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收集捺印十指指印资料中,无论是使用油墨滚动式捺印采集,还是使用活体指纹采集仪捺印采集十指指印,对于手指干燥粗糙、脱皮、脂质性多汗手指指印的捺印采集一直是指纹捺印技术难以解决的一个难题。以云南省公安厅刑侦总队指纹中心库为例,为了确保中心库捺印指纹的质量准确无误查破案件,指纹捺印库建设先后聘用50余名临时工作人员,对捺印指纹进行人工干预和清理历年来各地上报较大数量的模糊指印十指卡。在实际工作中,以上几种手指指纹按常规捺印方法捺印出的指印比较模糊,给指纹的分析归档带来很大的难度,由于手指粗糙、干裂手关节僵硬,用常规方法捺印出的指印在显视屏上往往是成片的空白、断线、点状乳突纹线;  相似文献   

2.
指纹鉴定意见是指纹鉴定人员结合自身从业经验并通过一系列的检验获得的,整个指纹鉴定过程是由感性上升至理性的认知过程。在指纹鉴定过程中,指纹鉴定人员辨别现场指印中细节特征点的能力是影响指纹鉴定意见的重要因素,在获得样本指印后,对照样本指印确认现场指印中的细节特征点则直接决定着鉴定意见。考察指纹鉴定人员在检验现场指印时点取细节特征点的结果,以及获得样本指印后对现场指印细节特征的变动情况,可以分析指纹鉴定人员在不同条件下判断现场指印细节特征点的认知变化,有助于判断指纹鉴定人员在分析阶段理解现场指印特征的程度,有助于考察样本指印对指纹鉴定人员点取特征产生的影响,进而分析点取特征稳定性与指纹鉴定能力之间的关系,为指纹管理人员评估指纹鉴定人员鉴定能力提供一定帮助。本文重点针对指纹鉴定人员点取特征的稳定性进行研究,邀请106家鉴定机构对4组指印进行特征点取,使用统计学工具对点取特征的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机构指纹鉴定人员点取特征的稳定性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指纹鉴定人员点取特征的稳定性与现场指印质量之间存在显著关系,高质量指印鉴定过程中,指纹鉴定人员选取特征的稳定较高,且样本指印未对鉴定人员的认知能力产生影响,低质量指印鉴定过程中,指纹鉴定人员在分析阶段和比对阶段点取特征的稳定性较差,尤其在高低质量区交界处点取特征的离散程度较高;点取特征变化指数I可有效衡量指纹鉴定人员点取特征的稳定性,指纹管理人员可依据I值变化程度,评估机构或者鉴定人员的鉴定水平,进而采取相应培训措施,提高指纹鉴定过程中点取特征的稳定性,确保指纹鉴定质量。  相似文献   

3.
指纹性别信息就是指纹自动识别系统中捺印指纹数据库里的人员或现场指印数据库里的现场指印遗留人的性别情况即男女情况,目前指纹自动识别系统还没有把数据库里的指纹对应的人员或遗留人的性别信息作为指纹特征进行标注、入库并运用于比对中,笔者在指纹查档破案实践中认为把数据库里指纹数据对应的人员或遗留人的性别信息作为捺印指纹或现场指印特征进行标注、入库并运用于比对中可提高指纹查档效果。  相似文献   

4.
卷宗材料中,大部分是办案人员记录的询问材料,也有合同、协议、及附加收条、欠条等,捺有红色指印。部分办案人员、当事人对指印鉴定所具备的条件不很清楚,捺印指印时没有考虑是否显指纹,所捺指印印色过浓,或捺指印时用力过重,纹线大部分模糊不清,给指纹鉴定增加了难度。笔者在几起检察院送检的卷宗材料上类似纹线模糊不清的指纹鉴定中,  相似文献   

