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和田圆梦     
正"北京老师好!""美术老师好!""科学老师好!"这是我每天走进和田县第三小学,见到那些天真淳朴的孩子时,他们给我的最温暖的问候。到和田支教,很多困难我是提前有过心理准备的。但是,第一次走进和田县第三小学的时候,我还是被惊到了。这个上世纪八十年代援建的学校是两层的楼房,楼前的水泥操场上用黄色的油漆画着的跑道估计不足一百五十米。厕所在操场的东南角,是有六个蹲位的大通道。操场北侧有一排没有开关  相似文献   

2.
我的老师     
岁月,让我和老师阔别四十多年了。 老师姓王,名斯曼,中等个,短发,肤色红润,一脸的和气,满身的朝气,给我们教语文课,是我们的班主任,中队辅导员,管理我们很民主。记得那是1957年,我刚转到农一师八一小学不久,王老师安排我们班选中、小队干部,讲了要求,指定了一个同学负责,就忙别的事去了。过了一会,王老师回来,接过名单审查。审查很  相似文献   

3.
暗示的妙用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从小学到中学考试经常不及格、在学校被同学欺负、在家里被兄弟瞧不起、升学无望的少年,他的老师发现他有一突出的优点,就是他每次做清洁时都很认真。于是这位老师对他说:“你是班里的清洁  相似文献   

4.
在王垴村     
2007年年底,我奉命到西吉县平峰镇扶贫支教,三年很快过去了,说实在的,我真有点舍不得平峰的山山水水,特别是王垴小学112个孩子的纯真笑脸常常让我魂牵梦绕。幸福指数到王垴小学的第一年冬天,便迎来了第一场雪。学校有四个男老师,最年轻的52岁,最年长的已经57岁了。天晴时他们每天骑着摩托车到学校,一遇到下雪,就只有走着去了。因为怕我一个人待在学校太孤独,每天晚上都有一个老师陪我待在学校。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听说有位小学生在课堂上提了这儿一个问题:“邱少云身上的弹药为什么不爆炸?”据说老师课后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还走访了武装部的同志,不知道最终得出结论没有。 无独有偶,前几天我在十堰市实验小学听课时,也有学生提出这个问题,老师却环顾左右而言他,回避了这个问题。看来这个问题确实有点棘手。  相似文献   

6.
最近听到一位老组工干部说的一番话,让我很受触动。他说:"作为一名领导,应当向老师学习,发扬老师精神,像老师一样诲人不倦,甘为人梯,培育他人成长。"是的,老师是蜡烛,照亮别人,燃烧自己,是最无私的。记得我读小学时,作文常在国家级和省级报刊上发表并屡屡获奖。有人说我是"神童",其实我知道,这完全是老师培养的结果。我的每篇"命题作文"写成后,老师都会叫我在班上朗读,让我听取同学们  相似文献   

7.
普通话里有地瓜味我1955年出生在山东一个很荒凉的农村,家里人口很多。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物质生活很贫困的情况下,像我这样的农村孩子,像小狗、小猫一样长大。6岁进校读书,曾因骂老师是“奴隶主”受警告处分。小学三年级时读了《林海雪原》、《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受到文学启蒙。12岁时读小学五年级,因  相似文献   

8.
乔粱 《奋斗》2008,(8):17-18
一个中国留学生的孩子在美国的小学里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我怎么看人类文化”。让一个小学生完成这样一个宽泛深邃的题目似乎不着边际。然而,这个孩子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搜索,从抽象到具体。又从具体到抽象反反复复的折腾之后,煞有介事的告诉他的父亲说:“你说什么是文化?其实特简单——就是人创造出来让人享受的一切。”文化,书上定义为“是一切物质和精神的总和”。  相似文献   

9.
1958年,我是射阳县兴镇小学六甲班的学生。开学不久,班主任王老师对大家说:“品学兼优的人可由学校保送至重点中学继续深造,希望大家都能得到一张免试入学通知书。同学们,努力啊!” 老师的话很有号召力,大家都开足了学习的马力,我更是全力以赴。找父母离异,随母生活,家里拮  相似文献   

10.
一位朋友给我带来一本小书,作者是位12岁的小女孩。我历来认为过早出版什么作品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好处,这类的事多半是大人拿孩子来作秀。所以,开始对这本书也没有什么兴趣。后来偶然翻阅一下,却越看越觉得有意思,简直是欲罢不能,非一口气看完不可了。并不是说这本书的文笔有多么好。这本小书只是一位小女孩在小学3年级到6年级的部分作文、周记的选编。然而,从这里,我看到的是孩子成长的稚嫩足迹,更感到家长和师长们精心引导的一片苦心。这位小女孩叫雨桐。和许多同龄的孩子一样,她开始对写作文也很有点发憷。可是她有一位好老师。这位老师给…  相似文献   

