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1 毫秒
1.
近年来,将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影像学新技术应用于法医人类学个体识别的研究受到国内外法医人类学家的重视。CT具有清晰快速的成像能力以及强大的后处理功能,无需骨骼前处理就能提供高分辨率模型图像,对法医人类学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本文就CT技术在法医人类学研究中应用的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法医人类学应用诸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先进技术,对个体骨骼识别进行广泛的研究.年龄推断是法医人类学领域中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法医人类学家开展了将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应用于法医人类学领域的研究.CT具有连续快速扫描的成像能力以及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能够提供多种模式的高分辨骨骼重组图像,对于活体和遗骸的法医人类学鉴定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综述近年来CT在骨骼年龄推断研究中应用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根据手籽骨判定青少年年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年龄推断是法医人类学研究的一项重要的内容。目前,在法医人类学中有关青少年年龄判定的方法不是很多,已有的方法应用较为复杂。本文作者通过对青少年右手的X线片观察,根据手拇指内侧掌指关节处籽骨的出现与形态变化,推导出判定青少年年龄的多元回归方程,期望为法医人类学的年龄判定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模拟画像技术作为一项刑事技术手段,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侦查破案中有着独特的作用,特别是随着刑事犯罪分子作案手段的日益狡猾,流窜犯罪、系列犯罪的日益增多,模拟画像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需求越来越大,但目前我省模拟画像技术发展滞缓的现状,严重制约了此项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效能。如何加快模拟画像技术在我省侦查破案工作中的应用、发展已成为刑事技术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就此作一探讨。1我省模拟画像技术的应用现状近几年来,模拟画像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但从我省来看,模拟画像技…  相似文献   

5.
随着模拟画像在刑事侦查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提高模拟画像技术人员的素质对于提高模拟画像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提高。  相似文献   

6.
<正> 美国印地安那大学青年学者詹姆斯·杰克逊在中国科学院访问交流期间,参观了公安部第二研究所容貌复原及法医人类学研究室,并就容貌复原及法医人类学研究方面的一些问题同有关研究人员进行了讨论,他对该所法医人类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表示了赞赏,临走时向二所有关科技人员赠送了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7.
Meng H  Xiao B  Yan JJ  Ma KJ 《法医学杂志》2011,27(5):372-375
传统法医人类学对肋软骨的分析检验仅限于形态学检验.近年来,法医影像学以及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肋软骨的分析检验技术,并且已经能够运用于法医学实践中.本文从肋软骨的组织学特性入手,综述了近年来肋软骨在法医人类学性别判定、年龄推断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同行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法医学杂志》是综合性学术期刊,栏目分五大类:第一类,有"论著"、"技术与应用"和"学术探讨"栏目,刊载在法医学科各领域的科研成果(包括阶段性成果),探讨新理论,介绍新技术、新方法、新进展,所涉及内容覆盖了法医病理学、法医损伤学、法医人类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法医毒物学、毒物毒品分析、司法精神病学等。  相似文献   

9.
征稿     
《中国法医学杂志》是综合性学术期刊,栏目分五大类:第一类,有“论著”、“技术与应用”和“学术探讨”栏目,刊载在法医学科各领域的科研成果(包括阶段性成果),探讨新理论,介绍新技术、新方法、新进展,所涉及内容覆盖了法医病理学、法医损伤学、法医人类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法医毒物学、毒物毒品分析、司法精神病学等。  相似文献   

