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发展的战略模式选择,是我国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大的事情。本文将对近来国内外有关讨论加以简介评论,以供参考。 国外:四种基本模式 国外关于发展模式的讨论在近数十年比较热闹。有论者粗略统计了一下,有十几种主要的发展模式,其中包括:“人类发展观”(美国著名学者基思·格里劳教授认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术语正在过时,“人类的发展”模式正取而代之。后者强调对人力资本的投入);“依附理论”指导下的发展观(由关注拉美国家发展问题的西方学院派学者及发展经济学家提出,认为作为“外围”的第三世界国家依附于作为“中心”的工业强国,使后者越来越富而前者越来越穷,故应砸烂“依附”);“世界体系论”的,发展观(在“依附理论”的基础上又提出,发展是由“外围”向“中心”升迁的过程,也是发展中国家逐渐富裕并取代今日富国的过程);等等。但是,从理论实质上看,国外的发展模式讨论,大体上呈现为递进序列。  相似文献   

2.
<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际关系学界形成一种"中心—外围"观念。持这种观念的西方学者认为,西方国家处于世界中心,广大发展中国家则构成以提供原材料、生产初级产品为主的外围,外围依附于中心。毫无疑问,这种"中心—外围"格局是一种不平等格局,是一种"外围供养中心"的模式。广大发展中  相似文献   

3.
发展观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国际上的几种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求是》2004,(5)
发展观是从哲学角度对发展的诠释,是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的内涵越来越充实。一、发展经济学引出的发展观———经济增长论。这种发展观源于“二战”后发展经济学的兴起,是发展经济学早期的发展观。它根据对发达国家的经验总结,认为只有促进经济增长,落后国家才能实现追赶的目标。在这个时期,由于发展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落后国家如何追赶发达国家,因此在理论和认识上也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其基本观点是,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中心内容;经济增长是…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可持续发展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人类中心主义以人类利益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观,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观必将把人类发展带入困境而难以自救.唯一的出路就是抛弃人类中心主义,承认自然界的固有价值,在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和谐发展观.  相似文献   

5.
《新长征》2007,(2):33-33
湖南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在2006年12月27日《光明日报》上撰文指出。传统发展观是一种经济发展观。同时也是“物本主义”的发展观。这样的发展观总体上表现为工具理性的过度膨胀和价值理性的缺失。科学发展观用价值理性抗衡了工具理性的过度膨胀。防止了发展中出现的“价值迷失”。体现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一致。它所追求的“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价值理性上的终极关怀原则。从纵向上看。它是人类发展价值取向上的“价值跃迁”。  相似文献   

6.
《中共党史研究》1992年第4期发表王福选、阮守应的《也谈“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形成》一文(下简称“也谈”),对拙文《略谈“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与确立》(见《中共党史研究》1990年第6期,下简称拙文)提出商榷意见。对此,特予答复如下。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基本内涵。这是前些年许多研究者都发表过意见的一个问题。拙文认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必须解决三个基本问题:第一,中国革命首先到哪里和通过什么方式站住脚的问题;第二,党在长时期内以什么为工作重点问题;第三,最后通过什么途径取得全国胜利问题。“也谈”文提出“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的看法,即以农村斗争为中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相结合),认为“只要这些基本内客有了(哪怕是初步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就算是‘基本形成’了”。我认为,这个概括恰恰把“农村包围城市”这个最重要的指示着中国革命发展轨迹的内容遗漏了。“农村包  相似文献   

7.
自“二战”结束以来,发展理论研究在国外一直是一门“显学”,流派纷呈,观点各异,形成了具有不同特点的发展观。国外发展观的演进过程贯穿几条逻辑主线,即: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再到人类发展;从物到人,把人的发展最终确定为发展的根本目标;从欧美中心主义到发展道路的多样化;从关注发展速度到关注发展代价,再到关注发展的负面效应。国外发展观演进到当前,表现出了几个重要趋势,即强调发展的全球性、知识性、主体性、参与性、草根性和超越性。  相似文献   

