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映林 《唯实》2022,(8):89-92
方孝孺(1357—1402),明初一代大儒,杰出思想家。他在认真总结历代王朝兴亡规律基础上写下的10篇《深虑论》,反映了其对历史、政治、经济、法治、人才等问题的认识。其中,《深虑论》的一、三、七3篇,较为集中地反映了他对王朝兴衰的认识;九、十2篇则集中反映了他对用人之道的思考。方孝孺的文章,论析透彻精辟,行文高屋建瓴,气势磅礡雄迈。《明史》说他“工文章,醇深雄迈。每一篇出,海内争相传诵”。  相似文献   

2.
正在写《大明王朝》的时候,刘和平把嘉靖和海瑞的像挂起来,每天写作之前,还要焚香叩拜;而在写《北平无战事》时,他延续了这一个充满仪式感的习惯,挂的是周恩来和蒋经国的画像。对于后者,他放出狠话,要写出"中国文艺史上最大的暗场人物"。  相似文献   

3.
《理论与当代》2012,(10):61-61
陈华文在第8期的《博览群书》上撰文指出:在今年出版的《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上海文化出版社)一书中,历史学家许倬云对国家的成败兴亡作了深入浅出的探讨。中国历史上,英雄豪杰的出现似乎有一个周期。当新的王朝刚刚建立起来时,似乎遍地都是人才.但是朝代将结束的时候,人才都“失踪”了。许俾云在书中作出这样的结论:这并不是说天地生才在不同的时段有不同的分布,而是人才能不能被有效吸纳到国家的管理机构中,以维持一个有效的管理体系。中国历史上的每个王朝的统治集团都是一个密封的王朝。王朝在建立之初,英雄将相来自各地,成分多元而复杂,他们之间的合作可以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管理团队。但是几代之后,功臣后代成了贪图享乐、缺乏能力的庸人。  相似文献   

4.
《福建党史月刊》2014,(17):32-32
正"同志"称呼从何而来?它又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书稿中出现的"毛主席"字样,通通被圈去,改为"毛泽东同志"孙中山先生在1918年曾发表《告海内外同志书》和《致南洋同志书》。那些一心想推翻满清王朝的同盟会会员们也互称"同志"。孙中山在其著名的《总理遗嘱》中也呼吁:"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随后,毛泽东、罗学瓒等人在通信时,也开始引用"同志"  相似文献   

5.
王建新 《奋斗》2002,(2):50-51
给红了半边天的《雍正王朝》电视剧打了59.5分的著名作家二月河,面对剧本好、演员好、制作好的“三好”大制作《康熙帝国》该如何评价?他的帝王系列书再次在中原河南出现脱销,人们问,这个二月河到底何许人也,如此火爆文坛,红透荧屏。热炒媒体?  相似文献   

6.
电视剧《雍正王朝》的片尾曲是那首著名的《得民心者得天下》,观众对“有道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歌词几乎一致认同,但创作者的重点却是落在了后一句“看江山由谁来主宰”,并且重复了两次。加上前面“一心要江山图治垂青史,也难说身后骂名滚滚来”,“有道是人间万苦人最苦,终不悔九死落尘埃”的句子,几乎把雍正皇帝表扬了个遍,感觉他真的是为了老百姓好,要不然真不想当这个皇帝。  相似文献   

7.
胡长明 《党史博览》2013,(12):22-24,54
毛泽东对宋史的了解和研究不亚于专业学者。他除了阅读《宋史》之外,还广泛涉猎《宋史纪事本末》《全宋词》以及以《涑水纪闻》《容斋随笔》等为代表的宋人笔记。在两宋18个皇帝中,毛泽东关注较多的有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以及宋高宗赵构。这三个皇帝处于北宋、南宋王朝初期,均有奠基和开创之业,史书中不乏溢美讳饰之词。毛泽东作为一代史家,善于在甄别和分析各种史料的基础上,对他们的性格、心理、政策得失等作出颇有说服力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尚志发 《奋斗》2008,(10):59-59
辽王朝到了第九代皇帝天祚帝上台时,已是人命危浅,日薄西山的境况了。可悲的是这位亡国之君并没有看到历史悬在他头上的刀剑,竞把末代当作盛世来享乐。涂炭草原、躁躏朔野、欺凌部弱、炮烙忠贤。这个伟大民族开创的“鼓行寂外,席卷河朔,树晋植汉”,(《辽史》)煌煌二百年的万里帝国,终于灰飞烟灭。而这场悲剧的最后一幕.历史竞令人痛惜地牺牲了黑土故园鸿蒙初辟的第一位女诗人!辽国皇妃萧瑟瑟,史称文妃。  相似文献   

