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蔡至明 《团结》2007,(5):48-4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2.
朱蓉先 《民主》2006,(12):4-6
十六届六中全会的主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在五大关系中首先提到了政党关系,因为政党、政党的和谐对于民主政治的建设,对最大激发社会的活力,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很大的影响。和谐的政党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之一,因此我们应该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3.
陈益群 《民主》2005,(11):24-25
构建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社会认识的深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中共中央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  相似文献   

4.
朱闩根 《民主》2011,(11):25-27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高度重视教育公平问题。我国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落实教育公平方面.20多年来作出了不懈的探索,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5.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需要榜样。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对榜样的有效塑造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针对以往榜样塑造中的不足,必须注重对榜样的遴选,正确使用榜样塑造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榜样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公平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奋斗目标。本文从社会公平的角度,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7.
公平公正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公正的起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并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动力和保障。当前,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教育发展不均衡和教育机会不公等问题比较突出,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为此,我们必须强化教育公平理念,深入分析教育不公产生发展的原因,积极探究从根本上化解教育不公问题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8.
陈文兰 《求知》2005,(5):32-33
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之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注重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这是对社会发展理论的重大发展,对于落实科学发展现,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当前,我国存在着城乡、地区、阶层方面的教育不公平问题,如何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张爱丽 《求知》2007,(11):33-34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全面准确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表明我们党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水平。我们必须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完整准确地理解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李庆安  戴莉莉 《求知》2005,(8):27-2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最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4,(25)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人的解放的最高尺度,最主要的是要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是全体公民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发展是发展全民教育事业的重要体现。重新定位我国政府责任,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是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发展、提高全民素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张书林 《学理论》2008,(2):32-3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比较的问题,是我们在十七大后深入研究宣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对于二者的关系。我们既要从理论的高度对它们的价值精髓、发展目标、发展策略等进行系统的比较。也要在比较的过程中发现它们的共性和关联性。  相似文献   

14.
李戈  沈剑明 《求知》2004,(3):30-3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在发展观上的重大突破,体现了党和国家注重经济社会均衡协调发展的新的战略思想。它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表明领导亿万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能力的新飞跃。我国的社会发展从经济优先发展阶段进入到了均衡发展的阶段,预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5.
林凤君 《求知》2004,(5):32-3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贯彻“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五个统筹”是在深刻总结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用科学的发展理论分析现实而形成的新的实践观念。它是一种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萧沉 《求知》2007,(3):34-3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这一重要论断,是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概括,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概括,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社会矛盾指明了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7.
实现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正确处理城乡关系在于坚持“统筹兼顾”的方针,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城市和农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互补效应。这也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现代农业的一个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8.
教育公平与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和谐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和谐发展的要求.其中实现高等教育公平则是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最根本内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在教育公平的起点还是教育过程来看都存在问题.要把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公平,实现高等教育和谐发展作为政府制定政策的基本理念,增加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继续推进高等教育制度改革,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赵寿昌 《求知》2006,(12):34-3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扩大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严格党内生活,严肃党的纪律,增进党的团结统一。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重大战略选择,努力做到全社会的和谐,必须做到多个方面的和谐。党内和谐既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首先做到的重要环节。党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社会稳。我们要以以优良的党风来促政风带民风,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相似文献   

20.
社会发展的不均衡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使和谐社会的构建变得不仅必要而且十分迫切。本文作者认为,社会和谐与社会公平作为政府所追求的两大目标,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谐社会应该以社会公平为基础和前提,而由于机会自由是社会公平的核心,垄断又是机会自由的天敌,所以,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就应该以保障机会自由,消除任何歧视性政策,反对任何形式的垄断为公共政策的依归和目标导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