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1987年夏季,我国新闻教育战线出版了一本“20所大学联编最新教材”《当代新闻学》(郑旷主编、长征出版社出版)。中国自有新闻教育以来的半个多世纪,国内各大学院校的新闻系(专业)从未一起联编过统用教材。解放后国家教育部门曾经试图组织力量编写一套适用的统编教材,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因此,出现这样一本由20所大学联编的最新的新  相似文献   

2.
由当代中国研究所蒋建农副研究员和中共吉林省委党校肖杰副教授合作完成的《当代中国统战思想史》一书,近日已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国家“八五”社科基金项目、国家“九五”重点出版项目《当代中国思想史丛书》中的一本。...  相似文献   

3.
宋青宜女士撰写的《点亮的神灯——我所感悟的“人与自然和谐”新哲学思想》(以下简称《点亮的神灯》)一书最近由文汇出版社出版。《点亮的神灯》从新哲学思想的形成及其哲学特性、新哲学思想形成的大背景、人与自然和谐——人类永恒的哲学命题、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和提升、新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等方面全方位、多视角论述了“人与自然和谐”新哲学思想,具有理论论述的深刻性、全面性和系统性。阅读过《点亮的神灯》的人,将会深深地被该书中阐述的思想和理念所震撼。  相似文献   

4.
怀着饥渴的心情,睁着困倦的眼睛,在午夜时分看上了电视剧《感谢生命》。 扫视电视频道,满眼都是靓女俊男,男欢女爱。反映残疾人生活的影视作品实在太少,怎不叫全国6千万残疾人望“视”兴叹,感到饥渴呢? 电视剧《感谢生命》的原创人员是《中国残疾人》杂志社的4位  相似文献   

5.
<正>《人民日报》总编辑、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在当代新闻实务和新闻学的发展历程里,范敬宜声名赫赫,然而转身离去时,留下的却是一个温和的背影。今年11月13日,范敬宜去世,享年79岁。对那些比他小了接近半个世纪的学生们而言,似乎所有人都记得他用古韵  相似文献   

6.
人文社会科学在当代人类实践和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与重视。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欧阳康教授主持的国家教育部“九五”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点项目“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哲学”课题顺利结题,其最终成果是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哲学丛书”,共计专著8部:《社会认识方法论》、《社会本体论》、《社会理解论》、《社会理想论》、《社会评价论》、《社会决策论》、《社会认识进化论》、《人文社会科学哲学》。这套丛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哲学界在这一新兴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和进展,对于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具有积极意义。最近本刊记者采访了该课题负责人暨丛书总主编、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助理、哲学研究所所长欧阳康教授。现将访谈的主要内容发表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我读了《哲学研究》1989年第10期刘正同志写的《当代易学研究的困境》一文之后,产生了一些想法,因而写了此文,兼与刘正同志提出的三个观点商榷(以下引用刘正同志的文章,简称“刘文”)。本文所谓的“创新”是相对“刘文”所谓的“困境”而言的。 “创新”的含义在于研究方法的突破;理论思维的丰富;论证材料的广泛。一般来说,“突破”是“创新”的基础、前提和出发点,不破就不立,也就无所谓“创新”。当代易学研究是在困境中徘徊,还是有所创新?的确,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8.
邵飘萍是一个集新闻记者、新闻学者和新闻教育家三种角色于一身的新闻奇才。1918年,在蔡元培的支持下.邵飘萍在北大成立新闻学研究会.并开讲新闻采访课。同时,他还在北京平民大学、北京政法大学讲授新闻学课程。他撰写了中国最早的新闻学著作《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新闻学》。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某些人借口认识的主体性来否定唯物主义反映论,似也成了一种“时髦”。王若水的《现实主义和反映论问题》一文(刊登于1988年7月12日《文汇报》 ,及同年9月《新华文摘》,以下简称“王文”),就是一个突出的表现。该文认为:“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坚持的直观反映论观点,是我们无法为之辩护的”;“列宁的上述论点不仅不符合自然科学的结论,也和马克思的观点相左”;应当用“实践论”来代替“反映论”的观点,我不同意。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以期与哲学界同仁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反分裂国家法》通过以来,岛内的“台独”分裂势力加紧活动,以反对《反分裂国家法》。他们歪曲《反分裂国家法》是什么“武力犯台”的“战争法”,继而炮制和渲染“战争氛围”、“恐惧心理”、“大难临头”气氛,操纵悲情与敌视祖国大陆的情绪,将岛内社会分为爱不爱台湾,随从者为“自己人”,“非我族类”则靠边,鼓动不明实际情况的民众走上街头,实则为自己攫取政治利益。岛内的“3·26”游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反分裂国家法》代表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意志和心声,得到海内外舆论一致拥护,连台湾岛内的一些政党和民众亦表示理解和支持…  相似文献   

11.
新闻究竟是一种技术还是一种理论学说至今是新闻研究界关注的话题。其实,新闻无学论的形成在根本上是因为人们对新闻学的误解。新闻学既是一门“有用之学”,也是一门“无用之学”。对新闻学本质的认识,不仅关系到新闻学研究的特定对象和方法,也关系到新闻学教育的方向与目的。  相似文献   

