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赡养协议公证是国家公证机关依法证明赡养人就履行赡养义务与被赡养人订立的协议或赡养人之间为履行赡养义务订立的协议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本文拟从赡养协议公证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些粗浅探析,与广大同仁共同商榷。   一、公证机关在办理赡养协议公证过程前,要注意宣传法律,统一思想。   在办理赡养协议公证工作实践中,部分村组干部对签订赡养协议并公证工作不理解、不支持,认为赡养老人签不签协议都可以,办不办公证无所谓,起不到什么作用;还有部分被赡养人或赡养人有种“面子”观念,认为赡养老人还要签订协议办公证,说…  相似文献   

2.
一、当前公证执业风险防范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当前,在防范公证执业风险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一是有的公证人员对风险大的公证业务不愿意办,风险小的公证案件争着办;二是有的公证人员基于公证执业风险防范的心理,把办证程序进一步复杂化:三是有的公证员对曾经媒体曝光,或经法院诉讼的某类公证存在畏难情绪:四是缺乏承办或开拓复杂、新颖公证事项的魄力。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3.
(十) 嘉华不办公证了. 邢律师对着张少军,把叶永彬骂了个狗血喷头,然后宣布:以后的摊位预售协议不办公证了.  相似文献   

4.
陶钧 《中国公证》2014,(3):63-65
正一、公证程序规则与公证法律服务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位当事人只身来到公证处,发生了如下对话:"您想办什么公证?""不知道啊。""您为什么办公证?""我明天出国,今天想办了带走。""您带了什么材料啊?""身份证啊。"这样的窘境从侧面反映出公证常识在大众生活中的缺失,也反映出公证程序规则与公证法律服务在公证文化构建中的不足。因此,如何完善公证程序,让公证程序化、合理化成为了必须切实加以解决的问题。首先,现阶段我国公证程序还有待规范和成熟,很多  相似文献   

5.
符品 《中国公证》2006,(3):64-64
二十四年的公证员经历,办了多少公证已记不清了,但有两件未办的公证却沉淀在心中,挥之不去,每每想起,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6.
王京 《中国司法》2002,(4):42-43
在公证实践中,不少公证员反映对合同类公证的把握很茫然。一方面,有的公证员认为公证既不是合同的生效要件,又不是合同订立的必须形式,公证无用论、形式论成为办理合同类公证的认识性障碍;另一方面,不少人不清楚合同公证笔录怎么做,对合同类公证的风险防范无所适从,在办理合同公证时出现笔录无话可说,“详见合同”成为套话的现象。笔者试从自己对《合同法》的理解和对公证的作用认识两方面,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以求证同业。对合同类公证要想做到心中有数,必须解决公证在合同公证中有什么作用的认识问题。也就是说,公证员首先要…  相似文献   

7.
张胜利是个滚刀肉.但正如叶永彬所料,他想使个缓兵之计.所以签了还款协议,还办了公证——自然是吴水清出面办的.吴水清办完公证后,对郑志刚说:“张胜利签协议、办公证是真实意思表示,但还款没诚意.你们可要盯紧了。”  相似文献   

8.
张胜利是个滚刀肉.但正如叶永彬所料,他想使个缓兵之计.所以签了还款协议,还办了公证——自然是吴水清出面办的.吴水清办完公证后,对郑志刚说:“张胜利签协议、办公证是真实意思表示,但还款没诚意.你们可要盯紧了。”  相似文献   

9.
《中国公证》2005,(1):54-57
“我们结婚一个月了.想公证一下房屋产权。”9月27日上午,市民王先生和李女士夫妇一起来到青岛市北区第二公证处.就婚后房屋产权和债权进行了公证。本月初以来.该公证处已接办20多起类似的婚后公证:而去年这个时候,每月只有两三起这样的公证案例。  相似文献   

10.
刘艳 《中国司法》2002,(4):43-45
如今,公证工作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入世之后,改革在即,新旧体制的更替更促使公证管理工作站在新的高度审时度势、总结经验、兴利除弊。在诸多公证工作环节中,腐败现象颇值得关注。表现为:(1)个别办证人员徇私舞弊,出具错证、假证,甚至为了一己私利办“关系证”“人情证”,严重损坏公证机构形象;(2)有的公证处违反纪律,进行不正当竞争,扰乱行业管理秩序;(3)公证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使个别犯罪分子有机可乘;(4)机关“四难”现象和衙门作风是司法腐败的外在表现,严重影响了公证行业的健康发展。司法腐败是最大的…  相似文献   

