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蒋玲 《今日广西》2010,(9):22-23
中国-东盟经贸发展必然伴随着文化艺术交融的推进,而文化艺术的交融,对于加深中国与东盟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舞蹈,作为“艺术之母”,在中国-东盟文化艺术交流中凸显出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二○一八年九月十二日,广西南宁)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很高兴与大家汇聚在美丽的绿城南宁,出席第15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本次盛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来自东盟各国及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嘉宾表示诚挚欢迎!中国和东盟山水相连,是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双方友好关系源远流长。早在  相似文献   

3.
2011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20年前,中国与东盟开启了历史性的对话进程,掀开了双方关系崭新的时代篇章。这不仅是世界大变化和大发展的20年,更是中国与东盟各国关系大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并给各国人民带来巨大利益的20年。  相似文献   

4.
我们,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文化官员、文化产业专家、学者和企业领袖,于2006年9月18日至19日,聚首中国绿城——广西南宁,出席了首届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就中国和东盟各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合作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我们注意到,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新兴产业,它能够创造巨大的社会财富,有助于传承丰富的人文精神,实现各国人民共享的文化权利。文化产业将成为中国和东盟各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对推动各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和东盟各国在地理上相邻,拥有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同时拥有不断增长、潜力巨大的文化消费…  相似文献   

5.
李力  谢冬 《当代广西》2006,(19):23-25
我们,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文化官员、文化产业专家、学者和企业领袖,于2006年9月18日至19日。聚首中国绿城——广西南宁,出席了首届中国一东盟文化产业论坛,就中国和东盟各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合作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我们注意到,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新兴产业,它能够创造巨大的社会财富,有助于传承丰富的人文精神,实现各国人民共享的文化权利。 文化产业将成为中国和东盟各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对推动各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和东盟各国在地理上相邻,拥有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同时拥有不断增长、潜力巨大的文化消费空间,这是各国共同合作、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值此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四十周年之际,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总理阁下并通过阁下向东盟各成员国政府和人民致以热烈的祝贺。 四十年来,东盟努力促进成员国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积极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倡导和推动东亚地区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展望未来,我们对团结、开放、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东盟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7.
徐娜 《中国减灾》2006,(5):F0002-F0002
5月23-25日,由民政部主办、中国-东盟合作基金会资助的中国-东盟防灾减灾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和东盟各国灾害管理部门的官员和专家,以及有关国际组织和联合国机构的代表共60余人参加会议。各国代表围绕灾害综合风险管理、监测预警预防技术和区域减灾合作3个专题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8.
黄吉遇  李力 《当代广西》2005,(21):34-34
在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期间,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和东盟10国商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10月19日下午在南宁开幕。来自中国、东盟10国及其他国家的900多名政府官员、商会组织和企业代表参加了峰会。峰会是中国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一项实际行动,是中国与东盟各国商务和投资界最高级別的盛会。会上,各国政要围绕着“中国+东盟,18亿人口的大市场”、“加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  相似文献   

9.
《传承》2004,(6):20-21
言论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是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全面深化双方战略伙伴关系的一项实际行动,为中国和东盟各国、各地区企业家进行商品交易、投资洽谈、经济技术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成功举办,显示和促进了东盟和中国的双边友好关系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东盟各成员国包括柬埔寨在内同中国特别是同广西的互利合作关系,有力地推进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柬埔寨首相洪森中国—东盟博览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实现了“友谊,合作,发展,繁荣”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东盟是海外华商经济实力最强、聚集人口最多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东盟华商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的桥梁和载体,引起世人的关注。再次发挥东盟华商的优势,规避CAFTA建设中的不利因素,促进CAFTA的稳健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的新态势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珍菊 《求索》2011,(8):38-39,181
在中国-东盟经贸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全面认识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的现状和问题,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中国-东盟金融合作机制,从而更好地促进区域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使金融合作更好地服务于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第二届中国—东盟警学论坛于2016年9月8日至9日在广西南宁召开。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郭声琨发来贺信,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公安部党委委员孙力军会见了缅甸内政部副部长昂梭、柬埔寨警察总署副总监唐林等东盟各国主要代表,并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郭声琨在贺信中指出,中国—东盟警学论坛在促进各国执法部门交流经验、学习借鉴、增进了解、凝聚共识、共同提高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已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执法部门对话交流、  相似文献   

13.
《今日中国(中文版)》2006,55(2):F0002-F0002,3
11月6日至7日,亚细安(东盟)客属第六届恳亲大会暨贺州市经贸洽谈会在广西贺州市举行。来自东盟各国及世界各地的千名客家人代表欢聚贺州,共叙乡情,共谋发展。  相似文献   

14.
尊敬的各位同事,女士们,先生们:10月的南宁,秋高气爽,繁花似锦,第三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这里隆重举行。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对会议的召开致以热烈祝贺,对莅临会议的东盟各国领导人和各位贵宾表示诚挚欢迎!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是我在2003年“10 1”会议上提议,由中国与东盟各国领导人共同确定的两项双边活动。在大家  相似文献   

15.
(1)首脑会议。东盟各国首脑会议是东盟最高决策机构,由东盟各国轮流担任主席国,负责召集会议。自成立以来,东盟举行了7次首脑会议,4次非正式首脑会议,就东盟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发展方向作出决策。1976年2月23~24日,在印尼巴厘岛举行  相似文献   

16.
《传承》2005,(6)
第二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首次推出了“中国—东盟魅力之城”特别推介,由中国和东盟10国各自选择1—2个城市或地区代表国家参展,通过展示城市形象,使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交流由国家层面深化到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流,并将作为今后几届博览会上国家专题展示的主要内容。在第二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上,11国的“魅力之城”一亮相就吸引了众多目光。10月19日,11个国家的“魅力城市”在南宁市共同发表了《“中国—东盟魅力之城”宣言》,将“加强互利合作、促进和谐发展”作为各国“魅力之城”的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17.
正十五载战略合作休戚与共,十五届东博盛会共享共赢。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也是"中国-东盟创新年"。15年来,东博会和峰会如春蚕吐丝,为中国与东盟友好合作贡献智慧和力量,造福各国人民。本届盛会围绕科技、国际产能、信息港、农业、金融、环保等举办了35个高层论坛和80多场经贸投资促进活动,加快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着力推动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等重大项目建设,在构建更高水平的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和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领西 《人民论坛》2011,(7):144-145
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巨大成功为东盟提供了参考,但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比如内部领导权问题、无切实可行的区域一体化方案和目标、产业结构问题等,东盟发展困难重重。东盟各国需要在相互信任和共同利益基础上,寻求利益均衡点,建立核心国,加强区域内的"制度安排",缩小地区差距,促进产业内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东盟防灾减灾研讨会5月23日,由民政部主办、中国-东盟合作基金会资助的中国-东盟防灾减灾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参会的各国代表围绕灾害综合风险管理.监测预警预防技术和区域减灾合作等3个专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本次研讨会将建立区域各国灾害管理部门之间的有效联系渠道,  相似文献   

20.
大事要览     
重要会议中国-东盟防灾减灾研讨会5月23日.由民政部主办,中国-东盟合作基金会资助的中国-东盟防灾减灾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参会的各国代表围绕灾害综合风险管理、监测预警预防技术和区域减灾合作等3个专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本次研讨会将建立区域各国灾害管理部门之间的有效联系渠道,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