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段柄仁绝对偏爱《前线》,为本刊撰稿多年,文章近百篇。光本人任杂文编辑十年间,就编发他杂文数十篇。他这些文章,佳作精品居多,堪称锐文、妙文、美文,每每令本人爱不释手。鲁迅有言,杂文乃匕首、投枪。杂文之生命在于批判,之功能在于针砭时弊。软绵绵,锋芒不在,实为杂文之大忌。通观段柄仁的杂文,是不见软骨病的。其文钢筋铁骨支撑,抨击有力度,揭露少遮掩,针砭敢放言,不行避重就轻、隔靴搔痒之事。凡成文者,有感而发,振臂呐喊,直抒胸臆,锋芒不隐,一针见血,直刺要害,入木三分,掷地有声,战斗性十足。比如,而今举国上下说和谐,颂和谐,盼和谐,建…  相似文献   

2.
今年年初,阅读了某名刊(第一期)刊载的两位名作者的文章,不由使我想就《编者与名作者》写篇短文。在该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笔谈”标题下,有位名怍者的文章里这样说:“众所周知,初级阶段不是从十三大才开始算起的;早在二十年前,我们中国就进入了这一阶段”。另一位名作者在该刊一篇杂文里说道:“三中全会之前的17年,特别是十年动  相似文献   

3.
继全国性的杂文选集《中国当代杂文八大家》选入了邵燕祥在本刊首发的《说人话,不说鬼话》、《中国当代杂文精品文库》选入了鄢烈山的《从塑料羽毛球拍说到“两个凡是”》之后,由“文丛总编辑委员会”主编、江苏文艺出版社刚刚出版发行的《江苏文学50年·杂文卷》,又选入了本刊发的两篇作品:《从一个大学生行乞谈起》(作者:马国征)、《杂文味》作者:张彦加本刊首发杂文入选重要选集@张彦加  相似文献   

4.
刘诚信 《唯实》2001,(1):70-71
唯实杂志拟于新世纪伊始 ,每期推出一位中青年杂文作家小辑 ,同时配发一篇评论。我以为此举颇有意义 ,不仅能向广大读者集中地提供一位杂文作家的代表作 ,且可促进杂文创作与评论之活跃。但当其责编张彦加同志向我约稿——要我写第一篇评论时 ,我的确有些踌躇 :这评论难写。难就难在当今的许多评论或序跋都写成了一味“捧场”和“唱赞歌”的应景式文字 ,“吹鼓手”式的个人作品评论多了 ,评论所处的位置也尴尬起来。好在 ,杂文的灵魂是批判精神 ,杂文作者最喜听真话 ,又因要评论的是相识十余年的铁志的作品 ,写起来不必有所顾忌 ,便应允下来…  相似文献   

5.
刘成信 《唯实》2003,(2):94-96
刘 征   2 0世纪 80年代 ,我开始系统地研究当代杂文 ,首先引起我极大兴趣和注意力的便是刘征先生。这是因为当时我读到刘征几篇别具一格的杂文 ,是共和国成立之后很少看到的 ,令人耳目一新。如 :《帮式上纲法》(1979年 8月 ) ;《骏马和骑手》(1980年 3月 ) ;《自以为聪明的蛤蟆》(1980年 11月 ) ;《0 0 0 0 0……》(1980年 6月 ) ;《妙语录音》(1984年 12月 )……我只是列出几篇 ,其实作者在 1979- 1988年的十年中 ,还发表过许多构思奇巧、题材新颖、自成流派的杂文力作。这些杂文突出的特点是 :可读性强 ,文学性浓 ,读后久久萦回于脑际…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在本刊创刊20年、出刊200期之际,不少热心的作者和读者寄来了热情洋溢的信,表达了他们对本刊的关爱之情。作者和读者的鼓励,永远是我们前进的动力。这里,特选登3篇,以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在本刊创刊20年、出刊200期之际,不少热心的作者和读者寄来了热情洋溢的信,表达了他们对本刊的关爱之情。作者和读者的鼓励,永远是我们前进的动力。这里,特选登3篇,以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在本刊创刊20年、出刊200期之际,不少热心的作者和读者寄来了热情洋溢的信,表达了他们对本刊的关爱之情。作者和读者的鼓励,永远是我们前进的动力。这里,特选登3篇,以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  相似文献   

