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美国总统顾问、著名美国学者、中国研究专家李侃如的著作《治理中国》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独特的视角对中国社会变革、政府管理体系、经济发展以及中国社会目前所面临的挑战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近日,本刊特约记者在北京对李侃如作了专访。  相似文献   

2.
选择与牺牲     
一位美国小伙看中了一位中国姑娘,紧追不放。最后,中国姑娘辞掉了令人羡慕的工作,跟美国小伙结了婚,飞到了大洋彼岸。  相似文献   

3.
朝鲜战争初期,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遏制美国扩大战争的趋势,中国通过多种途径向美国传递威慑信息,对其实行威慑。然而,中国的威慑最终由于美国对中国能力和决心的误判而失败。由此,中美双方在朝鲜战场展开了三年的流血较量。  相似文献   

4.
美国人的中国观在中国近代社会的不同时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他们经历了从尊敬到轻视再到同情等几个时期。他们从最早接受欧洲人对中国的看法和评价,到认为中华帝国在鸦片战争之后变得沉沦和腐朽,进而得出中国人迷信、落后、封闭、软弱和怯懦的结论。他们对中国人的性格和道德进行了贬低式的评价。《中国总论》较为全面、在某些方面较为客观的反映了美国人的中国观。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地》、《西行漫记》向美国阐释了一个真实客观的中国,极大地改变了美国人的中国观。  相似文献   

5.
3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位于华盛顿的美国进出口银行发表演讲,再次公开指责中国汇率政策;同日,美国国务院发布了年度国别人权报告,攻击中国人权现状。美联社评论这是奥巴马上任以来罕见地在同一天对中国进行“双重伤害”。而才在一周以前,美国派出了两个高级别官员,访问了中国,被外界称为“总统特使外交”,似乎中美关系在2010年一开始,围绕军售、达赖、谷歌等事件,变得“一地鸡毛”后又冰雪消融。但是,  相似文献   

6.
在广为传媒关注的东芝民本电脑事件中,东芝公司以中国与美国法律不同为由,拒绝给予中国消费赔偿,通过对美国、中国有关法律规定的比较并根据国际公约,本指出:中美法律虽有不同,但在过失产品现任认定上是一致的,在“损害”定义上并没有本质差别:日本东芝公司无论根据美国法律还是中国法律或国际公约,都必须给予中国用户赔偿。  相似文献   

7.
斯诺中国报道对美国政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诺中国报道在美国刊登发表和出版发行经历了3个历史阶段,斯诺中国报道对美国政要的影响也经历了一个“肯定———否定———肯定”的过程。总的来看,斯诺对中国的报道是及时和准确的,对美国认识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促进中美关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其国际战略进行了三次大的调整,分别制定和实施了“超越遏制”战略、“参与和扩展”战略以及“单边主义”战略这三大国际战略。这三大国际战略的提出是美国国内外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对冷战后的大国关系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同时,美国的这三大国际战略也对中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近日,FT中文网刊登了爱德华·卢斯撰写的《美国衰落的真相》,主要是反驳美国新保守主义的代表罗伯特·卡根在《新共和》上的一篇《美国衰落的迷思:》文章。卢斯在文中提到,中国的GDP现在已经达到美国的41%,而十年前仅仅是10%多一点儿。这句话被许多中国媒体直接作为美国衰落的根源。  相似文献   

