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3年,殷燕从内地来到农十师用1000元起家,自己动手打土块、盖房子,建起一个简陋的小养猪场,她用从书本中学来的养殖技术,发展养殖业。1994年秋,她在手里有点资金后,便在师、团工会的支持下,一次性投入6万元,建起了一套占地450平方米的全封闭猪舍。当年冬季,她又承包了团里的88只生产母羊。11月3日,接羊第五天,她的羊惨遭狼群袭击,一夜之间被咬死了35只羊,直接损失2万元。在灾难面前,她抹干眼泪,收拾残局,把这次遭遇看成是生活对她的一次考验,毅然坚  相似文献   

2.
她怀着对农场的一片热爱之情,勤奋学习科技知识,辛勤耕耘,取得了丰硕果实。2004年至2008年,她五年累计承包棉花面积394亩,总产籽棉21.683万公斤,平均单产550公斤,共创总产值125.76万元,利润54.84万元。她就是农一师劳动模范二团十八连职工郭继红。1990年郭继红随丈夫从中原大地来到二团十八连。她从勤奋学习农场作物栽培知识入手,把农场"科技之冬"培训当作是  相似文献   

3.
<正>她怀着对农场的一片热爱之情,勤奋学习科技知识,辛勤耕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4年至2008年,她5年累计承包棉花面积394亩,总产籽棉21.683万公斤,平均单产550公斤,共创产值125.76万元,利润54.84万元。尤其是2008年她管理的83亩棉花,总产籽棉5.23万公斤,单产630公斤,创产值29.3万元,年利润达到14.36万元。她就是兵团劳动模范、二团十八连职工郭继红。勤奋学习为她插上了知识的翅膀  相似文献   

4.
正她外表朴实无华,是一位坚韧、刚强,富有胆识和气魄风范的女性。经过几年的打拼,她固定资产达100多万元,年收入都在50万元,她就是二师二十七团十连养殖户褚瑞芬。2004年,在兵、师、团政策的扶持下,褚瑞芬和丈夫开始着手从事养猪事业。从起初的108头发展到如今的3000多头,养殖场发展到3000平米,每年收益将近四五十万元。  相似文献   

5.
二师二十五团林园队职工胡培荣,是1997年投亲靠友来团的。2000年和妻子谢秋荣承包了25亩地果无,几年下来才挣了5万元。妻子谢秋荣是一个勤劳、能干的妇女,多年来一直在业余时间养猪,每年都存栏30多头,而且每年都获利2万元。2003年,团工会出台了3年贴息贷款5万元的好政策。他用团工会的贴息贷款5万元建起了  相似文献   

6.
正1000多平方米的猪舍,生猪存栏300头,凭着一股敢想敢干的闯劲,用坚持不懈的努力,写就了一段有声有色的致富传奇。她就是二师三十团远近闻名的养猪女状元何雪花。"2010年我听说养奶牛赚钱,便说服家人投入了15万元购买了奶牛。由于养奶牛成本大,资金周转时间长,对场地要求也比较高,再加上每天还需要骑车下单位卖牛奶,要想规模化养殖奶牛十分困难。"2012年,何雪花经多方探询信息、反复论证后,觉得养猪业前景不错,于是决定发展养猪业。此后,一有时间,她就搜集养猪信息,学习养猪技术。为了筹集养殖资金,  相似文献   

7.
68亩辣椒一年获纯利20万元人民币,这让农二师二十七团二连职工李再秀心里乐开了花,用她的话说,每天都能在梦中笑醒。她说:"2007年承包了68亩辣子,单产703公斤,估计可兑现20万元左右,是收入最高的一年,这都离不开党的政策好,团、连领导指导有方,让我今年挣了这么多钱!"  相似文献   

8.
她虽然外表朴实无华,但却是一位坚韧、刚强,富有胆识和气魄风范的女性.经过几年的打拼,她固定资产达100多万元,年收入都在50万元,她就是二师二十七团十连养殖户褚瑞芬. 2004年,在兵、师、团政策的扶持下,褚瑞芬和丈夫开始着手从事养猪事业.从起初的108头发展到如今的3000多头,养殖场发展到3000平方米,每年收益将近四五十万元.  相似文献   

9.
今年36岁的涂小珍是农一师七团九连的一个普通女性,近几年,她和丈夫印志华承包了80亩棉花地,经营着一台轮式铁牛55和720轮式车,年经济收入超过9万元,是单位的"科技示范户"。1999年,七团实行"两费自理",涂小珍凭着自己以往的棉田管理经验,承包了80亩棉花地,这一年,她自己挣回了3.4万元。2000年,七团实行机务改制,全团的大中小型轮式  相似文献   

10.
爱的奉献     
正在二师三十三团有一个不幸的家庭,一个多灾多难的家庭,同时又是一个充满温馨、孝顺和真爱的家庭。家庭中有一位值得人们敬佩的中年妇女,她瘦小的肩上承担着常人难以忍受的重任,她照顾患病的婆婆6年、照顾重病的叔子4年、抚养从幼儿园到初中的侄子11年,并且还将一直抚养下去。据初步估计,董英夫妇为了给婆婆和小叔子治病总计开支近40万元。为此,她多次获得三十三团最美家庭、三八红旗标兵、二师最美家庭等荣誉称  相似文献   

11.
正近两年,二师二十二团工会变输血为造血,鼓励引导困难职工致富脱贫。今年43岁的付正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付正华曾经是二十二团一连的低保户和入网困难职工。在团、连工会的帮助下,不甘于落后的付正华通过多方寻求增收渠道,终于甩掉了贫穷的帽子。2011年,二十二团团、连工会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给付正华树立了战胜困难、摆脱贫困、增收致富的勇气和信心,付正华决心做一个自救型职工,改变自己的命运。她东挪西借,筹资3万余元在自家门口0.5亩菜园里建起了可育苗  相似文献   

