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政策瞭望》2007,(3):49-49
随着农村改革的纵深推进,“三农”问题的重心、焦点和任务在不断发展、嬗变。“三农”重心呈八大演进态势。1.从“全耕社会”向“半耕社会”演进。几千年来,中国农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全日制”农耕生活。改革开放以来,非农产业收入正逐渐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标志着中国农村已从“全耕社会”演进为“半耕社会”。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是文化空前活跃的世纪,冲突与兼容既是世界文化舞台上演的主戏,也是我国国内文化发展演进的持续主题。对于当今中国社会的文化现象、文化问题保持深入观察、研究和探讨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通过观察剖析当前中国社会的一些文化现象,探讨把握当前中国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并对我国一定时期内的文化发展战略进行一些对策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自主创新与中国区域产业结构演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寰 《求索》2007,(7):6-8
自主创新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其作用往往是通过决定区域产业结构以至一国产业结构演进,进而改变区域经济结构来加以实现。自主创新会使区域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即全方位地推动区域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结构跃跹,孕育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形成新的主导产业。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若干建议,以培育和激发自主创新能力为基础,加快和优化中国各区域产业结构演进。  相似文献   

4.
产业发展、演进的动因及其机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业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不断进步的产业演进的动态过程,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实体现象形态,也是国民经济的推动力量和物质表现形式。本文阐述了产业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了驱动产业发展和演进的关键因素及其相互逻辑关系,探讨了产业发展和演进的基本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科学形态研究是科学哲学的重要内容。研究科学形态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科学形态既是科学存在和演进的形式,也是整个科学发展的阶段。科学形态的演进走着一条从古代科学到近代科学再到现代科学的否定之否定的道路,而世界各地区科学演进的道路是不同的。科学演进的动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当前科学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现代科学形态。科学形态研究对于实现科学发展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了19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特征及其问题,回顾和分析了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城市规划与行政区划之间的耦合演进过程,并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城市化态势、产业空间相结合,提出了城市规划与行政区划的耦合机制.  相似文献   

7.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变革与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服务的作用尤为重要、不容忽视。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发挥社会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功能,是亟需研究的重大课题。为此,关于社会服务的发展演进,以及社会服务的概念定义就成为研究者必须首先探讨和分析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走向了政府推进型的法治路径。在政府主导下,我国法治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政府推进型法治路径存在内在的悖论,如权力无法约束、构建的法治意图与社会脱节、法治主体与意识缺失等。政府推进型法治路径的内在悖论的消解只能从政府之外的领域寻找力量,应培养市民社会的力量、形成多元利益格局、加强构建理性与社会演进的沟通,最终实现法治重心向社会的转移,回归社会演进的法治路径。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收入分配制度在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人们劳动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进步、和谐与稳定。因此,收入分配问题一直是备受社会关注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之一。中国的经济改革也是以激励机制的改革和分配制度的变化为切入口的,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推进以及人们理论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经历了一个从单一的分配格局向多元化分配格局的演进过程,按生产要素分配已经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0.
加快湖北产业结构演进过程路径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春 《理论月刊》2002,(1):86-88
产业结构的理论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产业结构将发生相应的变化,而这种变化表现出有序性。产业结构的演进是有阶段的有序的进程,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当前湖北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演化进程的可能性和怎样加快产业结构演化进程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吴爱萍 《求索》2010,(10):131-133
清末民初的宪政是在近代中国内外交困的背景下有识之士为救亡图存、富国强兵而师法西方的产物,晚清时期形成了两种关于制度变革的宪政理念,即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君主立宪理念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主共和理念,并在清末民初时期发生了从君主立宪理念向民主共和理念的演进,这一演进反映出历史发展的必然。同时,由于晚清中国社会特殊的社会性质、复杂的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也决定了清末民初宪政理念的形成和演进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赖平 《人民论坛》2010,(7):132-133
新中国成立后,刑事政策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新中国刑事政策演进,主要有向注重多重功能演化、由相对单一的刑事政策逐步向多领域刑事政策体系演变等特点。我国刑事政策演进的动力主要应包含新中国社会进步的力量影响、国外先进刑事政策的影响及我国刑事政策理论的发展等。  相似文献   