8.
费希特在《论学者的使命》中首先从“抽象”的人和“社会的人”两个层面分析了人的使命,认为“社会的人”的使命就在于达到人类的“完善”.学者作为“社会的人”,是掌握社会知识的特殊阶层.因此,学者具有三种使命:学者应努力研究与发展他自己所选定的那种科学,并为此作出贡献;学者应把自己掌握的全部知识为社会服务;学者工作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整个人类的道德风尚.费希特的思想不仅在当时德国有其进步性,对于今天的我们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社会发展观,它的基本含义是保证人类社会具有长远的、持续发展的能力。1987年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将之表达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致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这一表述被公认为是对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的界定。 传统的社会发展观,是以工业化的程度衡量社会的发展水平,并以国民生产总值作为主要的指标,这种发展观在促进工业生产、物质文明方面起过积极的作用,但也带来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负面效应,导致今天地球上的可利用资源日渐枯竭,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危机。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在危机和威胁面前,科学家们提出种种发展战略理论.并最终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理论,以之取代单纯工业化的片面追求产值增长的传统的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的内涵十分丰富,它可以概括为下列的原则:①发展的持续性。②发展的整体性。③发展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10.
《世纪桥》2016,(9)
中国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已经六十余载,学界部分学者认为共产国际、联共(布)在指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实现了从“城市中心”道路向“农村中心”道路的转变,因而在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这一课题的研究上基本形成了“两条道路,三种模式”的观点。笔者通过对中国革命“两条道路,三种模式”做了详细的解释和辨析后认为,共产国际、联共(布)确有重视农村发展的指示,但目的仍然是为中心城市武装暴动做准备;两条道路是有根本区别的;共产国际、联共(布)在指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的是“城市中心”的思想,并没有发生向“农村中心”道路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现将国内学者关于人类中心主义问题的讨论综述如下,供参考。 一,国内外学者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认识 1、国外学者的主要观点 美国值物学家墨迪在《人类中心主义》的论著中展现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现代观念,其要点有以下四个方面:(1)人类评价自身的利益高于其它非人类,这是自然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为即将进入21世纪设计的一条发展道路,是经济社会与人口、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新的发展观.其基本含义是“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构成威胁的发展”.新发展观的成熟,以1992年6月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21世纪议程》为标志,它充分体现了当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提出了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方案,是全球性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性文件.新发展观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发展的可持续性,即发展对现代人和未来人需要的持续满足,达到现代与未来人类利益的统一;二是发展的协调性,即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限定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追求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人口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邓小平发展观的概述邓小平的发展观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理论体系 ,它大体包含了三个层次 :一是以生产力为本位的社会经济发展观 ,为此他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思想 ;二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观 ,为此他提出了“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三是以改革开放为战略的持续发展观 ,为此他提出了“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命题。这三个层次包含了邓小平的十大发展理论 :一是发展道路理论 ;二是发展阶段理论 ;三是发展战略理论 ;四是发展手段理论 ;五是发展途径理论 ;六是发展动力理论 ;七是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民发展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首要问题.获取平等的资源是农民发展的行动逻辑,实现实质自由是农民发展的最终目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则是农民发展的制度安排.农民发展理论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探究的焦点问题,其中以美国学者罗纳德·德沃金在权利论的基础上提出的资源平等理论以及诺贝尔奖获得者印度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在聚焦于人类自由的基础上提出的新发展观对解决当前我国农民发展问题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共党史研究》1990年第6期刊登了鲁振祥《略谈“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与确立》一文(以下简称鲁文),笔者认为其中一些基本观点难以成立。对此,我们愿意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与鲁振祥商榷。讨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问题,应该首先明确下列几点: 1、研究“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是研究这一“理论”本身的形成?还是研究这一“理论”何时确立为“党的整个指导路线”?笔者认为,这是两个问题,不能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6.
一、科学发展观是人类社会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创新人类社会现代意义上的发展起源于18世纪工业革命,国际上关于发展问题的讨论兴起于二十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针对当时实际着重研究的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问题。其后,发展观在全球经历了一个大发展,对“粗放”型,“简约”式发展观提出挑战的首先不是在理论上而是在实践中,特别是一些不发达的国家,按照早期发展经济学中的“馅饼”理论,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结果带来很多问题。由于单纯的经济增长既不能体现收入分配的改善,也不能完全反映技术进步的变化,没有给人们带来所期望的福利。相反,…  相似文献   

17.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诠释.是一种全新的科学的发展观,表明我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识.已经从一般的经济技术层面上升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高度。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今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是保证人类社会具有长远的持续发展的能力。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的《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将其表述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观点搜索     
文汇报实现人的“实质自由” 刘社建在2004年3月15日的《文汇报》上撰文指出: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反对传统的唯GDP为中心的发展观,提出了以“实质自由”为核心的发展观。森指出,发展可以看作是扩  相似文献   

20.
随着实践和主体性问题讨论的展开,交往问题,以及一向被忽视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这个问题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日益引起学者们的重视。本文对讨论中的几个热点问题作一概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评价意见。交往实践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一)交往实践观的概念界定什么是交往实践?众多论者认为,交往实践观是马克思对全部历史发展和人类主体本质进行科学分析、深刻洞见和整体把握的基本理论尺度,也因此而构成贯穿马克思毕生思想发展的一个中心视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