5.
韩柯  刘寰 《刑事技术》2011,(1):47-48
在许多指纹检验案件中,往往涉及到红色印油(泥)捺印指印的检验鉴定,而这类红色捺印指印常常同时伴有黑色签字,在视觉效果上黑色签字会对红色捺印的指印造成干扰,甚至有时会严重影响指印的检验鉴定。在遇到这类指纹检验的案件时,可以采用数字图像处理的方法对指纹进行增强处理,以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残缺指印和变形指纹的定义,提出了检验残缺指印的相关措施,以及变形指印的判别、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指纹鉴定人员对现场指印认知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纹鉴定主要是解决检材指印与样本指印是否为同一人所遗留问题,其鉴定意见是法定证据形式之一,关系着被检验对象是否有犯罪嫌疑,责任重大。指纹鉴定人员根据指纹鉴定方法与标准,结合从业经验对指印进行分析与比较,并最终给出鉴定意见,在此过程中,对现场指印的分析是否客观及准确,直接影响后续比对检验、综合评断及得出的意见。本文重点针对指纹鉴定人员在指印分析阶段的细节特征选择、信息判断等问题进行研究,邀请106家指纹鉴定机构参加4组指纹的测试,实验使用一款基于网络的指纹鉴定分析系统,记录每个机构在指纹鉴定中的工作过程,并使用统计学R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的指纹鉴定机构之间做出判断与评估的准确性存在一定的差异,指纹鉴定人员点取特征的稳定性、选取特征的数量与现场手印质量之间存在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公安厅指纹中心在2000年初一起指纹鉴定中发现2枚畸形联指指印(见图1、2)。据调查系同一人的左、右手指中、环联指指印,经查阅大量指纹资料未见报道。笔者以为,在同一人身上同时在双手出现此情况实属罕见,是否与某种遗传病因有关有待考查。图1左手指中、环联指第一指节乳突线形态;图2右手指中、环联指第一指节乳突线形态图1,1枚完整左手指中、环联指第一指节乳突线形态。指印左侧为1右倾箕形纹,在箕头顶部上方纹线汇聚形成1倒三角;右侧为1长形螺旋斗形纹,纹型左侧与右箕相连未出现“三角”点,同时指印左、右两侧最边处各有1三角出现。…  相似文献   

9.
<正> 手纹包括指纹、掌纹和指节纹,人皆有之。其纹理结构具有人各不同、终生不变的特点。指纹鉴定是个人识别的重要手段,一向被誉为“物证之首”。在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距今六千多年前的陶器上,曾发现一些清晰可辨的指印。这些指印明显下凹,可能是制作者有意按下去作为图案或标记的;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是无意留下的指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1989年6月5日,某市居民韩××家被盗,现场勘查时提取了一枚右手拇指指印。同年6月28日,某派出所查获嫌疑人范××,并捺印其指纹,要求鉴定现场指印是否系范××所留。初步观察样本指印拇指纹线清晰,是螺形斗无疑。现场指印由“(?)”形线组成,箕头圆滑流畅。现场指印与样本指印存在明显的纹型差异。经反复研究现场指印形成时的动作,结合细节特征综合分析判断,我们对这枚纹型严重变异指印与样本指印作出了同一认定。  相似文献   

11.
1案件资料1980年2月23日,湖北省某军分区教导队枪械库发生一起盗窃案,犯罪嫌疑人分别在枪械库和弹药库盗走“五四式”制式手枪3支,驳壳枪2支,7.62mm制式子弹900余发,手榴弹9枚。现场勘查中分别在被移动过的“五六”式冲锋枪柄上及被丢弃在现场手榴弹的保险盖上照相提取犯罪指印两枚(见图1、2)以下分别称为1号、2号现场指印。2检验2.1计算机自动识别检索2003年3月19日,技术人员对上述现场两枚指纹在指纹库进行常规的检索时,发现连某(男,1961年生,下岗工人,2002年连的十指捺印样本被采集入库)的左手环指和左手拇指印分别与现场2号和1号指印排…  相似文献   

12.
利用photoshop制作指纹特征对比照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器材photoshop8·0·1图像处理软件,尼康5400数码相机、WAT-902H CCD摄像头或Epsonperfection3200 photo扫描仪,P3、128M以上配置电脑,MI-NOLTA-QMS magicolor 3100彩色激光打印机或photo950彩色喷墨打印机配A4幅相片打印纸。2方法2·1采集图像使用数码相机、CCD摄像头或扫描仪采集现场指印、样本指纹图像,采集时现场指印、样本指纹旁均应放置比例尺。2·2剪裁保存在photoshop软件中对现场指印、样本指纹进行适当剪裁并同质、原大、等尺寸保存起来。(1)打开现场指印,利用矩型选框工具沿比例尺拉出一方框,使该方框包括现场指印和…  相似文献   