12.
<正> 一、恩格斯在1878年6月11日为《反杜林论》写的序言中,开宗明义说明了写作原因:被人当作所谓的“社会主义的行家,同时兼社会主义的改革家”的杜林,三年前突然向当代挑战,用“放肆的假科学”和“高超的胡说”影响了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所以恩格斯才下决心放下其他工作,着手批判杜林的“新的社会主义理论”。 1875年,曾经与俾斯麦政府合作并第一个跳出来公开攻击马克思《资本论》  相似文献   

13.
继1999年抛出《台湾的主张》和“两国论”,李登辉又炮制了其“台独”主张的2000年新版本——《亚洲的智略》,在该书中,李登辉供述他在执政12年间从事分裂祖国的种种阴谋活动,并公开宣称台湾已经是“主权独立国家”,已经成为“台湾的中华民国”,已经实现“中华民国的第二共和”。说白了,《亚洲的智略》就是一份李登辉分裂祖国、分裂中华民族的“台独”自供状。  相似文献   

14.
廖辉英现年39岁,著名台湾新生代女作家。台湾大学毕业后,即投身于五光七色的现代商场,在企业界和广告圈浸淫十多年,博得“广告界女强人”之称。她为倾吐胸中“块垒”,表达一些“观念”,坚持业余写作。1981年创作的《油蔴菜籽》,获台湾《中国时报》短篇小说首奖;1983年以《不归路》获台湾.《联合报》中篇小说特别推荐奖;1985年推出第一个长篇小说《盲点》,标志她的创作进入高峰期;1986年初又发表新作《焚烧的蝶》,被誉为另一部《不归路》。中篇小说《今夜微雨》发表于1985年,颇能反映她的创作风貌,值得加以评析。  相似文献   

15.
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党国际的“官方”思想体系,也是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中影响最为广泛的“社会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的国家理论,在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中占有特殊的位置,是其思想体系的主要基石.作为一种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相左的思想,它的产生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拉萨尔国家观和费边主义国家观、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伯尔尼国际”和“社会主义工人国际”的理论发展阶段,最后以1951年社会党国际的纲领性文件——《法兰克福宣言》发表为标志,正式形成了民主社会主义的国家理论。  相似文献   

16.
我国学者对政府、企业之外的所谓“第三部门”的关注始自对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的研究,最初多是从经济学角度进行研究。上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的深化及国外“公民社会”、“公共领域”、“第三部门”、“NGO(非政府组织)”、“NPO(非营利组织)”理论的引入,来自社会学、政治学、行政学、管理学等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展开研究,出版、发表不少论著,丛书也出过几套,如徐永光主编的《第三部门研究丛书》、王名主编的《NGO丛书》,都对第三部门的研究起了推动作用。读罢新近出版的《当代中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研究丛书》(山东人民出版社2 0 0 3…  相似文献   

17.
<正> 海内外学人翘首以盼的第一部辛亥革命专史辞书——《辛亥革命辞典》,终于由武汉出版社推出。这部大型辞书,凝聚了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辛亥首义武昌纪念馆、武汉市社会科学院等单位数十位专家、学者的心血,是湖北地区史学界献给辛亥革命80周年的一份厚礼。反映历史规律高扬时代强音《辞典》向读者昭示: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下,不论是经济上的“实业救国”,文化上的“教育救国”,政体上的“五权分立”,也不论是“广州黄花冈起义”、“安庆马炮营起义”,甚至“辛亥武昌起义”,都未能  相似文献   

18.
1999年新年伊始,《交锋》一书的两位作者,又抛出了《交锋》的续集,名日:《呼喊——当今中国的五种声音》。该书说,它的主题是:“一个中国,多种声音。”我们且拿《呼喊》一书的“当今中国的五种声音”来剖析一下吧!所谓“主流的声音”。这里讲了邓小平理论,但是却把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至于作者宣扬的不问姓“社”姓“资”,不问姓“公”姓“私”,更是把邓小平理论糟蹋得不成样  相似文献   

19.
成汝信 《岭南学刊》2007,1(1):104-106
张尚仁先生《矛盾辩证法质疑》一文中关于“矛盾”一词出处的引文有误,对“矛盾”一词原义的理解欠妥;“矛盾”这一概念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不容质疑;和谐不是“同,”而是“和,”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而是正确处理矛盾。  相似文献   

20.
中篇小说《老街尽头》(发表于《上海文学》1985年第4期)的主人公——飞达金属制品厂年轻、精明的厂长成化龙,把一个濒于破产的纸盒加工组,办成了一个欣欣向荣、初具规模的工厂。他有事业心,“象中了疯魔似地焚膏继晷,克尽厥职,发愤忘食,费尽心机”;他能干,在不长的时间里,使工厂有了“严密的制度、严明的纪律和井井有条的生产秩序”,甚至总结了一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