10.
刑事模拟画像是一门跨学科的专业技术,由美术造型学、心理学、人类学、侦查学等多种学科知识组成,不仅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而且具备群众性——信息来自群众,运用也依靠群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利用模糊聚类分析进行人像检验的方法。方法在人像检验中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根据人像特征的综合性能分析,对检材和样本分型划类,确定在规定水平下的聚类状态,使分类更符合实际情况,能更快、更合理地确定检材和样本的关系。结果模糊聚类分析方法能够有效的检验人像的分类状态,可以判断人像检材与样本的亲疏关系,为认定犯罪嫌疑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罗南宁 《政法学刊》2001,18(3):71-73
摹拟画像在18世纪发展,当前在国内外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在刑侦中得到了应用。刑事案件目击者和被害人在摹拟画像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及作用,其生理、心理、案件的现场环境等因素对目击者、被害人的描述有一定影响,在摹拟画象的制作过程中应该注意几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
The medicolegal system relies on the ability of experts and non-experts alike to make judgments about expertise and use those judgments to reach consequential decisions. Given the lack of standard criteria, mandatory certification, or licensure for establishing expertise required to practice forensic anthropology and testify as an expert witness, we sought to understand how individuals assess and identify expertise in forensic anthropology by using a social science tool called the Imitation Game. This tool assesses immersion in a specific area of study via discourse, with the premise that some individuals lacking expertise themselves imitate or attempt to pass as experts. For this project we recruited volunteers with varying expertise in forensic anthropology to participate in interviews which asked questions about the practice and structure of the discipline. Those interviews were transcribed, anonymized, and evaluated by other recruited individuals with varying expertise in forensic anthropology. Results found that judges who were experts in forensic anthropology performed better than non-expert judges in determining who was not an expert in forensic anthropology based on their anonymized responses; however, nearly half of the non-experts were still able to pass as experts in forensic anthropology. The difficulties in assessing expertise based on discourse interactions demonstrates the value and need for well-defined credentials and mandatory certification to practice forensic anthropology.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accurately identifying expertise in forensic anthropology may be challenging for both experts and non-experts, especially when relying solely on interactional expertise rather than formal assessments of competency which directly elucidate contributory expertise.  相似文献   

14.
谢晖 《政法论丛》2014,(3):11-22
法律界定的不同,是不同法学流派展开其作业、并呈现给世人以不同法律知识和法学理论的逻辑前提.法人类学虽然是崇尚经验和事实描述的学术流派,但它并不排斥对法律概念的关注——因为法律的事实描述不能自动回答什么是法律的问题.不仅如此,法人类学发展史上的一些大师对法律在各自立场都做出了符合人类学命意的解释.法人类学视角的法,可二分为两个观察视角,在静态的视角上,它体现为接受、规范、拘束和可诉四方面;在动态的视角上,它又体现为地域、文化、多元和流变四方面.  相似文献   

15.
法人类学作为独立学科的诞生及其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永和 《现代法学》2005,27(1):22-27
法人类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法人类学究竟是什么时候诞生的?从以前有关法人类学诞生的界定来看,似乎给人以法人类学与人类学同时诞生或者法人类学先于人类学诞生的暧昧叙述。事实上,法人类学诞生在19世纪末的德国,是从民族学和历史学中分离出来的。波斯托和科勒是创始时期的杰出代表,而马林诺夫斯基的“功能观点”是法人类学在理论上成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人类学对传统的国学方法之开拓与更新:文学人类学和历史人类学作为现代以来的人文研究新范式。在方法论上与国学考据学相对接,经历了从 20 世纪初期的二重证据说,到 90 年代的三重证据说,人类学视野与方法的介入给国学带来的格局变化;再到 21 世纪初的四重证据说,描述跨学科潮流影响之下的文化整合认知范式出现及其意义,侧重在古史研究方面,梳理出从信古、疑古、释古到立体释古的四阶段发展演变轨迹。对立体释古范式的现阶段应用实践及其前景,结合人类学中新兴的物质文化研究和新史学发展潮流,作出学术评估与展望。  相似文献   

17.
T. Dale Stewart's contributions had a considerable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and early evolution of the field of forensic anthropology. This composition provides a perception of Stewart from the viewpoint of an advanced graduate student and then a young colleague. It explains, in part, the quiet leadership and assistance that Stewart provided at various professional and familiar levels to one individual and is indicative of the broad effect that Stewart had on generations of students and professionals in anthropology, osteology and forensic anthropology.  相似文献   

18.
付翠 《政法学刊》2009,26(2):88-92
犯罪心理画像技术作为一项特殊的刑事侦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刑事侦查领域,并在侦查的各个阶段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侦查讯问阶段可以帮助讯问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准确评估并为讯问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可以帮助讯问人员准确了解嫌疑人的心理行为特征并进行针对性的审讯等,但是在应用过程中要注意克服影响犯罪心理画像准确性的主、客观因素。  相似文献   

19.
20.
法律解释语境下侵犯肖像权行为之界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娟 《政法学刊》2004,21(3):23-26
我国民法关于肖像权的规定在理解上存在分歧;对肖像权立法进行逻辑解释,揭示肖像权立法中的法律漏洞;进而探究 我国肖像权立法的旨趣;最后通过伦理解释,找出解决法律漏洞的普适性路径,得出“未经本人同意,不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肖像 的,也可构成侵犯公民肖像权”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