9.
《党的建设》2010,(4):48-48
老子的事迹,已不可考证。根据《史记》所说,老子是春秋时代楚国人,名耳,字聃,姓老氏李。曾当过周王朝的史官,孔子34岁时曾向他请教过有关古代礼仪的问题。老子晚年,看到周王朝日趋没落,于是回到故乡楚国苦县过着隐居生活,著书立说,"言道德之意",这就是今天流行的《老子》一书,又叫《道德经》。在《老子》的哲学体系中,包含有较为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10.
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山水灵秀,风光旖旎。这里有被誉为“青海的西双版纳”的孟达国家自然保护区,有险峻曲折的积石峡谷,有撒拉族发祥地——街子骆驼泉。循化人文荟萃,灿若星河……有历代王朝屯兵驻守的“积石雄关”,有大禹导河的遗迹。有新石器时代、汉代、宋代的多处塔城遗址和大量珍贵出土文物,有全世界仅存三本的手抄本《古兰经》之一,有声名远扬的安多天然佛塔与青山丽水相拥的文都寺院……  相似文献   

11.
宁可 《新湘评论》2010,(19):58-60
一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2100多年间,许多王朝此亡彼兴,此兴彼亡,就像走马灯一样转换。总的印象是,王朝的兴亡似乎有一个循环的周期,这种历史的循环论早在西汉就出现了。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太史公曰:“三王(夏商周)之道若循环。”  相似文献   

12.
中国历代王朝盛衰兴亡,是由民心的向背决定的,剥削阶级的劣根性,决定了中国历代王朝"其兴也焉,其亡也忽焉"的命运,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才能打破这个"周期律".  相似文献   

13.
正据考证,最早使用"中国梦"一词的是南宋诗人、画家郑思肖。他在《德祐二年岁旦》的诗中有"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下泉》诗是《诗经·曹风》中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和对南宋王朝的不满。诗中的"中国"指中原地区)的句子。2008年3月18日,在十一届全国人  相似文献   

14.
古城丰州     
翎子 《实践》2006,(6):46-46
丰州作为一座城郭的名称,始于辽宋或更早。唐及五代时期,西北一些部族东迁至今陕西北部和鄂尔多斯一带,此后,除党项族建立了西夏王朝以外,还有一些小部族聚居在这里建城筑寨。丰州就是藏才族依附于辽王朝兴筑的但还比较简陋的城邑。后来丰州归附北宋王朝, 藏才族首领也被宋王朝授为丰州刺史, 以后升格为团练使、防御使,属河东路管  相似文献   

15.
金一南 《新湘评论》2014,(18):38-39
今天的腐败现象和晚清时期的腐败,两者之间有本质的不同。封建王朝不可能形成国家利益,只有王朝的利益、姓氏的利益。政治腐败是这种落后体制的孪生兄弟。官员之间只有个人算计:"我"怎么样,"我这个家族"怎么样,"我这个王朝"怎么样,而不会考虑"我们""我们中华民族""我们国家"。这是一种根上的腐败,根上的腐败不但导致《辛丑条约》《马关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最后甚至导致伪"满洲国"政权的建立。为维护爱新觉罗的家族利益,执政时不惜赔款、割地,下台后甚至可以去当傀儡。  相似文献   

16.
《当代贵州》2013,(2):54-55
书荐作者:高洪雷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另一半中国史》摘录:迄今被我们称作"中国史"的只能算是半个中国的历史,历史学家所记录的大多是中原王朝的兴衰荣辱,各少数民族即便偶然被提起,也不过是因为与中原王朝的瓜葛而被迫匆匆一笔带过。如果你有兴趣读它,如今中国55个少数民族的来龙去脉都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7.
2005年初,斯普公司发行了一部ARPG的游戏《花木兰》。以众所周知的女性形象花木兰为游戏主角,以北朝民歌《木兰诗》所描写的历史背景和诗中所叙述的故事为线索串联整个游戏情节:西晋灭亡之后,北方各民族形成严重分裂局势,史称“五胡十六国”的时候,也就是公元386年,北魏王朝建立,周边有高车、楼兰、柔然等部落,尤以柔然部落最为强悍连年发动战争,使北方千里沃土变成一片荒原,民不聊生,饿殍遍地。  相似文献   

18.
《周颂》是西周初年周王祭祀神灵乐歌,其中宗庙祭祀乐歌占全部诗篇的三分之二强,这足以说明周代统治者对祖先神灵的崇拜和敬仰,在他们看来,其祖先神同至上神天帝一样,是周王朝克商得以建立并能巩固的决定因素和保佑力量。与商代祖先崇拜相比,《周颂》中的祖先崇拜更加注重祖先神灵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9.
丁红丽 《学习月刊》2013,(22):25-26
唐传奇中记梦故事和离魂故事共同之处甚多.这两类故事的代表作《枕中记》和《离魂记》均是在《幽明录》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二者或通过梦的方式实现出将人相的理想.或通过离魂的方式实现爱情理想.其本质上都是由于理想受到社会阻碍.  相似文献   

20.
<正>《清代中缅关系与西南边疆》[项目编号12FZS021]是2012年12月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014年1月结项。项目最终成果《清代中缅关系》入选2014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编号14KZS005]。该成果系统论述了清代中国与缅甸东吁王朝(1531~1752年)、雍籍牙王朝(1752~1885年)及英属缅甸政权(1886~1948年)的政治交往、贸易往来、文化交流和缅甸华侨华人问题。清代中缅政治交往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乾隆三十年(1765)以前,这一阶段两国交往总体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