9.
新年随想     
“愿我们肩并肩、手牵手,一路同行”,这是本刊编辑部去年第1期与广大读者的约定。 回顾过去的一年,最令我们高兴的是本刊被国家有关部门确定为中国期刊方阵四个层面中的最高层面——“双高”(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期刊,这是值得期刊人骄傲和自豪的大事。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读者长期以来对我们的支持。值此新年之际,本刊编辑部特向与我们携手并肩一路同行的百万读者,致以诚挚的节日问候:新年好! 与问候同期而至的,是我们为广大读者捧出的扩版增页后的第1期《共产党员》。“丑媳妇见公婆”,我们不免忐忑。不知这份经过我们数十个日夜精心策划、精心制作,满浸着心血和汗水的杂志,是否是读者心目中理想的党刊?是否合乎读者的阅读口味?是否合乎读者的心理需求?可是,无论如何,无论有多少疑问,无论有多少需要直面的难题,我们都不想逃避读者审视的目光。因为在这目光中,流溢的是广大读者对党刊的关心和爱护,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鼓励。离开了这审视的目光,我们将无所适从,将失去方向。  相似文献   

10.
向您征稿     
春,正向着我们大步走来!春,赋予了万物生根、发芽、开花的机遇,使其生机盎然,风采毕现;春,催促着人们辛勤劳作,去编织诗一般美好的意境,去构筑新的理想的蓝图,因为,一年之计在于春……此时此刻,我们要说,感谢你,本刊忠实的读者和作者,在过去一年里,你们关心、支持了本刊的工作;在新的一年里,要办好本刊,希望能继续得到你的关心、爱护和支持。本刊在新的一年里的工作思路已定,主要为──重大历史事件之纪念1997年中,民主革命时期与上海直接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主要有: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70周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70…  相似文献   

11.
编者的话陶重笳同志自1991年起,应本刊之约,先后撰写了一系列回忆毛泽东的文章,如《忆毛主席夫于调查研究的言传身教》、《毛主席教我们当省委书记》等等,陆续在本刊发表。1996年,作者将这些文章结集出版。该书面世后,在广大课者中引起很大反响,大农纷纷投书本刊,场谈应想。这里选发奖中之一。认识和接触陶鲁布同志,是1981年他到国家体改委任顾问之后的事。转眼,15个年头过去了。最近,陶老把他的最新著作、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教我们当省委书记》一书送我,我一口气读了两遍,仿佛是陶老给讲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毛泽东…  相似文献   

12.
梁衡 《学习导报》2012,(10):58-60
每一个多少读过点书的人,都知道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篇只有360字的散文能流传1500年,家喻户晓,传唱不衰,其中必有它的道理。这篇文字连同作者最流行的诗作,大约是我在孩提时代,为习文识字,被父亲捉来读的。当时的印象也就是文字优美,故事奇特而已。直到年过花甲之后,才渐有所悟。一篇好文章原来是要用整整一生去阅读的。反过来,  相似文献   

13.
一九一八年九月,鲁迅在《新青年》第五卷第三号上发表了第一篇杂文——《随感录》二十五。不到一年,就出现了对他的杂文的反响和评论。一九一九年五月,傅斯年在《新潮》第一卷第五号上发表了《随感录》一文,指出“唐俟先生是能做内涵的文章的”,“实在是《新青年》里一位健者”。唐俟,是鲁迅初期写杂文时用的笔名。从这以后,鲁迅杂文  相似文献   

14.
11月的北京,寒意逼人。八宝山革命公墓大礼堂内,哀乐低徊,胡昭衡同志安卧在鲜花丛中,前来向他告别的人们缓缓从他身边走过。透过泪光望着他那慈祥依旧的面庞,昔日的音容笑貌仿佛还在眼前。一与胡老相识,始于八十年代初。那时,他已从一线的领导岗位离休了。出于对杂文事业的热爱和执着,他率领着我们,包括刘甲、缪群、李庚辰、孙士杰等,开始了北京市杂文学会的筹建工作。在北京市委及市文艺学会的关心支持下,杂文学会顺利诞生,他被公推为学会会长。我们则有幸在他麾下为学会、为北京杂文事业奔走。接触日多,印象日深。一个对党…  相似文献   

