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赖传珠(1910-1965),原名赖鹏英,江西赣县人。19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3月在湖南汝城参加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历任特务连、卫生队党代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十一师第三十一团(后调第二十八团)连党代表,第二纵队第四支队第十二大队党代表、第四支队政治委员,红四军第十一师第三十一团政治委员、第三十三团团长兼政治委员、第十二师参谋长,  相似文献   

2.
刘炎(1904—1946)湖南桃源人.原名刘安焕,又名刘炳生.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任国民革命军初级军官,参加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9月参加湘赣边秋收起义和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8年5月任红四军十一师三十一团二连党代表,被选为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委员.1929年后在红四军历任支队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等职.1934年任红一军团政治部民运部部长.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长征.  相似文献   

3.
《湘潮》1987,(8)
王紫峰王紫峰(1905—):耒阳县芭蕉乡人。1926年参加农民运动。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红军第四军二十八团特务连司务长,第三纵队六支队十八大队宣传组组长,红十二军第三十四师一大队政委,红十五军第四十三师一二九团政委,红十四师第四十一团政委,红一军团直属队、教导队总支部书记,军团随营学校政治教育主任,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河北省  相似文献   

4.
欧阳青 《党史纵览》2013,(10):19-22
萧克:少年得志资深职高寿超百岁 萧克参加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湘南起义,他在红四军战斗生活了近5年时间.坚持了整个井冈山时期的艰苦斗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萧克历任红一方面军第四军第十二师师长、湘赣军区红八军军长、红六军团军团长、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一军军长;  相似文献   

5.
《湘潮》1988,(6)
王赤军王赤军(1916—1967),原名王能寿,曾名王赤兴,平江清水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湘赣红军独立第一师,任政治部宣传员。后任政治部宣传队长、连政治指导员、连长,红六军团司令部侦察科长,第十七师四十九团政治委员,十七师和模范师政  相似文献   

6.
《湘潮》2020,(6)
正毛泽东在《西江月·井冈山》一词中,写下了"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的名句。而在前线指挥黄洋界保卫战的,就是驰骋井冈山的骁将、时任红四军三十一团副团长兼一营营长的陈毅安。陈毅安,1905年1月出生在湖南湘阴县界头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秋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1927年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后随部到井冈山。先后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一团连长、营长,红四军三十一团副团长兼一营营长、团长,红五军副参谋长、参谋  相似文献   

7.
王树人 《党的建设》2010,(11):62-62
两位王良王良(1905—1932),是中国工农红军建军初期的著名将领。原名王化赅,字傅良。四川綦江人。1926年到广州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学习。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随部到井冈山,参加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先任红四军三十一团一营一连连长,不久就率部参加了保卫井冈山的黄洋界战  相似文献   

8.
《湘潮》1986,(11)
曹里怀曹里怀(1909—— ),资兴市七里乡柏树村人,一九二七年在县立中学就读时,参加学生运动,加入共青团。次年二月参加湘南起义,随后上井冈山。同年五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三十二团营技术书记、第二纵队连党代表、军部参谋,红三军第七师作战科科长、代师长,少共国际师师长,红五军团参  相似文献   

9.
《湘潮》1989,(2)
段焕竞段焕竞(1911—),茶陵县尧水乡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茶陵县游击队排长,红十八师第五十二团九连连长,湘赣省军区红五团一营营长、代团长。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二团营长、团参谋长,苏北指挥部第二纵队六团团长,新四军第一师二旅副旅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第六纵队副司令员,苏  相似文献   

10.
王震,1908年4月生于湖南浏阳。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游击队。1930年起任中国工农红军团、师政治委员,第八军代政治委员,湘赣军区代司令员。参与领导坚持和发展湘赣苏区的斗争。曾获三等红星奖章。1934年任红六军团政治委员,参与创建湘鄂川黔苏区。1935年参加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一二O师第三五九旅副旅长、  相似文献   

