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与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宪斋 《求索》2010,(10):33-35
现代西方经济学严谨的理论框架与实证研究为中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与政策研究提供了基础,除了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要性的一般论述外,国内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模式以及政策措施等方面,已有文献定性研究多,基于统计数据的实证研究较少,相关的理论与政策研究也就缺乏严谨的实证支撑,这将是国内学者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已经有20年时间,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获得有效转变。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发展方式陷阱"而难以转变。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艰难性、长期性和战略性特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有效转变的路径主要是与工业化发展结合起来,在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党提出的重要方针和重大战略。深刻领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全面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依据,准确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原有的经济增长方式弊端显露,"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深入理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依据及理论内涵,是实现"十二五"经济发展目标的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5.
"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能否加快、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阐明了实现转变的要求及目标,提出并论证了北京有望率先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提出的全新命题。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且包括结构、质量、效益、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转变。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发展初期技术水平低,主要依靠资源投入来提高产量。当工业化进入一定阶段、经济总量达到一定规模、明显受到资源供给约束时,就必然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一种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7.
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能否加快、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阐明了实现转变的要求及目标,提出并论证了北京有望率先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以改善民生为主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过分依赖投资对经济的拉动,快速的投资发展和庞大的货币投放扭曲了消费功能,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甚至损害国家和民众利益。发展模式的扭曲产生了新的民生问题,现在面临的民生问题更加深刻,更加全面,更加复杂。民生问题的尖锐突出就是对经济发展模式的直接拷问。因此,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方式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向红 《求索》2011,(6):99-100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的核心任务。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资金供给相对充裕、技术实力显著增强、人力资本大幅提升;社会需求结构转型升级、新兴经济体迅速崛起、全球"绿色经济革命"来临,这些不仅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核心是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各具特色。从我国近年来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看,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均衡,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应对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中国靠什么来支撑庞大的经济体,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唯有优化动力结构才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王立 《前沿》2013,(11):170-171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发展中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为此要求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刘楚凤 《湖湘论坛》2009,22(1):114-115
胡锦涛同志指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与过去强调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更加丰富,现实针对性更强,是一个全新的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3.
王新兰  ;朱延君 《传承》2010,(36):42-43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伴随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三十年来,我国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方面取得的成效明显,长期困扰我国的经济结构发展不合理的状况有了很大改观。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这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深层次矛盾开始凸现。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转变政府的经济职能,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为此,一方面,政府要大幅度减少对资源配置的直接控制和参与;另一方面,要加强和完善政府的基本经济职能。同时,必须改进政府业绩考核制度,健全公共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15.
广东、浙江、湖南等省份,其文化产业已跨入我国先进行列。文化产业以其鲜明的特质,助推整个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湖北文化产业需要转变发展方式,锐意改革,集约经营,激发市场活力;文化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并实现制造业方法向现代文化产业方法的转型;内容与平台并重,内容创意价值增值;培养文化消费型和人力资源增値型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6.
王海 《岭南学刊》2008,(6):64-66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活动中,我们实际面对着一个多种发展理念和行为方式共存的复杂局面,要破解这个局面,我们必须找到问题的真实根源,这就是产权问题。从尽可能降低达标的管理成本这一角度来看,我们的路径设计就是:尽快建立起"责、权、利"统一的岗位任期问责制和有效率的人员退出补偿机制;完善产权和契约交易的法律保护制度,为各种市场微观经济主体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从制度源头上为消除权力寻租创造条件;从保障人的基本生存权和受教育权的角度入手,构建以人为本的,既体现效率优先、又讲究统筹兼顾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转移支付体系。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的国内外经济发展态势之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要调整优化需求结构,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居民消费;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还要推进节能减排,抑制过剩产能。而在这一过程当中,作为主导者的政府其责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调整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二是政府必须将"调结构""保增长"与"惠民生"三者相结合;三是政府还必须在转变经济发展中实现自身基本职能转型。  相似文献   

18.
一个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对经济发展方式的选择不仅受制于发展理念和经济发展的内外条件,而且受制于经济社会体制.目前,我国延续30多年的经济增长主导型发展方式赖以生存的内外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自身积累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深层次问题日益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把发展的指导思想由偏重追求经济增长转变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上来,找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9.
经济周期可以强制性地解决经济运行过程中积累的各种矛盾,调整经济结构。一味地依赖扩张性财政政策有可能陷入凯恩斯主义依赖症的误区。当前,应坚决贯彻中央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正确主张,以促进经济发展沿着健康的轨道有序运行。要用经济发展的有效机制代替频繁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频繁,会诱导短期行为,甚至会造成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因此,最重要的是通过改革建立起一个能够使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合理机制。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使中国经济迈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20.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国民的福利水平。我国在培育和再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内生动力方面存在诸多优势,而要开发运用好这些优势,需要重视社会福利的重要支撑作用。为此,必须以适度普惠为政策取向推动社会福利制度转型,从而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培育内生动力,为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最终目的与提升公众生活质量相统一提供基础性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