13.
《公安研究》2014,(1):93-94
陈曦、李钢在《重庆社会科学》2013年第7期撰文认为,网络实名制是伴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而处于演进过程中的一种制度现象,其本质是将主体在网络中言行的权责利对应到现实中存在个体的身份确认机制。网络实名制的产生及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降低网络社会中的信息成本,其演进历程兼具自下而上式的诱致性以及自上而下式的强制性的特点。网络实名制归根结底只是一项制度工具,需要在网络社会管理制度演化的边际上,以合理的方式,建立相配套的法律、政策,以及技术机制,才能较好地发挥明晰权责利主体、维持网络社会运行秩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观察与思考》2009,(18):30-33
根据6000美元阶段的发展特征和演进趋势,以及先发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教训,浙江在下一轮发展中可选择的社会公共对策有:构建公共服务体系社会建设的内涵就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功能,构建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当前,急需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相均衡的惠及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公共服务体制。这一体制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15.
动态企业理论扬弃了传统经济学静态和现代企业契约理论比较静态的分析范式,开创了对企业的动态分析方法。本文从动态企业理论的视角来研究企业的性质,认为成长性企业是一个自我演进的经济组织,企业自我演进的动力在于其动态能力,企业动态能力的关键在于持续创新,从而提出一个命题:企业是基于创新的由动态能力驱动的自我演进的社会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之后,“社会保障体系”的内涵在党的文献中经过了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党的十二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以“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为主体的“小体系”;十四届三中全会发展为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的“大体系”: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中体系”.十六届六中全会将这一体系的发展目标确定为“覆盖城乡居民”。党‘的十七大明确将“社会保障体系”的内涵概括为三项基础制度、三项重点制度和两项补充制度.这是对于“社会保障体系”内涵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7.
美国在建国之前就有很强的自治传统,建国之后,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经历了压制关系、扶持关系和伙伴关系三个不同阶段。回顾这一关系演进的历史可以发现,自治精神是社会组织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政策取向是影响社会组织发展的外在因素,扶持政策可以在短时间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但伙伴关系的形成还有赖于政府从扶持政策转向引导政策。  相似文献   

18.
西方社会保障理念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演进:《济贫法》阶段的“惩戒术”、社会保险阶段的“怀柔术”、《社会保障法》阶段的反危机之术、《贝弗里奇报告》阶段的公平和普惠。我国的现代社会保障理念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进: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单位”保障阶段的狭隘平均主义理念、改革开放过程中的效率优先理念以及新时期公平、正义、共享的理念。通过对中西方社会保障理念历史演进的分析,可以得出中西方社会保障理念在理论基础、国家的角色定位、立法实践、文化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法律社会学     
该书是系列译著“韦伯作品集”之9(IX),其封底之介绍文字写道:“在现代社会中,‘法律社会’与‘法治国家’等词汇已是耳熟能详。然而,法律到底是怎么来的?法律的演进过程如何?法律在人类社会中到底扮演了何种角色?本书试图解答这些问题。作者挟其浑厚的法学与史学素养,从比较人类各大文明人手,深入探讨了甚的缘起与演化,从纷纭复杂的史实中爬梳举例,阐明了法律与政治、经济、宗教等社会各层面的关系。本书适时的引进出版,我们有理由相信,韦伯关于人与法的如炬洞察和深邃的理论阐释对中国的法治化建设不无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勇 《群众》2022,(13):34-35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不仅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而且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党的百年历史重大成就之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文明演进理论,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放眼人类前途命运,兼具人类文明的普遍性和中华文明的独特性,是对人类文明演进问题的深刻回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