了解世贸组织规则,不断增强维权意识,在遭遇贸易壁垒时要积极应对,特别要注意团结作战,打造名牌产品,打破技术性贸易壁垒,从而促进中俄贸易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以下简称GMS)于1992年由亚洲开发银行发起,涉及流域内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6个国家。对任何贸易体制而言,无论是全球性的多边贸易体制,还是区域性的双边或周边贸易体制,争端解决机制是其贸易规则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对GMS来说同样如此。因为,无论GMS贸易自由化规则设计得如何科学合理,若没有一套有效的争端解决机制作为其实施的后盾,6国之间的贸易纠纷就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相似文献   

13.
要完善符合WTO规则的企业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加入 WTO后 ,完善符合 WTO规则的现代企业制度 ,就成为中国融入国际经济主流的关键。在全方位的国际竞争中 ,只有创建能与世界一流跨国公司竞争的企业 ,才能使我们在现实艰难的挑战中 ,一步一步地在国际化经营中前进 ,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 ,在竞争中发展壮大自己。  相似文献   

14.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稳定直接关系到国际经济的稳定发展,而国际收支平衡对稳定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至关重要,所以,围际收支平衡问题也是国际社会非常关心的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丁作重心是在国际货币和财政制度,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工作重心是在国际贸易,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了保证全球贸易和国际收支的正常发展。由于WTO协议中规定,缔约方可以以保障国际收支为由实施进口限制,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 ,泰国的出口商品经常是美国、欧盟和澳大利亚等国利用反倾销措施保护本国利益而启动的反倾销调查的受害者。然而 ,自WTO成立以来 ,泰国越来越积极地运用其反倾销法主要对来自发展中国家进口的商品进行反倾销调查。从1996年至1997年 ,受到泰国反倾销调查的产品包括 :从印尼进口的浮法玻璃 ;从韩国进口的H型钢以及从俄罗斯和乌克兰进口的热轧薄板等。自2003年3月20日开始泰国对来自日本、欧盟、台湾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冷轧不锈钢也提出了反倾销控诉。自1997年泰国对我国热轧钢提起的第一起反倾销调查以来 ,2002年8月开始向来自我国…  相似文献   

16.
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印度对外贸易自由化模式改革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的调整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首先,我国调整外贸模式时应把握住贸易自由化的方向和限度;其次,我国应积极构建适应WTO的贸易政策体系,在外贸中争取主动;最后,我国应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才能有力支撑对外贸易。  相似文献   

17.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and other OECD countries would like a foreign-investment treaty (or 'multilateral investment agreement') within the World Trade Organisation (WTO). This would allow foreign companies to establish themselves with 100 per cent equity in all sectors (except security) in any WTO country; and receive 'national treatment' on a par with local firms. National policies favouring local enterprises or facilities would be deemed discriminatory, and thus illegal under WTO rules. The penalties for non-compliance with WTO agreements are extensive.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grave implications of such a treaty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suggests alternatives that are available to them.  相似文献   

18.
东盟10国领导人于2007年11月20日在新加坡签署《东盟宪章》,这预示着东盟共同体将正式建立。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是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关系在次区域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对该区域内相关国家及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笔者不揣浅陋,就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可能面临的法律问题与注意事项,及广西应采取的应对措施,谈些管见。  相似文献   

19.
入世以来的中外经济摩擦:现状、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外经济摩擦进一步扩大,其原因主要是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中外在一些具体的经济制度上的差异。为了对付经济摩擦,中国需要设立相关的处理贸易摩擦的机构,并进一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20.
Since China joined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in December2001, attention has turned to the issue of whether or not Chinais a responsible member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how compliantChina is with WTO rule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difficultiesfaced by China, as a responsible rising power, in trying toadjust itself to global trading norms. It examines the theoryof compliance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sof neo-realism, liberal institutionalism and social constructivism,and then tests these perspectives by examining the mechanismsused to gauge China's compliance, both bilaterally by the UnitedStates and multilaterally through the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and the Transition Review Mechanism of the WTO. The result ismixed: different opinions exist as to how compliant China hasbeen but, on the whole, most monitors agree that China has triedhard to comply with WTO requirements in various areas, thoughmuch remains to be done. The most severe tests will come inthe next few years when China's financial and service sectorswill have to face fundamental changes to the way they oper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