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曾几何时,铜陵也是在环境、资源和发展的夹逼中奋力突围的一员,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使铜陵成功地走上了资源型城市转型之路,并初步探索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铜陵发展循环经济建立了链条、指标体系和配套措施,这是一种系统论的思想”路明:我认为铜陵的基本经验有五条:认识到位是关键。铜陵市委、市政府能够将循环经济的建设放这么高的地位,并把它作为铜陵发展的一个战略措施,的确是难能可贵的。这是铜陵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很关键的因素。铜陵从实际出发发展资源型循环经济,是铜陵的最大优势。铜陵是在一个资源型城市的基础上发展资源型循环经济,在中国有很现实的意义和作用。我们现在有很多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枯竭、企业关闭、人员下岗、经济低迷等问题。铜陵抓住循环经济这条路,将会对其他资…  相似文献   

3.
10月22日至23日,由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主办、铜陵市人民政府承办的“循环经济中国行铜陵专题调研暨研讨会”在铜陵市举行。会议就资源型城市铜陵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转型与产业升级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和做法,铜陵市下一步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与对策等问题进行专题调研与研讨。全国人大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路明,全国人大常委会环资委巡视员何嘉平,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司副司长刘健生等领导、专家学者及安徽省、铜陵市各有关人员近200人出席会议。会议认为,铜陵市从规划做起,制定了全市循环…  相似文献   

4.
资源型城市是指由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迅速崛起,又随着资源的渐趋枯竭而走向衰落的城市.为避免资源型城市走向衰竭和衰退,需要寻求和探索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和成功之路.从国内外经验来看,解决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的关键在于坚持科学发展观,用循环经济这一全新理念探索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2002年以来,辽宁省阜新市结合城市经济转型,一直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作为全国首批发展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安徽铜陵市的市委书记、全国人大代表姚玉舟对循环经济促进法有说不完的体会。喜的是,循环经济促进法的颁布实施,使铜陵这座资源枯竭型工矿城市重新焕发了活力与青春,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早在2003年中央人口资源工作座谈会上就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铜陵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是必然选择,也是唯一选择。实现目标“三步走”市委、市政府认真学习并深刻领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意义,紧密结合铜陵经济社会实际,制定发展循环经济方略。我们将分三个阶段实施。典型示范阶段:到2010年,通过循环经济示范项目、企业、园区、社区、乡镇等建设,大幅度…  相似文献   

7.
该文介绍了资源型城市的概念和分类,针对中国资源型城市的现状以及面临问题,并结合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经验,为中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大余县在县域治理过程中,注重将社会经济各领域发展与扶贫工作结合起来,创新探索出的绿色减贫模式,为全国其他地方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有益经验。县域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成功典型。大余县在110年钨矿面临资源面临枯竭情况下,主动树立"绿色崛起"发展新理念,开拓绿色发展和绿色产业的新路,成功实现了产业转  相似文献   

9.
王婕 《新东方》2005,(7):13-15
早在国家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以来,国内一些地区就开始着手建立节约型的循环经济,取得了成功的经验,这里摘引几例——一、贵阳的工业“生态链”中国西南部贵州省的省会贵阳,在2002年成为中国第一座循环经济生态试点城市,制定了配套的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地方性法规,为建设循环经济提供了制度和法制保障。贵阳选择金阳小区、生态工业、生态农业、住宅小区和消费行业等5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从一个资源匮乏的小岛国变成世界上最有活力的贸易与金融中心之一,成为太平洋上的“钻石岛”。新加坡政府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是发展循环经济、遵循“3R”原则。总结新加坡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经验,对推动我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河南省平顶山市依煤而兴,但随着资源的减少,生态的退化,企业发展动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转型刻不容缓。发展循环经济是最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河南省平顶山市依煤而兴,但随着资源的减少,生态的退化,企业发展动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转型刻不容缓。发展循环经济是最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现状特点及其历史贡献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界对资源型城市的界定一直存在着争议,但我国资源型城市数量众多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些资源型城市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大都面临着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下降、环境问题突出、下岗失业人员增多、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等诸多困境。分析研究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现状特点,对于探索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之路、促进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时代潮》2004,(9)
“三矿问题”,如今正和“三农问题”一样,备受中央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就在人们把目光投向北方全国第一个经济转型试点的资源型城市——辽宁阜新的时候,江西萍乡市安源区早已先行一步,在资源枯竭之前,基本实现了从“地下经济”到“地上经济”的转型。目前,全国有上百座矿山面临关闭和转型难题,涉及到几千万人的生计,关系到社会一方安定,因而,探讨安源的作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居小兴安岭腹地,是国家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被誉为“祖国林都”、“红松故乡”。近年来,随着资源型城市转型和林业结构调整,伊春市面临资源危困、经济危机的困境。在这种条件下,伊春市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指导思想正确,具体措施有力,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抓好以企业为单位的点上“小循环”,搞好以园区为单位的线上“中循环”,推进以区域为单位的面上“大循环”,孝义市的成功实践证明,把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的各个环节,这既是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也是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7.
随着资源的过度开采、环境的破坏,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发展成为迫在眉睫的难题。分析国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发展的经验,对辽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资源型城市发展在国内外的巨大挑战下陷入困境,转型面临诸多约束。面对种种约束,资源型城市转型关键在于发挥出人的创造力,以克服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劣势。  相似文献   

19.
正自从2007年江西省景德镇市成功申报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试点以来,景德镇确立"打造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城市"这一发展定位,探索出了一条"由传统粗放工业向高技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文化创意和文化旅游转型"的特色转型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数量庞大的资源型城市是我国城市形态的一大特征,当前大多面临资源衰竭、环境恶化、创新能力低的困境,内外部环境的恶化倒逼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改变城市发展模式,2013年国务院出台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又第一次将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战略上升到国家层面。知识城市发展理念已兴起多年,逐渐走向成熟,本文旨在从知识城市理论角度解读资源型城市转型所面临的困境,并在知识城市理论视阈下,探索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