12.
王美华是农十师一八三团八连一名青年女职工,年仅34岁,多年来一直从事农业生产。在领导和职工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她的诚实劳动,6年来,她向国家累计交售粮油44.5万公斤,创产值81.85万元;交售羊肉4800公斤,创产值7.2万元,共获利润25万元。1999年,她被评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三学三比”先进女能手;2000年3月8日,被评为全国农林系统先进女职工;同年12月, 又被评为“自治区劳动模范”;2003年她当选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届人大代表。 王美华是一个很普通的女性,偏瘦结实  相似文献   

13.
王美华是农十师一八三团八连的一个普通女性,她依靠党的富民政策,靠聪明才智,敢想、敢干、敢闯,在贫瘠的土地里描绘了一幅幅壮美的丰收美景。6年来,她向国家交售粮油16.59万公斤,创产值39.4万元,获利润17.7万元,成为一八三团红极一时的“丰产攻关能手”。 高中毕业后的王美华,对土地有着执着的热爱,1990年6月选择了务农这一行,成为团场一名青年农业工人。 她在工作中勤学好问,凡是团、连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她从不放过,并虚心向老职工求教种地的经验。就这样,凭着一  相似文献   

14.
杨桂英是农一师一团十九连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植棉女工,年仅39岁,多年来一直在生产一线从事棉花种植工作。仅2000-2004年,杨桂英累计总产籽棉55.3万公斤,平均亩产籽棉391.6公斤,实现总产值231万元,累计向国家上缴利润36.2万元。1986年,杨桂英从天府之国四川来到了盛产棉花、水稻的农一师一团,在十九连开始了她的团场职工生活。自从参加工作以来,她十几年如一日,一直在大田一线承包土地。她努力钻研种棉技术,硬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干劲和对植棉工作的执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她先后获  相似文献   

15.
<正>吴秀英是2006年从河南迁到农九师一七○团六连的一名普通职工。她们来团场时间短,家庭经济基础差,再加上她几个孩子上学,婆婆患重病,生活很贫困。2008年,吴秀英得到"幸福工程"救助款7000元,她购买了生产资料,种了40亩地的油葵和一个温室蔬菜大棚,在连队领导及技术人员的指导和她自己的精心管理下,2008年,吴秀英净收入1万余元。  相似文献   

16.
现年50岁的张彩云,是农十四师四十七团原畜牧公司会计。她自参加工作的20多年间,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多次被师、团评为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等称号。2001年随着团畜牧公司改制实行买断经营后,她下岗了。作为一名老党员,40多岁的她不等不靠,不给组织找麻烦,自主创业,多方筹资9万元购买了两栋鸡舍,当年投资5万元购  相似文献   

17.
<正>受益者变成了传播者2003年7月,在外闯荡6年的李海青回到农二师二十九团一连,依托城郊地缘优势,建起了第一座日光温室大棚。聪颖的她先后6次购买科技书籍17册;还5次向中央台7套"农业致富经"栏目发函邮购大棚种植技术的光碟。次年2月,团工会和计生协会帮她贷款3万元,再建3座大棚,买回家10头猪,建1座沼气池。在她的精心管理下,当年就挣了近3万元,她被师工会评为"自营经济贴息贷款诚信户"和"自营经  相似文献   

18.
周琼珍是八十六团的一名女职工。2001年,她种植170亩棉花收入2.5万元;发展3.5亩大棚蔬菜,收入1.2万元;饲养5头母猪,收入3500元;栽培花卉收入2000元。她靠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走上了一条致富路。 1996年,她随丈夫从甘肃来到八十六团,团场两费自理、租赁承包深深吸引了她。当年,她承包了30亩棉花,从备耕一开始,她就像个陀螺一样飞速地旋转起来。她勤学好问,吃苦耐劳,从播种、放苗、田管到病虫害的防治,项项措施落实到位。通过  相似文献   

19.
香瑛,女,汉族,1996年的春天,随丈夫带着两个孩子踏上了大西北的征程,来到了农三师四十九团二连。 由于大漠边缘气候干燥,每天要在地里干十几个小时的活,火辣辣的太阳晒得背膀脱了皮,补种、定苗,她的双腿发肿,双膝磨出了血,加上水土不服,她全身生满了“豆疮”,接连两个月疼得她晚上睡不着觉。可这丝毫没有动摇香瑛在新疆创业的决心。 香瑛用哥哥寄来叫她们回家的路费1800元钱,买了一头牛,从此她每天赶着牛下地,在地里一干就是10多小时。这一年在二连承包50亩棉花,在她的精心管理下,亩产籽棉达440公斤,向团交籽棉22吨,纯收入2.5万元,并夺得团丰产攻关1000元奖金,长虹21英寸彩电、VCD影碟机一台,同时,她养的牛当年又下了一头牛犊。  相似文献   

20.
当你踏进农三师四十九团,问起谁家的田种得好、牛羊多又壮、致富不忘帮别人时,大家准会告诉你:二连的樊文峰。樊文峰1998年高中毕业后,跟随回乡探亲的姐姐来到四十九团二连承包土地。棉花种植对于她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课题。她知道,能否做到丰产丰收,科学的管理是关键。为此,她充分发挥文化基础好、手脚勤快的特点,不顾一天的劳累,向连队领导、技术员借来许多棉花种植方面的书籍,挑灯夜读,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并随时请教连队老职工。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承包的70亩棉田就给她带来2.5万元的收入。初来乍到就让她掏得第一桶金,更坚定了她扎根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