13.
1古手印研究现状记略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流长,这条源远流长的清泉,滋润着中华民族灿烂似锦的历史文化,其中古代指印的研究,就是这似锦的花簇中之一叶。追溯历史,我国是世界上认识和应用指印最早的国家,并对其它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这已被古今文献和发掘出的古代文物有关指纹印痕的记载所证实。目前关于古指印的应用记载和实物指印主要有以下内容。有关古指印的记载主要有,周礼卷十五“以质剂结信而止讼”。汉代郑康成注释周礼,“质剂……若今下手书,言保物要还”。唐代贾公颜注疏曰:“郑云若今下手书者,汉时下手书,即今划…  相似文献   

14.
偏振光照相显现镜面客体上的潜在指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镜面客体上潜在指印的偏振光照相显现方法。方法用偏振光照相分别对普通镜面和CD盘上的油脂指纹、灰尘指印进行显现。结果显现指纹清晰,通过与定向反射、暗视场照相方法进行比较,偏振光照相效果明显好于其他光学方法。结论偏振光照相可以有效地增加指印纹线与背景的亮度反差,消除物体背景干扰。  相似文献   

15.
利用指纹胶带提取曲皱面或粗糙物体上的潜在指印效果较差,因为指纹胶带纸不能同时适应没有形成间隙的曲皱物体表面。如遇这些物体用胶带纸提取指印,就会造成提取纹线不全或折褶痕将纹线破坏,难以和嫌疑人油墨指印进行比对。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多波段光源及罗丹明6G染色新配方显现指印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国外一些先进设备的引进和应用,使指纹显现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但如何充分发挥这些新设备和新技术的作用,使显现效果达到最佳状态,现正处于探索阶段,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方法,现阐述如下:以往显现非渗透性客体表面上潜在汗液指印,一般都采用502胶熏显的方法.但由于502胶熏显效果受温度、湿度、指纹新旧程度等主、客观条件的影响较大.因而熏显出的指印纹线,往往效果不理想,特别对于浅色客体上的指印即使吸附了“502”反差也较弱,不易拍照提取.  相似文献   

17.
捺印形成的指印特征差异,是指在捺印过程中形成的指印与指纹之间中心花纹、三角、细节特征等特征的类型、形态、数量、位置、方向以及特征存在与否的变化,属非本质差异.在实际工作中,这些差异是通过三面捺印指印、正面捺印指印、现场指印之间的相互比较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18.
为研制适合我国刑事检验要求的现场指纹捺印方法,满足侦查工作的需要,我们对国外同类产品进行了分析研究,克服了设备、材料及工艺设计等方面的困难,研制成功便携式新型无墨指纹捺印系统。 该系统包括一个票夹式(20cm×8cm)带有人造革外套的无墨指纹卡,内装涂有化学试剂的方格指纹纸和反应液垫及使用说明。 该指纹卡可装在衣兜里随身携带。使用时,打开指纹卡,将手指擦干,轻轻接触指纹卡中的反应液垫,再捺印在指纹纸上的方格内,可立即显示清晰的指印图,而手指上不留任何痕迹。该系统捺印指印的的清晰度,捺印次数,指印遗留时间及其对高、低温,高湿度  相似文献   

19.
活体指纹样本指印的收取是建立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基础,它直接关系着指纹建库的数量与质量,影响着现场指纹查询比对的准确性。1 活体指纹样本指印收取的方法1.1 收取范围 目前,我国指印的收取只限于犯罪分子和违法人员,是一项政策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捺印的范围包括: 被依法拘留、逮捕、判刑的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刑事犯罪分子;被拘传、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的犯罪分子;被劳动教养、少年管教及戒毒的人员;抓获有现行犯罪行为而免于刑事处分的人,以及因造谣惑众、煽动闹事、盗窃、诈骗、抢夺他人财物、私刻公章、伪造印信、证  相似文献   

20.
笔者通过对本市已破案件中的89枚现场指印进行了计算机指纹自动识别的实验研究,其目的是掌握该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性,丰富相关理论,为该系统软、硬件的升级换代提供基础资料。1实验研究使用的北大方正计算机指纹自动识别系统3.1版;指纹库共存有各类犯罪嫌疑人指纹的捺印样本52500余人份;89枚现场指印条件各异,并经专家一一比对,认定其均与嫌疑人的指纹样本二者同一;库中存有该89枚犯罪嫌疑人指纹的样本,且其中的18人各存有2~5份共计60份样本。1.1方法将系统对各不同条件现场指印所自动识别的准确率、排列名次与相符特征数予以比较:(1)现场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