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的十年     
我叫王征顺,来自石河子大学。我宣讲的题目是《我的十年》。大家现在看到的我,是石河子大学的一名教师,是兵团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而就在十年前,我却还是一名河北农村的高中学生。十年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是在想,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力量,又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在灵魂深处塑造着我,让一个懵懂的孩子变成了一名社会主义建设者,将一个内地的学生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兵团  相似文献   

2.
在老红军刘洪才的讲述中,那段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历程格外令人震撼,动人心魄。我是一名红军战士。1932年底,红四方面军入川时驻扎在我家乡——通江县毛裕镇。那天,还是放牛娃的我在街上溜达,一位红军首长问我:"小鬼,当兵不?"我说,行。就这样,  相似文献   

3.
苏黎 《共产党人》2009,(9):38-39
我是宁夏话剧团的一名青年演员,也是一名新党员。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是宁夏话剧团的"大篷车精神"深深地影响了我,教育了我,坚定了我的人生理想和艺术追求,使我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4.
人生的画幅     
正我去访问一位画家,他一向以"难产"著名,要很长时间才作出一幅画。他非常郑重地对我说:"我作画不像一般的画家,他们作画好像游戏一样,一天画好几张,我的态度是很严肃的,因为我觉得我诞生在这个世界是有使命的,我的存在是为了艺术。"我去访问另一位画家,他一向以"快手"著称,有时一天作好几幅画,他非常轻松地对我说:"我作画不像一般的  相似文献   

5.
饮者 《党的建设》2009,(4):47-47
有一次,走廊上的脚步声打动了我。当时,我在一个城市漂泊,忽然病了。就在那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可能从我有气无力的回话中听出了信息。那是我曾经的一个同事,应该是我的一个小朋友了。我没有想到会听到她走来的脚步声,就在我租住的那个二层小楼上。小院里此时没有杂音,那急急的脚步声至今让我记着。"噹噹噹",几下敲门声,门被推开  相似文献   

6.
任真 《学习导报》2011,(22):56-56
我想起了泸定桥。想起泸定桥,是因为一张老照片。我随便地翻一本书,揭过一页,再揭过一页,不经意地,泸定桥的画面就出现在眼前。小时候在课本上就读过《飞夺泸定桥》,我知道它是一座英雄的桥,始终和勇敢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陈孝荣 《学习月刊》2014,(19):12-13
于灯下读书,是我心里最大的一抹温暖,是我心灵的原野上盛开的最大的一朵花朵。因为在灯下读书,幸福的滋味就像是世界上质地最柔软的一种物体将我紧紧地拥抱着。身边的宁静也变得异常听话,就静静地待在我的旁边,看着我,随着白字黑字和书中情节,跟着我思维的箭头在一条看不见的笕阔的路上一路前行,通往知识的殿堂,通往幸福的巅峰。  相似文献   

8.
《学习导报》2010,(20):14-14
杨开慧的手稿中,有一封载明"没有发去",她自称是像"遗嘱样的信",信的原文如下: 给一弟的信(没有发去) 一弟:亲爱的一弟!我是一个弱者,仍然是一个弱者!好像永远不能强悍起来!我蜷伏着在世界的一个角落里,我颤愫而且寂寞!在这个情景中,我无时无刻不在寻找我的依傍,你于是乎在我的心田里就占了一个地位。此外同居在一起的仁、秀,  相似文献   

9.
父辈的忠诚     
父亲贺龙在我的心目中,就像一部书,一部博大精深的书。从我懂事那天起,我就用心灵去读他,用我沿着他的足迹孜孜不倦地跋涉和寻找去读他。而在我用几十年生命读懂的几个篇章里,南昌起义前后投向党的怀抱,  相似文献   

10.
赵树丛 《党建》2020,(3):57-58
今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50个年头。半个世纪的人生道路,一路向前,芳草连连。在我工作生活的历程中,总是有一个个师长、领导、同事、朋友教诲培养帮助,老连就是我难以忘怀的一个。我第一次见到老连,是在山东医学院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那年我写了一篇关于学习毛选的体会,受到院团委的关注。一天,院团委孟老师约我到团委。团委在院部,离我们住的教学区大约有两公里多。出了学校的东大门,经过一片松柏青青的革命烈士陵园,跨过一座流水潺潺的小桥,就到了。  相似文献   

11.
握手的分量     
那年,我被安排在局办公室做文秘工作。一天,上级领导突然来检查工作,恰巧局领导都不在,我一个人在值班。我满脸带笑地一边说欢迎领导的到来,一边把手伸了过去,准备和上级领导握手。谁知,领导竟没一点反应。我隐隐约  相似文献   

