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审查逮捕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是贯彻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的重要环节,对准确把握案件定性、核实证据、评价犯罪嫌疑人社会危险性、开展侦查活动监督工作等具有重要意义。一、制作审查逮捕讯问笔录的必要性审查逮捕讯问笔录是检察机关在办理审查逮捕案件时,核实侦查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犯罪事实是否有证据证明及证据是否查证属实;查明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社会危险性,是否有必要采取逮捕强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证据概念及其属性的争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对证据的概念从三个层面作了规定:第一,证据是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第二,证据存在七种表现形式;第三,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依据。但立法的规定并没有消除对证据概念及其属性的争议。因为,立法的缺陷显而易见: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规定“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第三款又规定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证据既然是真实的,又何必查证属实呢?这说明证据的定义自相矛盾,概念使用前后不一。笔者认为,恰恰是真实性的标签,造成证据一词…  相似文献   

3.
海峡两岸民事证据制度之比较齐树洁民事诉讼中的证据是法院据以查明和认定案情的根据,只有准确查明案情,才能正确适用法律.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负有举证责任,法院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审查核实证据.所有证据材料都必须经过法庭辩论,查证属实后,才能作为法院判决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0条之规定,逮捕的证据条件是“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但在刑事诉讼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对逮捕的证据标准认识不一。本文拟就逮捕的证据标准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5.
支持公诉主张,实现公诉目的,要依靠证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证据的“查证”过程,就是庭审中讯问、举证、示证、质证、辩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公诉人拟向法庭列举的证据并非局限于《刑诉法》第150条规定的“主要证据”,还有其他证据,而这些“其他证据”因未向法庭移送,审判人员在庭审前并不知悉。因此,公诉人在举证时应当对主要证据扣其他拟  相似文献   

6.
<正> 法医文证审查是检察系统法医运用专业知识,配合检察业务部门,依法对公安、国家安全机关提请批捕、移送审查起诉案件中的法医检验鉴定书进行审核、复查,以确保鉴定结论正确、合法的一项工作制度。《刑事诉讼法》规定:“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法医文证审查就是对法医鉴定结论这一证据进行查证,以确定其是否属实,能否作为定案的根据。如今,法医文证审查已成为检察系统法医业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刑检等检察业务部门提高办案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刑诉法》规定,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笔者单位对于涉及到法医技术性证据的案件,全部移送到检察技术部门进行技术性证据审查,该工作机制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效果。1结论正确的证据审查中,对于程序合法、结论正确的技术性证据,出具《技术性证据审查意见书》,分析证据产生的事实根据、理论根据和法律依据,并做明确的结论说明;对于结论正确,而检验所见描述不清晰,分析说明不  相似文献   

8.
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法官在处理每一宗刑事案件时,都面临着证据采信问题。对证据的采信,目前立法上没有任何原则性的规定,实践中也不可能有统一的采信模式:法官对证据的采信把握如何,对案件处理正确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法官对证据的采信过程,是对证据证明力的判断过程,也是法官对证据如何形成心证的过程:这个过程,它体现了法官内心确信的准则和能力,  相似文献   

9.
一、间接证据的概念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证据有六种: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在司法实践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了更好地收集和运用证据来定案处理,依照证据对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程度,或者按照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关系,将证据划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两大类.所谓间接证据,是指与案件主要事实只有间接的联系,并且只有借助其它证据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间接证据与直接证据的主要区别是:一是证明的对象不同.凡是单独一个间接证据所证明的只是与案件主要事实有关联的个别事实情节,而查证属实的直接证据均能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二是证明关系不同.凡是单独一个间接证据,即使已经查证属实,还必须借助其它证据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而查证属实的直接证据,均能单独和直  相似文献   

10.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五条规定:“一切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庭审调查的任务,就在于查实各种证据,以证据确认事实,为正确裁决奠定事实基础。庭审调查是法庭审理的重要阶段,也可以认为是法庭审理的中心环节。检控方向法院提出认定被告有罪的证据,被告方对指控证据的态度和辩护证据,以及法院依职权主动收集的各种证据等等一切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均依法得在庭审调查阶段进行公开查核。庭审调查对起诉事实及各类证据的查核,主要是通过询问被告人,询问被害人、证人、鉴定人,出示物证、书证等等,让被告人、证…  相似文献   