15.
本刊自2004年第1期扩版以来,已经一年了。一年来,在广大读者、作者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刊物的质量和品位有了一定的提高。最近,我们不断收到读者的来电、来信,对本刊一年的工作给予肯定。为了进一步激发本刊同仁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使本刊的质量和品位再上新台阶,我们将陆续选择一些来信发表,并恳切希望继续得到广大读者、作者的关心支持。  相似文献   

16.
读刘洪波     
刘成信 《唯实》2002,(1):81-83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杂文作家应厚积而薄发,因为许多人发表杂文的“量与质”往往成 反比,量多质差、捉襟见肘的现象经常出现。刘洪波似乎是个特例。在当今的中青年杂文作 家中,刘洪波每年发表的杂文数量可能是最多的,大约每两天多一点便有一篇杂文问世,一 年下来,一般不低于150篇,而其文整体质量颇高,其杂文创作很少给人以敷衍成篇或参差 不齐之感,近几年的作品甚至给人以文思泉涌的印象。洪波可能是那种坐得住板凳、甘于寂寞的作家。很少听说他参加各类聚会或“活动”,他只 专注于读书、写作,属于名副其实的“功夫在诗内”一…  相似文献   

17.
"亲爱的爸爸,当你被国民党的顽固分子杀害了的时候,我还在妈妈的肚子里,已经就是一个没有爸爸的孩子了."亲爱的爸爸,你死去十二年后,妈妈不知道受了多少苦,流过多少泪,一直来到了延安,我们才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我长大了,一定要做革命工作,为爸爸报仇."这是一篇1944年6月22日写于延安、被收载于<中华之魂--养教篇>的少年日记.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和斯大林作为中苏两个大团、两个大党的领导人,曾经有过不寻常的交往,结下了不平常的关系。透过这些关系,折射出中苏两党、两日之间的许多恩恩怨怨、去非曲直。“一生写过三批歌颂斯大林的文章”,但“老实说,我都不愿意写”。毛泽东曾经坦言“一生写过三篇歌颂斯大林的文章”,但“老实说,我都不愿意写。”毛泽东解释三篇文章写作的深层背景说:“第一篇在延安,1939年斯大林60寿辰时写的”,当时欧战爆发,苏联需要我们的支持,我“抛弃个人感情,向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领袖祝寿”。“第二篇在莫斯科,是1949年他70寿辰…  相似文献   

19.
很高兴同全国各地报刊杂文随笔编辑同行在一起研讨杂文创作。大家十分关注当前杂文创作态势与走向问题 ,我想 ,这不仅关系到杂文创作本身 ,关系到能否满足杂文读者的期盼与渴望 ,更关系到当代杂文的价值、意义 ,关系到我们这个社会与人民大众对未来的取向。从这个意义上讲 ,我们应当感谢北海日报社举办这次全国性的杂文编辑聚会 ,深信它会对今后的杂文事业产生有益的影响。《杂文选刊》编辑部每天收到国内外各报刊杂文编辑、作者、读者荐稿五六百篇 ,从数量上看的确很可观 ,但选发的却不多 ,一个月内编辑提稿大约 1 2 0篇左右 ,选发的不过是…  相似文献   

20.
刘成信 《唯实》2000,(2):61-63
1999年飞逝,20世纪终了,新的千年来到,历史翻开又一篇章……1949年共和国成立迄今,刚好经历半个世纪。杂文,这个从新政权诞生起就不被人们看好的精灵,历经坎坷,终于在世纪末的文学园地脱颖而出,成为当今文学大家族中的蓬勃力量,日渐显出不同凡响的魅力和生命力。因此,1999年的杂文,更值得我们认真品评和回味。 杂文,尽管可以纵览千年历史,剖析纷繁社会,但就其指向无外是两大方面,即统治者和被统治者,这从鲁迅的杂文中便可一目了然。鲁迅的杂文或以匕首、投枪之锐指向统治者及其维护的社会制度,或以哀其不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