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文化生态学为视角,从湘鄂西红色文化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两方面来分析其形成原因,得出一个结论:一定的文化生态孕育出一定特征的文化。  相似文献   

2.
王怀东 《学习月刊》2010,(4):156-156
恩施市文化资源丰厚,特色鲜明,无论是恩施玉露茶、恩施大峡谷,还是恩施土家女儿会都以文化为依托,以文化为最终目的与表现形式。湖北省提出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构想,全州也提出打“三州战略”.大打生态文化牌,我市正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在前期的宣传、规划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上,已有了一定的成效.而更重要的就是突出重点地确立自己的民族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3.
盐城海盐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就是指为保护海盐文化遗产及其赖以存在的环境而划定的一定实验区域。建立省级盐城海盐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将盐城海盐文化遗产与其依存的生态环境进行整体性保护,对维护海盐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完整,更好地延续盐城文脉,传承发展海盐文化,打造盐城城市文化品牌,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践价值。一、建立海盐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美丽盐城提供精神文化动力建立海盐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进一步提高海盐文化遗产保护科学性的需要。建立海盐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相似文献   

4.
王君华 《奋斗》2009,(2):56-56
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林区,要把繁荣发展兴安生态文化作为“建设生态文明”、“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举措,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森林生态文化,为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提供文化底蕴和社会氛围。当前,从基层宣传文化工作的实际来看,应努力把握兴安生态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积极构筑五大基层文化体系,不断提高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使他们共享生态文化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生态系统,大学文化生态具有鲜明的特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化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大学文化,造成传统大学文化生态的失衡,并由此产生诸多问题。要适应网络文化发展的时代要求,必须从精神文化、管理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入手,构建新型和谐的大学文化生态,促进大学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顾友仁 《探索》2011,(4):121-126
文化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属性之一。作为特定社会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形式,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进行离不开一定的文化生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之文化生态的建设经历了由单一的共产主义道德文化一统天下到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载体的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交相辉映的演进过程,文化语境日趋丰富。反思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文化生态的现状,大力推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特色、以批判继承古今中外文化资源为主要形式的文化生态的当代建构,是我们在新时期进一步优化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文化语境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化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和思想动力,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以我国社会发展现状为立足点,从找准生态文化建设的切入点、紧扣生态文化建设的关键点和把握生态文化建设的落脚点三方面入手,作为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8.
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捐赠文化及其生态。但我国捐赠文化严重缺失,捐赠文化生态远未形成。可以通过发掘、整合国内外优秀捐赠文化资源,多途径创生我国捐赠文化生态的社会环境,逐渐培育多元文化交互融合、新陈代谢生命力旺盛、富有中国特色的捐赠文化生态。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实现捐赠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必须加强绿色文化建设,倡导绿色发展观,树立和谐社会理念,提倡良好的生态生存环境观等,即坚持用生态文化引领文明转型,提升当代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的生态文化渊源及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化是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按生态规律运行的人类生存方式.作为一个整体研究范畴,生态文化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次.科学发展观中的生态文化现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思想的合理继承与超越,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思想的坚持与发展,具体表现为崇俭抑奢、需求引导供给的物质生态文化,以人为本、自由发展的制度生态文化,天人合一、尊崇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吸收中国古代生态观念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合理内核,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生态价值观为核心,旨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生共荣的一种文化形态。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必须坚持开展生态文化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生态道德素养;发展生态经济,推进绿色发展;完善生态文化机制保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化城市是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打造文化城市应注重文化发展与城市建设的融合。近年来,这种融合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工业升级有待强化融合、生态文化与城市发展有待适时性融合等不足。为此,要统一思想,树立文化城市新观念,打造文化发展新环境,以世界眼光推动文化发展的内外融合,进而推动文化城市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段超 《实践》2004,(3):19-21
文化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文化生态是由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信仰崇拜等文化因素构成的统一体,它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有机组合,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在西部大开发中,有效保护民族文化资源和文化生态意义十分重大.   ……  相似文献   

14.
当代文化建设的生态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承贵 《求实》2003,(10):22-25
生态性是文化生来的一种特性 ,体现生态智慧是文化建设的一种内在要求。当今中国文化建设中所出现的反生态行为的污染现象 ,显示了文化建设中确立生态自觉的必要性。生态智慧在文化建设中的贯彻 ,有助于社会先进文化建设的健康、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助力剂。通过对湖北省保康县格栏坪村进行实地调研,发现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同时也存在着农村生态与人文文化的融合度不深、农村生态文化与产业发展的切入面不广、农村生态文化作用发挥的辐散度不够等问题。对此,在乡村振兴视域下,进一步探索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要从延长生态旅游的产业链、探索生态化的农业发展道路、开展生态文化教育等方面着手,来实现创新发展,以期为我国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文化生态表征的是文化体系内部各个具体文化形式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方式和状态,文化生态的遗传与变异是从历时的维度反映出其演化过程中的特点,文化生态的演化要求人们把握先进文化的方向,坚持传统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化在乡村经济社会经历了由强势到弱势的演变过程。现阶段,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乡村环境治理、生态维护、文化繁荣、乡风塑造、绿色发展等问题,必须重塑生态文化主导地位。福建省乡村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资源丰富,生态文化建设先天优势显著。文章从"为何要建设""谁是建设主体""如何建设"三个层面,对福建省推进乡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当前创新文化建设是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相互关联的,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时代特征。当前文化形态由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要求我们从生态文化的视角把握创新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原则。生态文化对系统性的肯定,关于人与自然关系对科技创新制约作用的理解,要求我们进行创新文化建设应突出系统性原则和环境友好性原则。创新文化建设的系统性原则和环境友好性原则在创新文化观念建设、科技创新活动、政府创新制度建设、企业创新活动等方面有各自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化以生态价值观为核心,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文化可以分为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次;生态文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这三个层次进行系统推进。  相似文献   

20.
校园文化建设是21世纪大学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主要内容,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在生态文明成为人类文明发展新范式的时代背景下,生态文化成为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文化.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并践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努力提升校园文化的生态感染力,以承担起营造生态文化,创建生态大学,培养生态人格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