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社区矫正是当今重要的刑罚执行方式。它与监狱矫正相对称,在西方发达国家广为适用,并在罪犯改造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近年来也引入了该制度,并在一些省市展开试点。本文拟就社区矫正制度在我国本土化为议题,论证其重要性并试图从立法和矫正方法等方面探讨其在我国本土化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自2003年7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以来,我国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和山东等省(市)正式开始。"社区矫正"制度的引进和试点,顺应了现代刑罚理念,符合世界行刑制度的发展趋势。本文在对其概念、理论依据以及其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现实意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实践过程中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目前开展该项工作,仍面临诸多新问题、新情况,有待于我们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4.
自2003年7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以来,我国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和山东等省(市)正式开始。"社区矫正"制度的引进和试点,顺应了现代刑罚理念,符合世界行刑制度的发展趋势。本文在对其概念、理论依据以及其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现实意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实践过程中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目前开展该项工作,仍面临诸多新问题、新情况,有待于我们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5.
随着"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和谐社会理念的主导,产生于西方国家的社区矫正刑罚制度引入我国刑罚执行领域。作为一种全新的舶来制度,其价值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只有客观、全面、辨证地认识这一制度的利弊,才能趋利避害,真正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社区矫正试点与矫正质量的提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社区矫正是组织社区的力量 ,对符合在非监禁条件下接受矫正的罪犯实施刑罚的活动。社区矫正的试点应当紧紧围绕提高矫正质量 ,在平衡各方利益的前提下谨慎操作。试点工作一定要重心下沉 ,解决好街道怎么办、居 (村 )民委员会怎么做等实际问题。对我国社区矫正的试点成果采取谨慎乐观的态度较为可取。社区矫正工作队伍的组建 ,社区矫正工作与劳动教养制度改革关系的处理 ,防止社区矫正对象对社会的“逆向感染” ,被矫正人员的权利保障等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 ,亟待在试点工作深化阶段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毫无疑问,社区矫正在中国的试点本身就意味着我国刑罚执行制度的某种发展和变化。刑罚执行方式及其效果的“回馈”对刑罚种类和体系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并进而成为刑事政策实践体系的组成部分。社区矫正是刑罚执行方式的改革,其目标的选择和设定与刑事政策关系密切。社区矫正的成功试点和推广对我国刑罚及其执行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8.
社区矫正在中国——基础分析、前景与困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如同生命的最终结局是死亡,监狱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监狱本身的消亡。监狱的消亡自然是一个非常漫长、艰难甚至痛苦的过程。从价值追求、设计思想、管理规范到物态形式、建筑样式、管理方式的变化,监狱都逐步向自身消亡的方向演进。2003年中国开始试点的替代监禁刑的社区矫正,正是符合这一方向的实践形式。作为一个全新的事物,社区矫正在中国生长的社会条件、理论基础、体制环境和资源状况等基础性问题,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它的前景,而对其发展中困难和问题的认识,无疑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风险管理是社区矫正的基础工作与核心工作之一。社区服刑人员入矫前的风险控制的理论重点上应坚持一般的特殊预防理论,注重刑罚的效益价值。社区服刑人员入矫后的风险控制是社区矫正风险控制的重点和难点,应以类型化的风险监管理论为进路。 相似文献
10.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应的行刑方式,是一种不使罪犯与社会隔离并利用社区资源教育改造罪犯的方法,其根本价值具有双重性,蕴涵着刑罚的惩罚性和恢复性。社区矫正的直接目的在于通过社区矫正组织进行社会化的教育,使其在不与社会相脱离的情况下矫正其行为恶习,以达到重新回归社会的目的。但在司法实践中,社区矫正对象重新犯罪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前期刑罚改造功能和后期社会预防的不成功,严重影响社区矫正价值的实现,笔者对山东省成武县近三年社区矫正重新犯罪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对其特点和原因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完善社区矫正制度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社区矫正的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矫正的进行及其效果需要有制度保障。在我国的社区矫正试点中,制度建设极为重要。社区矫正的制度建设包括组织制度建设和工作制度建设两个方面。我国现行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在这两个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必须建立以社区矫正官为中心的社区矫正官制度和严格规范的社区矫正操作规程制度。 相似文献
12.
2011年2月25日出台的《刑法第八修正案》规定:"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当前在对管制犯的社区矫正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亟须解决。例如,犯罪人对于社会来说是有危险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调动一般市民参与社区矫正的积极性?社区矫正实施过程中,城乡差异、公益劳动的寻找、经费保障、人员配备等问题,如何解决?十一... 相似文献
13.
社区矫正司法适用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勇才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2,14(1):81-88
《刑法修正案(八)》规定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的犯罪人实行社区矫正,这是我国首次将社区矫正作为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写入刑法。刑法规定的社区矫正与我国2003年试点施行以来的社区矫正相比较,在社区矫正适用范围与对象上存在不同,现行的社区矫正在适用中,还存在管理机构、矫正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协调与规范问题。 相似文献
14.
社区矫正的机构构建应当遵循"大本土化"与"小本土化"相结合的路径来进行;社区矫正的队伍包括社区矫正官、专业矫正人员和志愿者三部分,应立足于我国的现状来培育这支队伍;应该建立科学可行的社区矫正工作经费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5.
关于社区矫正工作者的定位及其队伍建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社区矫正工作不仅是一项执法活动,也是一项社会工作,具有专门性与群众性。要在社区支持下达到社区矫正的预期目的,必须充分重视社区矫正工作者的资格、素质与培养。 相似文献
16.
美国社区矫正体制的中间制裁制度始兴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种惩罚程度介于监狱监禁和传统的缓刑、假释之间的社区化行刑方式。作为社区矫正罪犯数量增加和社区公共安全保障的妥协产物,具有一定惩罚性的中间制裁主要包括严密的缓刑和假释监督、住宅禁闭与电子监控、军训式矫正中心、日报告中心、返回社区训练所、日罚金和社区服务等类型,以分层控制体系实现保障社区安全和改造罪犯的双重目的。各种制裁措施的适用依据是罪犯的罪行严重程度、矫治和服务需要。中间制裁的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引发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还处在摸索阶段,许多制度尚未完善,需要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以及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从矫正执行主体、矫正项目、立法等三个方面入手,探索完善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 相似文献
18.
社区矫正制度是我国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司法机关作为社区矫正工作的主体在实践中暴露出了诸多问题。本文以四平市为视角。对司法机关在实施社区矫正工作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对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广州市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已经展开,根据试点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矫正人员素质与社区矫正工作的要求不相适应、矫正措施的单一、矫正对象的狭窄以及矫正方案的粗糙等。正确分析当前试点工作所面临的困难与机遇,通过扩大矫正对象范围、丰富矫正手段、细化矫正工作可以有效的完善和发展广州社区矫正工作。 相似文献
20.
美国社区矫正作为广义社区矫正模式的代表,积累了许多值得我国借鉴的成熟经验。其社区矫正大致经历了从危险特质模式向以社区为本、以案主为本、社会支持网络等多元要素整合方向发展的过程。危险特质模式具有理性化、技术化、机构化、专业化的特点,多元整合方向则是在传统危险特质模式的基础上,针对其弊端展开的。美国社区矫正的发展方向对我国正在试行的社区矫正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