11.
"考卷"断想     
6月是中国的"考季",高考、中考、学考、小考纷至沓来,随后的期末考试也将给这个学年画上句号.作为监考老师,坐在考场上,看着那一张张崭新的试卷,有关考卷的深刻记忆不禁在我脑海中显现. 上世纪70年代,我在家乡的村学念书.学校很简陋,教室里两个土墩支起一块粗糙的木板,几个孩子围坐在四周上课,一间教室里同时坐着两三个年级的学生,这就是曾长期存在的"复式班"教学模式.我小学五年的语文、数学、自然、音乐、体育等所有课程都由同一名老师承担.  相似文献   

12.
2012年8月,我非常荣幸地成为了云南省委组织部一名选调生,被分配到元江县洼垤乡它吉克村,担任村党总支常务书记。为了尽快摸清它吉克村的基本情况,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我走访了14个村民小组。在走访中,我了解到村里文体场所缺乏,不但村民娱乐活动少,甚至村小学连一本课外读物都没有,还有一些家庭因孩子上学造成返贫现象严重,心情很沉重。。与村干部商讨后,我提议在村委会所在地建一个篮球场和小学图书室,帮助村民和学生丰富文体生活。这个建议得到了  相似文献   

13.
正1995年,马忠礼从遵义师范学院毕业,义无反顾地回到老家湄潭县西河镇下坝村,担任村小——太平小学的语文老师。"当时条件太苦了,啥都没有,看着那些孩子们,心里很不是滋味,我要尽心尽力,让他们多学点东西。"马忠礼教学非常认真,但危旧的校舍又让他担心。这样的条件,年轻的教  相似文献   

14.
曾以为这个世界对我实在太不公平。两岁时,患小儿麻痹留下左脚残疾的后遗症。从上小学开始,在自强和自卑的两极中,我习惯于孤独,害怕上体育课,在别人嘲弄和讥笑的压抑感中,常常一个人躲在教室的一角,提前温习语文老师刚刚讲完的课文;提前完成数学老师刚刚布置的作业,  相似文献   

15.
将军的风范     
刘向东老师是揭西县河婆良田乡水井头村人。1906年生。童年曾在河婆溪角小学读高小二年毕业。1928年春,从韩山师范学校停学回溪角小学教书一学期,当时我读四年级。之后,他到南洋教小学两年。再到上海暨南大学、东京日本大学读书。1937年抗战开始后,他辞去星加坡《星中日报》副刊编辑,回国参加抗战。曾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政治部  相似文献   

16.
我的自传     
我于1973年8月出生于运城市盐湖区一个农民家庭。从上小学开始,渐渐懂事。在老师的培养教育下,我渐渐懂得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尽人  相似文献   

17.
伊之  常颖 《北京党史》2014,(5):51-55
正我生在北京,祖籍江苏镇江,当年祖父从镇江来到阜平当官,全家就跟着一起来了。到我出生的时候,这个封建大家庭已经没落了。我有20多个哥哥。只有我母亲生了大姐和我两个女孩,而我和姐姐又相差了十六七岁,我是这个家里最小的女孩,所以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特别的娇。在这个大家庭里,我只喜欢我的祖母。她是我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次祖母带我上街,看见警察打一个拉车的,祖母就过去和那个警察说理,场面僵持了  相似文献   

18.
彝族老师舒盛刚在偏僻落后乡村小学一干就是34年,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为苗乡儿童撑起了一片蓝天。去年9月,舒老师被国家教育部、人事部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可他说:“我还有一个未了的心愿……”“三个校长”成美谈河坎村距息烽县城16公里,山大沟深,苗族占全村总人口的70%以上,经济文化十分落后。1962年,舒盛刚从息烽中学毕业后,成为一名民办教师,在与河坎小学毗邻的蓬勃小学任教。1968年,上级同意在河坎村建一所小学,舒老师申请到该校任负责人。这里不通公路,连打个电话也要走几公里的山路,每学期学校的书本和办…  相似文献   

19.
正"我就是一名普通的老师,没多少感人的事迹,也就站在讲台上的时间长了些,还有很多老师任教年限比我更长……"刘定欣老师开门见山一席话,坦诚而质朴。1983年,刘定欣从合江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泸县海潮镇陈湾村小任教。不到一年,又被调到更为偏僻的大中村小。当地流传这样一句话:"家有一缸粮,不来中小上。"刘定欣虽然很舍不得自己带了一年刚取得了进步的班级,但一想到大中村小更需要老师,还是收  相似文献   

20.
混账     
这个题目我憋了好长时间,终于忍不住还是要把它写出来。 我始终未想明白,“混账”一词在中文里怎么会是很严重的骂人用语?从古已有之的“国骂”“他妈的”,到如今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