12.
在工作、阅读,在淘宝遛达的时候,我都喜欢开着音乐,是一种有意无意的"套中人",这一刻,我不是母亲、女儿、职场中人,我只是我自己。常常是,一首歌,无限循环地放下去。最近喜欢的是陈升的《告诉妈妈》。  相似文献   

13.
中南海、西花厅、工字楼——这不是几个普通的词汇,对我而言,这里珍藏着一份永远的亲情,一份童年的美好时光,一份让我终生受益的感悟,一份铭刻于心的宝贵记忆。大爱的感悟如今借助笔端,回忆我在西花厅的日子,仿佛又回到了充满稚气的童年,那些阳光灿烂的时日。1954年夏天,在父亲顾明被调入周恩来总理身边担任经济秘书一年后,我在中南海工字楼出生了,从此我的一生与这里  相似文献   

14.
<正>"我的毡房就是一哨所,我就是一个哨兵,在这里升起国旗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边防民兵的光荣,守护好边防是我作为护边员的责任,我要一直守下去,到我退休的那一天。"——奴尔在祖国新疆最西边,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的阿拉套山深处有个叫库克他乌的地方,这里紧邻国境线,同时也是农五师八十八团的冬草  相似文献   

15.
<正>"那一天你拉着我的手,让我跟你走;我怀着那赤诚的向往,走在你身后。跟你涉过冰冷的河流,患难同经受;跟你走过坎坷的小路,从春走到秋……"当歌手王宏伟的一曲《把一切献给党》在我耳畔响起时,一股热流在我的心中油然升腾。我是一名"80后",阅读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在我喜爱的众多报刊中,自然有《党的生活》的身影。上小  相似文献   

16.
思维的乐趣     
谈到思维的乐趣,我就想到了我父亲的遭遇。我父亲是一位哲学教授,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从事思维史的研究。在老年时,他告诉我自己一生的学术经  相似文献   

17.
看到这个题目,我想很多人会觉得似曾相识,没错,这就是今年4月13日22省市公务员联考中申论的题目。我不是公务员考试大军中的一员,但我却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新时代工人。2003年,初中刚刚毕业的我就来到了东北特钢职业技术学校,19岁的我走入轧钢一线车间,正式成为一名轧钢工人。7年间,在这个大集体中,我体会到了艰辛、挑战、机遇和力量。同时,我也感到压力、责任与幸福同在。踏踏实实工作,实实在在成长我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刚刚走上一线岗位的我看到距离自己只有六七米的钢坯,火红火红的颜色刺得我睁不开眼,而我的师父就站在它附近从容、自信地测量着。  相似文献   

18.
父亲的背影     
今日重读朱自清的《背影》,一种感动溢满心头。文章中的每一个字词,都在拨动着我的心弦,打开我记忆的阀门。逝去的过往就像一组组蒙太奇镜头,一一从我的眼前闪过。那年离开老家回城,是我最后一次站在坎坷的乡路上凝望父亲与我挥手后回村的背影,此后不久,父亲便因病去世了。现在想起来,那最后一次凝望父亲蹒跚回村的情景,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我与父亲告别时,他那双昏花的老眼,有混浊的泪水在眼眶中涌动。父亲扭转身回去时,他脚步迟缓地迈动时留下的脚印里,肯定也留下了他恋恋不舍儿远行的泪滴。  相似文献   

19.
我叫王雪梅,是平谷大华山中学的一名老师。我把自己比作一粒石子,教育战线上,党员队伍中一粒普通的石子,在教育的溪流中欢快地跳跃,不时荡起圈圈的涟漪述说我与学生的幸福小语。性格内向的小彬因迷恋网络而离家出走,焦急的家长求助于我。  相似文献   

20.
《四川党史》2001,(2):23-23
吴江在2000年12月30日《 文汇读书周报》上撰文说,胡绳同志晚年为从现在起至下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在理论上阐述了一个重要问题,这就是关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这也是胡绳在其一生中最后抱病为社会主义操心的一个问题。 1998年春夏之交,我去探望胡绳。坐下后,他第一句话就是出示一篇文章问我“ 这是不是你写的﹖”我一看,那是我在1997年9月间对一位香港友人所提关于社会主义前途问题的答复。我承认那是我所写。他指着文中引用的邓小平在1992年6月间在上海接见香港某知名人士所讲的一段话说:这番话讲得好。邓小平说:“ 我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