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具有后果的严重性、活动的复杂性、过程的长期性等主要特点,因此我们在侦查过程中应该注重收集证据,发动群众,通过审计工作,发现、控制、追缴、清理非法资产,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控制、缉拿主要犯罪嫌疑人并做好善后工作。  相似文献   

2.
随着P2P网贷、众筹等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犯罪作为金融犯罪的新形态,呈现出高发态势。P2P网贷、众筹等互联网金融融资极易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为了有效防止该类犯罪的出现,避免引发群体性事件和系统性金融风险,在互联网金融创新融资模式下,需要对其予以准确界定,并把握好对此类案件的侦查取证工作。  相似文献   

3.
由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是新《刑法》所设的新罪名,目前,在办理此类案件时尚无经验可供借鉴。因此,总结经验教训,积极研究和探讨新形势下处理和侦破此类经济犯罪案件的新路子,已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相似文献   

4.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的犯罪构成特征是: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现实案件中多表现为"单位+自然人"的形式;犯罪主观方面只能为故意,且大部分为间接故意;犯罪客体为复杂客体,其现实客体是我国的金融管理秩序,可能客体则是投资人的财产权利,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犯罪客观方面,统而言之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现实中更多的是非法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行为。打击防范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要重点加强经济主体的市场监管和信息透明度建设,改进公安工作思路,从就案破案的被动型向无案防案的主动型工作模式转变,加大该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5.
6.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主体不包括金融机构中的工作人员。本罪主观故意的认定应当根据客观行为的表现进行考量。根据刑法条文规定,本罪的成立必须扰乱金融秩序。构成本罪不以行为人向公众宣传、介绍为必要。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数额应累计计算。实施数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并不构成数罪。犯本罪的单位和本单位的人员不构成共犯。  相似文献   

7.
当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较为猖獗,严重影响我国金融秩序以及社会稳定。此类案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侦办工作在线索发现、查处时机的把握、抓捕、犯罪金额认定追缴、审计、工作协调和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存在诸多难点。应有针对性地调整侦查策略谋求突破。同时应建立涵盖打击、防范在内的以公安机关为主力军,其他部门及人员共同参与的的协作共治的犯罪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8.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由于在立法上对犯罪的客观方面规定不明确,没有统一的认定标准,在司法实践中出现很多认识上的分歧,导致部分案件的判决出现很大的争议。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名的扩大化导致金融机构垄断的强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认定应该从非法从事资本、货币经营的角度界定。  相似文献   

9.
现行法律中,因刑事与民事法律规定不统一,导致了同一法律行为被不同评价。特别是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中,法院在对投资人财产权救济上存在不同的审判标准,进而在合同效力认定、利息保护、判决执行等实务层面产生了不同影响。建议在处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中,以刑民并行原则为主,先刑后民先民后刑原则为辅;合同按照民事法律规范进行处理,合同若有效,投资人应当给付合法利息;民事裁判作出后,刑事裁判认定所涉合同无效的,法院应对民事裁判启动再审。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民间借贷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之间界限模糊,难以区分。尤其是近年来我国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大幅增加,而其中有不少应属于民间借贷纠纷,为了打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活动,保护合法的民间借贷,我们需要对二者进行区分。其中,首先应该确定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认定;同时,通过介绍民间借贷的合法性,得出满足条件的民间借贷是受法律保护的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1.
定量要素是指刑法规定中反映危害行为对法益造成损害的量的要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作为经济犯罪的典型罪名,其社会危害性必须达到一定量的程度才具有可罚的违法性。本罪的定量要素包括犯罪数额、犯罪数量、犯罪行为特征等。行为构成犯罪需同时满足法律规定的数额条件和对象数量条件;集资行为给存款人造成的损失数额不是犯罪构成要件要素,但可作为量刑因素予以考虑;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的利诱性、社会性必须进行程度的判断,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认定行为构成要件的符合性。  相似文献   

12.
非法集资犯罪适用法律疑难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行为结构关键是把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三个关键词的内涵.对于吸收公众存款用于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一般要从宽处理.行为人非法集资后,没有将资金用于可以回报投资者的经营活动,而是肆意挥霍、携款潜逃、逃避返还的,可以推定其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集资诈骗罪在行为方式上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重合的,故可参照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行为方式的阐释来认定集资诈骗罪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3.
北京地区高发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在行为模式和犯罪成因上都具有独特性,使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本罪的司法认定。从认识层面看,非法吸存入罪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必要措施,以放贷为目的吸存、以吸存为业、不顾风险吸存用于实业的行为均应列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打击范围。从实践层面看,打击非法吸存犯罪存在取证、定性和追赃上的难题,需要社会与司法形成合力,加强综合治理。放松对非法吸存行为的打击不仅无助于解决民间融资的困境,反而可能进一步恶化民间融资的秩序。  相似文献   

14.
商业贿赂犯罪在经济领域内有一定的普遍性,发生领域具有特殊性,隐蔽性很强,大案要案和窝案串案发案比例很高,其行贿对象的具有可选择性。商业贿赂犯罪案件侦查中存在侦查主体不统一,容易造成冲突。犯罪发现难、立案难、取证难和突破难等诸多问题。只有灵活运用谋略,采取恰当的侦查措施,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打击商业贿赂犯罪的准确性和办案效率。  相似文献   

15.
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的特点、成因及遏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在全国不少地区都出现了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成为影响当地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如何遏制此类犯罪并铲除其滋生蔓延的土壤,是摆在各级公安政法机关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就侦查而言,鉴定是其无法割裂的内在品格之一,因此公安"侦鉴合一"的科学性值得斟酌.当前,应对侦查的鉴定机制进行必要的规范,使其能更好地在兼顾公平与正义的前提下为侦查服务.  相似文献   

17.
犯罪现场上有许多痕迹物证,而这些客观的痕迹物证上又会显示出犯罪人的心理活动,这些主观心理痕迹反映在客观物证上对侦查员侦查破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侦查员可以运用实体痕迹分析法、逻辑推理分析法、专业整合分析法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展开侦查破案。  相似文献   

18.
网络犯罪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犯罪的新型犯罪,危害性较大。因此,我国刑法对网络犯罪的规定应当进一步完善,将相关网络违法行为犯罪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刑事犯罪在新的形势下具有新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公安工作中也存在着警察素质不高、公安信息网络建设不完善、证据综合运用差、基础性研究薄弱等问题。只有通过大力发展警察素质教育 ,重视和加强信息资源共享工作 ,加大对各种犯罪规律和特点的研究力度 ,加强刑事技术各门学科的基础性研究 ,重视证据的综合利用 ,既能为案件侦破提供信息保障 ,也能为新技术的推广提供科学保障 ,全面提高公安队伍的整体作战水平 ,从而实现有效打击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