11.
证据是认定案情和处理案件的基础。刑事诉讼的最终目的,是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它的全部活动都是围绕收集证据、核实证据、运用证据进行的。它是正确适用法律的依据,是刑事诉讼活动成败的关键。本文从依照法律的要求收集证据;客观、全面地收集证据;深入、细致地收集证据;严禁刑讯逼供或以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等几个方面对刑事证据的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这一理论问题进行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浅谈财务会计资料证据的特点于同良,杨建国财务会计资料证据,是指对诉讼案件真实情况有证明作用,且经司法人员依法定程序收集、固定和查证属实的财务会计资料。它作为经济犯罪案件中应用最广泛的证据,具有以下特点:(一)、财务会计资料证据具有间接性。它是指:财务...  相似文献   

13.
谈谈侦查中获取证据的意识高贵祥证据亦称诉讼证据,是指司法人员依法收集并查证属实的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是认定行为人有罪或无罪的重要证据。在侦查阶段,能否较好地运用证据查明犯罪,关系到能否准确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认定,实现惩罚犯罪分子,掌握案件主动...  相似文献   

14.
从“世纪争产案”证据采信谈笔迹鉴定结论的审查判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鉴定结论作为法定七种证据之一.也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然而,实践中对各种证据应如何进行审查判断,法律没有也不可能作出更为详细具体的规定。因此,实践中对鉴定结论的审查判断方式在不同司法机关、不同案件承办人之间各有不一。这不可避免地会严重影响该类证据在案件中的作用发挥。笔迹鉴定与其它类物证鉴定技术相比,由于存在一定特殊性,固对其鉴定结论的审查判断似有更难之处,因此,对其审查判断也应遵循其特点规律。否则。就会走向或盲目迷信,或无所适从的歧路。本文结合一起民事案件的证据采信.就笔迹鉴定结论审查判断及相关问题谈一些个人浅见。以期增进交流,澄清认识,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15.
《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证据有下列七种:(一)物证、书证;(二)证人证言;(三)被害人陈述;(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五)鉴定结论;(六)勘验、检查笔录;(七)视听资料。以上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这实质上就是我国刑事证据的概念和法定种类划分。  相似文献   

16.
论司法鉴定结论的质证及其制度之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法鉴定结论是一种特殊的证据形式。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目前,对司法鉴定结论的法律性质和证据效力尚存认识上的分歧,诸多原因导致对司法鉴定结论的质证流于形式,应正确认识司法鉴定结论的法律性质和证据效力,完善司法鉴定结论的质证制度。  相似文献   

17.
《法学杂志》一九八五年第三期上发表了李金荣同志的文章——《运用间接证据认定罪犯的典型案例》(以下简称李文),阅后觉到徐殿友等五人拦路轮奸的严重罪行,并不是凭间接证据认定的,而是凭经过查证属实的直接证据认定的。  相似文献   

18.
■关于运用证据的一般原则■   关于证据的概念,刑事诉讼学者向来存有争议。不过,根据刑事诉讼法第 42条的规定,证据其实有三个方面的解释:一是所谓的“证据事实”,也就是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二是所谓的证据材料,也就是刑事诉讼法确立的包括书证、物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等在内的七种证据的法定形式;三是所谓的“定案根据”,也就是那些“经过查证属实”的证据材料。这就意味着刑事诉讼法在同一条文中对“证据”这一概念作出了三种不同的解释。   刑事诉讼法对刑事追诉机构和司法裁判机构在证据的收集和运…  相似文献   

19.
论行政证据中的若干法律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福俊 《法商研究》2004,21(1):61-69
行政证据是行政程序中具有法定形式、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并经行政主体查证属实的一切事实 ,行政诉讼证据从本质上说就是行政程序中的证据。《行政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对行政诉讼证据的种类、来源、属性、程序、效力及审查判断等方面的规定 ,既是法院在行政诉讼中审查行政行为证据合法性的依据 ,同时也是建立行政证据规则的依据。而且 ,还应当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确立行政程序中的“谁主张 ,谁举证”规则、证据调查和取证的期限规则以及案卷排他性规则。  相似文献   

20.
查证立功线索的主体是侦查机关;查证的期限应较长;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无论被告人可能构成重大立功还是一般立功,均应等到查实后再行判决.对于判决后才查证属实的案件,如果被告人构成一般立功,则通过减刑来体现政策,如构成重大立功,则予以改判.被检举揭发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构成犯罪的,可以认为是属实而不以被检举行为是否最终被起诉、定罪为准.查证的事项为行为是否属五种立功表现之一,立功线索来源为必查事项.查证后应反馈查证结果并按要求提供证明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