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4月5日上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市中心哈德卡尼广场,面向3万名捷克民众发表演讲,重点阐述美国新政府在核安全问题上的立场,也就是他在竞选中明确表示过的,要实现“无核武器世界”的目标。奥巴马在演讲中说,今天冷战已经消失,但数以干计的核武器却仍然留存于世界上,美国将致力于寻求一个无核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广场上的民众对他的这一姿态报以长时间的掌声。这一建议立即被世界媒体称之为“革命.陛的爆炸消息”。因为美国在二战后的数十年间,一直将核武器视为自身安全和国际力量平衡的基石。而这次,这位世界第一强国的领导人竟然呼吁建立“无核武器世界”,既让世界民众惊喜,也让各国政府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2.
诗歌“讽谏信” 在我国古代,信访举报就有了雏形。据古文献记载,舜当部落联盟首领时,就设置了纳言官,让其深入民众,听取民众的讽谏。夏商周时,民众多以诗歌反映社情民意,对此,专门设置了采诗官。“以采诗献之,以闻干天子”。由此,涌现了无数篇诗歌形式的“讽谏信”,规劝统治者不要太奢侈腐化,举报贪官污吏欺压民众的恶劣行径。《诗经》里收集的这类诗歌,只是当时的一小部分。  相似文献   

3.
政治沟通视阈下党的当代执政逻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政治沟通的视阈下,党的当代执政逻辑在于党与民众之间的政治沟通,即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到党对政府的领导,到政府的具体民生政策制定与执行,再到民众满意,最终形成民众认可党执政的信息反馈,最终达致执政合法和民众满意的双赢局面。因此,这样的执政逻辑就成为理解和建构党的执政合法性来源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4月22日上午,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药家鑫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网民纷纷长出了一口气,称赞这是“正义的判决”。此前,某些媒体和个别专家试图引导民众忘记药家鑫是一个连刺八刀的残忍罪犯,而把他视为一个犯了错误的孩子加以体谅。  相似文献   

5.
井冈山斗争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湘赣边界党,领导建立了土客籍民众的革命统一战线,对于调动两籍民众投身于武装割据的积极性,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然而,在毛泽东、朱德等人离开了井冈山后,边界特委的继任领导人,缺乏应有的统战认识,在处理土客籍争端中以感情代替政策,将客籍的民众领袖视为革命的对立面,做出了亲痛仇快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在政治生活中就如在经济生活中一样,常常为稀有资源而竞争。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民众更倾向于关注基本的经济福利,而不是政治权利,那时,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并不强烈。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一方面,人们的政治参与意识比以往强烈,要求获得更多的民主;另一方面,民众通过政治参与来保障自身利益,也会成为经济发展的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7.
刍议井冈山斗争时期湘赣边界土客籍的统一战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方寿 《党史文苑》2007,(5):34-35,43
井冈山斗争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湘赣边界党,领导建立了土客籍民众的革命统一战线,对于调动两籍民众投身于武装割据的积极性,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然而,在毛泽东、朱德等人离开了井冈山后,边界特委的继任领导人,缺乏应有的统战认识,在处理土客籍争端中以感情代替政策,将客籍的民众领袖视为革命的对立面,做出了亲痛仇快的事情,终于使土客籍的统一战线破裂.本文所论述的正是这方面的教训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阎惠忠 《党建》2010,(2):52-53
在延安时期,毛泽东不管工作多忙,每年春节都要到当地基层政府向民众拜年。 据当时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杨起荣(原中央警备团连长)回忆:1941年春节前一天,他随同毛泽东一早就来到枣园乡政府向民众拜年。当毛泽东走进乡政府院内,乡长杨成富和乡里几位年长的老人就急忙迎出门来。毛泽东加快了脚步,笑着上前与大家一一握手问好,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大家簇拥着毛泽东走进窑洞里坐下,于是就攀谈起来。  相似文献   