11.
蒋轲 《中国公证》2007,(9):41-42
在办理房屋赠与合同公证时,如果赠与人是年龄较大的老年人时,当事人双方拿到公证书后通常会尽快到房产管理部门办理产权过户。担心拖延时间过长,一旦发生赠与人死亡的情形,公证就白办了。这里所说的“白办了”.意思是指,当赠与人死亡后,因赠与合同不能履行而导致的不能办理房屋产权过户登记.使当事人办理赠与合同公证的预期目的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2.
陶峰 《中国公证》2014,(4):29-31
正一、"公证受理标准不一"——当事人视角下的公证失信公证受理标准不一是指在面对相同的公证申请人和相同的公证申请材料时,同一执业区域内的不同公证机构、不同公证员是否予以受理的结果不同。通俗一些的表达就是"某项公证业务在这个公证处不能办的,到那个公证处就可以办"、"某项公证业务找这个公证员就好办,找那个公证员就肯定办不成"。这样的情况在公证实践中确有存在,给当事人留下了办公证"因人(处)而异"、"没有统一要求"的印象,对公证公信造成负面影响。从实践中看,"公证受理标准不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  相似文献   

13.
目前公证业务因没有立法而难以开拓,原有的公证业务也日渐萎缩。但是,一些行政机关却在大量办理鉴证,律师和法律服务所亦在大量办理见证业务,导致县和县级市的公证处业务严重不足。有的县公证处只有一名公证员,亦终日无证可办。这种情况严重地阻碍公证改革的进程,影响公证事业的发展。因此,本人认为应该对鉴证、见证与公证的效力加以区别,借以引导当事人自觉运用公证程序来维护其合法权益,从而促进公证事业的发展,促进公证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公证》2013,(9):62-62
今后,有人到某一家公证处通过假人、假证件骗取公证书被识破,全市各公证处都会收到“预警”,让骗子无处遁形:老人前后做了多份遗嘱公证,办继承时,立即就能查到最后最有效的一份……记者今天从北京市公证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推进会暨交流演示活动上了解到,北京今年内将建成统一的公证管理信息平台,全市各公证处将联网办理公证业务,提高办证效率,加强信息共享。中国公证协会也在着手推进公证遗嘱的全国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15.
同大多数人一样.我对于公证的了解,最初也是来自一些彩票抽奖、比赛、演出现场等:当一个活动出结果了.来了两个穿制服的公证人员.拿出一张纸例行公事地读,然后宣布这次活动真实有效。公证员出现的时候.欢快热闹的场面戛然而止.再加上公证员的制服有点像法官.而读公证书时还要严肃认真.总觉得公证员的出现与现场气氛不太谐调.心中思忖,无非是走走过场.多此一举。后来.孩子出国,还有购房买车等等.也办过一些公证.但也觉得是例行公事而已。总之对公证还是陌生。直至读了这三部《公证人》之后,我对公证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公证在你身边刘彤,杨海涛以公正之心办公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这是公证事业对每一名公证员的要求。在北京市丰台区活跃着这样一批公证员:他们不计个人名利,想群众所想,急社会所急,以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为当事人提供着优质高效的公证服务...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公证》2013,(12):44-46
郭岳萍(本刊特约主持人):今天我们举行业务沙龙活动,交流的主题是继承公证受理后核实被继承人和继承人亲属关系情况的相关工作.也就是我们通称的“查档”。可能有同事会觉得这个题目有些小.没有讨论的空间,但我们认为其恰恰有“小题大做”的意义。当事人到公证处办理公证,感觉“办公证这么麻烦”的.继承一定榜上有名:如果说需要公证人员事先给当事人“打预防针”说公证有点难.可以说非继承公证莫属了。  相似文献   

18.
五 董振卿老人没有听说过公证,问叶永彬办什么手续,叶永彬解释道:  相似文献   

19.
五 董振卿老人没有听说过公证,问叶永彬办什么手续,叶永彬解释道: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公证遗嘱信息库2014-08-31中国广播网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全国公证遗嘱备案查询平台自2014年1月开通试运行以来,截至8月底,已存有一百零四万两千多条公证遗嘱数据,成为目前世界最大的公证遗嘱信息库。中国公证协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9月重阳节前后,部分省市将开展形式多样的为老年人免费办遗嘱公证的活动。2014年1月2日开始,全国3300个公证机构开始上传1980年以来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