10.
《理论与当代》2007,(12):51-51
徐启生在11月17日的《光明日报》上报道: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办的“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四海论道”世界巡讲活动15日晚在美国费城举行,中外百余企业家、学者就“中国制造”这一话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针对最近美国一些媒体对“中国制造”接连不断地发表失实报道,与会专家强调,美国自身的经济发展事实上也是与“中国制造”息息相关的。据统计,截至2006年底,美国在中国有5万多家企业,直接投资额超过540亿美元。而中国在美国只有1100余家公司,投资总额30亿美元。在过去的5年里,中国已经成为美国发展最快的产品出口市场,每年以24%的速度增长,换言之,近几年来,“中国制造”为美国提供了400多万个就业机会。同时,86%的在中国的美国公司郝有赢利。显然“中国制造”对美国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率的提高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亢飞 《北京党史》2013,(6):40-42
费正清与柯文的中国史观都曾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巨大反响,不仅引领了美国学者研究中国的热潮,也为中国学者研究本国历史提供了新颖的视角。对二者的史观评价亦是褒贬不一,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12.
大国是当今国际政治的特殊行为体,是影响当今国际安全体系的重要因素。大国对中国主权安全有着特殊而重大的影响,其中尤以美国为甚。要切实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利益,中国必须与各大国进行一定形式的合作。  相似文献   

13.
全球经济稍有好转,炒作人民币升值和诽议中国汇率的噪音又甚嚣尘上。从美国总统奥巴马、参众两院议员;到缺乏良知的御用经济学家,接二连三抛出要求人民币升值言论和文章。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其真实目的一是为了推卸美国引发全球经济危机的责任:二是想以此迫使中国为金融危机买单;三是通过美元贬值减轻美国的巨额债务负担;网是遏制中国的发展。中国应汲取日本“广场协议”的沉痛教训。擦亮眼睛,认清美国炒作人民币汇率、逼迫人民币升值的真实目的,坚定地实行有管制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的相对稳定和有序升值,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美国国债的最大外国持有者,美国国债违约、美元贬值和美国国债价格下降都会对中国所持有的1.2万亿美元国债存量带来巨大损失。令人焦虑的是,中国的外汇储备还在不断快速增长。2011年上半年,中国外汇储备增加3500亿美元,其中相当一部分仍是美国国债。  相似文献   

15.
《求贤》2013,(2):58-60
一位年过八旬的美国学者,在10年之前,立下志向要写一本向美国人介绍亚洲重要发展的图书。最后,他把目光锁定在了邓小平身上。他认为,亚洲的重点在中国,而对中国现代进程影响最大的,正是邓小平。他花掉了10年时间,写出来一本《邓小平时代》。这位学者,就是美国哈佛大学荣休教授、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前主任傅高义。  相似文献   

16.
欧阳娜 《奋斗》2006,(3):56-56
大多数中国人到美国,即使不是为了致富.也是为了学美国人的致富之道的。人们常常忽略的,是如何学学美国人的穷。  相似文献   

17.
张文木 《党建》2009,(7):62-63
也许有些美国人忘记了——当美国某些人口口声声喊“中国威胁”论时,也许忘记了自己当年那段历史。  相似文献   

18.
胡礼忠 《党建文汇》2002,(14):33-33
1964年后,美国更深地陷入了越南危机。在策动对越南的战争升级时,约翰逊政府考虑得最多的是:中国大陆是否会公开出兵越南,进而导致中美之间的全面战争?抑或为了配合北越的抗美斗争,台湾海峡再次发生危机?台湾的蒋介石政权偏偏不识时务,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出“反攻大陆”的问题,并全力以赴寻求美国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清末民初,美国教会在华教育事业获得长足发展。特别是中等教育尤其获得重视。此过程中,现代体育随众多美国教会教育的开展被有计划地引入中国,获得极大成功。本文以美国耶鲁大学在华设立的湖南长沙雅礼学校为切入点,就美国传教活动对华中等教育申体育的发展诸问题进行论述,说明美国对华体育传播活动的影响一方面将现代体育带入中国,另一方面则通过体育在华传播美国思想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国际格局经历了三次重大变动,每次变动都伴随着大国利益的重新调整。在这三次变动中,美国从一个新兴大国最终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而中国也从一个半殖民地国家开始了艰难的民族复兴历程,最终成了世界上极具影响力的大国。每次格局的变动,美国都是积极参与,而中国更多地是被动参与,但中美两国都从中受益。在变动中,中美关系也经历了跌宕起伏的情与仇的关系,反过来又影响着国际格局的变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