11.
《湘潮》1986,(12)
赖毅赖毅(1903— ),原名赖玉生,平江县安定思村人。一九二四年参加本地工农革命运动。一九二六年加入共青团。曾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当兵。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一师一团班长、排长,中国工农红军四军第三纵队司令部副官,红十二军第一纵队司令部副官主任,教导队政治委员,红五军  相似文献   

12.
正引子:他一生做了两件大事,一个是跟毛泽东秋收起义上了井冈山,打下了新中国。另一个引以为豪的是他构筑了我们国家的国防工程,特别是领导了"两弹"工程的创建。陈士榘,湖北省荆门市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并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一师一团教导队区队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排长、副连长、副营长、副大队长,红十二军第三十四师参谋处处长、参谋长,红一军团司令员作战科科长、教导营营长,第四师参谋  相似文献   

13.
<正>王尚荣(1915-2000),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长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第九师二十五团青年干事,红三军司令部参谋、侦察科科长,龙山独立团参谋长,第五师十五团参谋长、团长,师参谋长、师长,红三十二军第九十六师师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八旅七一五团团长、独立第一旅副旅长兼晋绥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陕甘宁边区绥德警备区副司令员、独立第一旅旅长、第二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第一野战军第一军副军长兼青海省军区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相似文献   

14.
<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遂川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湘赣苏区和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五斗江战斗遗址位于遂川县城西北面70公里处的五斗江圩场四周。1928年5月初,国民党江西省政府主席朱培德命令杨如轩第二十七师分别由永新、遂川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二次"进剿"。根据敌情,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召开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委会议,决定采取避敌主力、攻击侧翼、声东击西、集中兵力歼敌一路的作战方针,部署红三十一团到宁冈与永新交界的七溪岭  相似文献   

15.
彭明治(1907.03-1993.05),湖南省常宁县人,1924年入黄埔军校军士教导队学习,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排长,参加了南昌起义,三河坝战斗负伤后,与党组织失去联系.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直属队排长、连长,教导队队长,第十九团、二十团副团长,第二十六团代理团长,红一军团第一师三团参谋长、代团长,红一师参谋长.  相似文献   

16.
李仲凡 《湘潮》2005,(9):1-1
陈树湘,1905年1月30日生于湖南长沙县福临铺一个佃农家庭。1922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7月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他参加过秋收起义和井冈山的战斗,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三十一团连长,红四军特务连连长,特务营党代表,二纵队四支队政治委员,独立团团长,福建省军区独立第七师师长,十九军五十四师师长,红五军团三十四师师长等职。1934年10月中旬,中央红军8万多人开始长征,红五军团三十四师在师长陈树湘、政委程翠林的率领下担负总掩护的任务,走在队伍的最后面。血战湘江,完成任务后,三十四师余部300多人在师长陈树湘和参谋长王光道的率领…  相似文献   

17.
1929年12月,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史称“古田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发展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会议。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及湘南起义的农民军,在江西省宁冈县垄市同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并于同年5月4日正式成立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6月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任政治部主任。部队编为2个师9个团,一个教导队,约10000余人,2000余支枪。后因人、枪不足,改编为6个团。1929年1月14日,红四军主力在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率  相似文献   

18.
正我的父亲杨秀山(1914—2002),湖北洪湖人,抗战时期历任八路军一二〇师骑兵营政委,三五八旅第四团、七团、七一六团政委,旅副政委,吕梁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等职。一1937年深秋,父亲赶到五寨。此前,一二〇师来到晋西北,创立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在五寨,一二〇师师长贺龙、政委  相似文献   

19.
《党史文苑》2008,(5):28-29
王震,1908年4月生于湖南浏阳。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游击队。1930年起任中国工农红军团、师政治委员,第八军代政治委员,湘赣军区代司令员。  相似文献   

20.
济南军区某团"红一连"的前身是党所掌握的湘赣边界的一支农民自卫军。1927年9月,该连被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二连。1928年4月,该连被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十师三十团一连。连队先后参加战役战斗436次,屡建奇功,并荣获"英勇连"、"百战百胜"等荣誉称号。连队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二等功8次、三等功33次。连队党支部多次被中组部、总政治部、军区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8年6月连队党支部被总政治部表彰为全军先进基层党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