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银笙 《唯实》2002,(8):83-85
法律的适用,是法学理论、特别是法的动态理论或运行理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一般认为,法的动态理论或法的运行理论,由以下几种构成:法的创制、法的适用、法的遵守、法的编纂和法的解释。其中法律的适用又是最能体现法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强制性的一环。因此,法律的适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地位。  相似文献   

2.
李银笙 《唯实》2002,(9):83-85
法律的适用,是法学理论、特别是法的动态理论或运行理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3.
郭榛树 《求实》2006,1(1):73-76
人与法的关系也是一种主客体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法律发展就是客体主体化,即法律的人化和主体客体化,即人法律化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法律的人化是法律发展的价值目标;人的法律化是法律发展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4.
周宝妹所著《社会保障法主体研究——以利益平衡理论为视角》一书,对处于改革中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主体理论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提出了社会保障法主体利益平衡的理论观点。本书从保障主体的组织形式入手,分别论述了国家和国家机关、用人单位(雇主)和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等社会保障主体。作者认为,在现代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中,国家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保障主体,国家通过其具体的国家机关管理社会保障事务,按照法律规定向社会保障基金供款,为被保障主体提供保障待遇,同时还监管补充社会保障项目的建立和运行。用人单位同样是社会保障法特…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推进依法治国各项工作的总抓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之五大子体系的理论注解未能科学揭示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之中国特色,也未能完整描述法治体系逻辑结构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耦合性内在机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属于"2+3"逻辑结构:法律规范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是静态意义上的两个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和法治保障体系是动态意义上的三个运行体系。规范体系和运行体系之间存在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相互衔接的内在耦合性。"2+3"法治体系逻辑结构是中国特色的党政融合政治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法律和党规一体化制定、实施的实践为内在机理提供了政治事实验证。  相似文献   

6.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理念应在法律意识形态层面上理解。必须意识到,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指导地位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律意识形态的基本要求。通过法律意识形态进行主体建构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践过程中则要关注这种建构的目标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理论可以促进法人制度的完善,可以说,确立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各国立法之必然趋势。我国欲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理论,必须要提供法律上的依据。现实的一个紧迫任务就是要尽快总结司法实践经验,以制定法来确认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综合分析我国实际,应从国情出发,采用以成文法为主,司法解释为辅,同时赋予法官一定自由裁量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立法和司法模式。  相似文献   

8.
周平 《实践》2002,(10):9
在江泽民的政治思想中,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概念的提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范畴,具有突出的理论整合功能.通过这一范畴,就能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过程形成的若干重要观点和思想整合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思想,形成一个完整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理论,从而体现出更加突出的理论创新意义,具有更加鲜明的理论特色,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  相似文献   

9.
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统一起来,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的一大发明创造,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和突出贡献。传统的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专利,搞市场经济就是搞资本主义,这种观点已经被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所否定。现在又产生另一种极端的观点,对“以公有制为主体”、“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国家宏观调控”提出异议,即主张在市场经济的前面去掉社会主义。这种观点同样是错误和有害的。在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二者的关系上,基本上有两种观点,一是二者分离的观点,二是二者结合统一的观点。社会主义是一个发展过程,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从  相似文献   

10.
<正>理论创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实践创新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二者的互动更是如此。深入考察二者互动的过程,可发现其存在着不同的运行状态。在理论创新过程中,其内部诸要素如概念术语、思想观点、体系架构、研究方法等既可能保持协调一致,也可能存在矛盾甚至冲突。理论家和学者只有妥善处理这些矛盾乃至冲突,才能实现理论和学术上的创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11.
《理论动态》是70年代末中国唯一的一本内部思想理论性质的刊物。刊物的内容和文风都很有特色,在党内和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胡耀邦是刊物的创办人。在后来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过程中,《理论动态》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文忠  王绿瑛 《新视野》2005,3(1):52-54
行政相对人是指直接参与行政过程并且其实质利益受到行政行为影响的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主体。在整个行政过程中,行政相对人并不是一个消极被动的角色, 整个现代行政过程中都充斥着行政相对人积极主动的法律行为,行政相对人的行为影响着行政过程的启动、运行甚至结果,行政相对人不依附于行政主体而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和人格,是行政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和协作者,而不是行政行为的客体。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构这一理论的深层哲学基础则是邓小平历史哲学思想。邓小平历史哲学思想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历史方位论、历史动力论、历史主体论、历史机遇论、评价尺度论等重要内容。把握邓小平历史哲学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组织本位”到“党员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这不仅表明党员主体问题已经日益受到我们党的高度重视,更表明党员主体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将日益成为党的建设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指导。多年来,在党内机制运行中,党员经常是作为被教育、被管理的对象,这使党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领导本位"的误区  相似文献   

15.
中国政治运行过程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文件政治",文件在中国政治运行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文件体系是中国政治运行过程中和法律体系并行的规范体系,是各种政治学意义上的文件所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以往政治学界和法学界对法律体系的研究成果并不能很好地解释文件体系的固有规律和各种顽疾.因此有必要先把握"文件"的概念和分类,为深入研究中国的文件机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过去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即行政主体具有无所不能的行政权力和绝对的支配地位,相对一方从实质上讲没有独立的法律人格。而行政法被认为是有关行政管理的法,是作为行政管理的有效手段来认识的。行政法的这种价值取向,也只能以行政主体及其行政权力为重点。行政相对人作为受支配的一方,其法律地位上的被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社会主义实践的一般的基础理论,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过具体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也必然会有适用于不同时期实践的具体的指导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理论。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之所以被长期忽视,从主观上讲是因为不愿直面原始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局限。事实上,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当是马克思主义的主体理论,在全球化的今天,确认这一点,对马克思主义及其继承者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民事诉讼法,是国家制定的、规范法院与民事诉讼参与人诉讼活动,调整法院与诉讼参与人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从其在法律体系的地位来看,它保障民法、经济法等重要实体法在社会生活中的贯彻实施,作为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法律部门,其地位仅次于宪法,与民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部门一样,居于基本法的地位,其作用十分重要。因此,学好《民事诉讼法教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磊 《廉政瞭望》2011,(7):28-29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今年3月的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宣布:“以宪法为核心,以法律为主千,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在内的,由七个法律部门、三个层次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事实上,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国人大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大厦“封顶”,一直在进行最后的冲剌。《社会保险法》、《国家赔偿法》、《代表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行政监察法》……有十几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法律出台或被修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