9.
正毛泽东是文章高手,视文章为重要工作手段和开展舆论宣传的工具。他青年时代走上政治舞台的第一个亮相,靠的就是文章。那是在五四大潮中,不到一个月,他就在自己创办的《湘江评论》上面发表40多篇时事评论。最有分量的一篇叫《民众的大联合》,引起倡导新思潮的胡适刮目相看,将其视为精神兄弟。  相似文献   

10.
什邡钼铜项目等环保群体性事件的教训表明缺乏平等理念的行政决策终将是失败的决策。平等理念在行政法中的融入是现代行政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内涵着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在人格、地位以及权利等方面的平等。因此,行政决策必须在平等理念的指引下,把利益平等视为决策之核心,同时赋予民众对等的决策权利,通过多元利益主体的平等博弈,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从而最终实现社会利益的合理分配以及人民福祉的增进。  相似文献   

11.
近来,人们注意到,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的政府用车采购提案中,预计全部采用美国车辆,不包括任何日本或者欧洲汽车厂商的产品。一些日本民众将奥巴马这一政策视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并呼吁日本政府也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2.
朱丽 《世纪桥》2011,(3):36-37
在文明与民主程度相对较低的历史发展的早期,“英雄人物”在创造历史中的指引作用是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而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文明的发展,普通民众的民主观念得到提升,他们越来越自愿地介入社会与国家事务的管理中来,此时,“英雄人物”的作用得到削弱,民众创造历史的力量得到释放,历史就越来越表现为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了。  相似文献   

13.
第一,政党在民众中获得认同的比例,与政党取得政权的概率及执政地位的巩固成正比。权力来源于民众,没有民众的认可,政党就无法走上执政地位。当然,不同的政党,获得民众支持的方式可能不同,有以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真诚行动赢得民众支持拥护的,也有以各种欺骗、作假、甚至收买等方式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获得民众支持的。这里就有了真正的认可和虚假的认可的区别,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具有共性。如果得不到多数民众的认可,政党的执政地位是不会持久和巩固的。第二,政党依法执政水平的高低,与政党表达民意的程度及政党自身权威性在民众中获得认同…  相似文献   

14.
政府在处置行为上具有原则性的把握和策略性回应之特征。这种处置问题的特征之一就是,牵涉政治性问题上具有原则性,而非政治性问题则具有策略性,从而呈现出在策略性与原则性之间的动态把握特性。相应地,只要民众的维权表达不突破政治原则的底线,政府在对待民众维权表达方式的处置上就具有很大的弹性。这一行为的逻辑,揭示了正处在转型期中国的国家治理惯有的运动性与非制度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13,(7):33-33
“与民争利”还是“为民争利”,这一问题决定着民心向背。时时处处维护“小圈子”“小团体”“本部门”的利益,甚至不惜“与民争利”,就会走向民众的对立面,引发民众的怀疑、质疑和反对;时时刻刻想着群众的冷暖安危,想着“为民争利”,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信仰和追随。  相似文献   

16.
周莅春 《新长征》2007,(4):23-24
构建和谐社会,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实现种种和谐目标的过程中,必须以实现国家与公民关系的和谐为基础。而对于和谐,国家与公民都有着共同的要求。执政者需要保持社会和谐以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公民需要有一个和谐的空间有利于自己的生存、发展和完善。在现代社会里,崇尚自由、民主的国家,总是充分考虑到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互动,给民众以充分的权利和地位,并建立起一种充分的互动机制,让民众充分参与国家事务。民众在实现自己的社会权利过程中得到政府最大限度的支持。因此,建立和谐社会,就必须实现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7.
政府本位和民众本位是两种性质、内容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政府本位就是以政府的意愿、期望和要求作为政府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民众本位,则是以民众的意愿、期待和要求作为政府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政府管理创新过程中,坚持民众本位这一根本价值取向,必须明确政府的具体服务对象,把握民众的需  相似文献   

18.
陈新汉 《唯实》2000,(2):3-8
民众评价活动是社会评价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包括舆论、谣言和民谣等。研究民众评价的本质、作用及其所引发的悖论,就能具体地理解民众评价的内在机制。这对于我们正确地对待社会中的舆论、谣言和民谣,是有重大现实意义的。 一、群体、群体主体和民众评价 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现实的个人都力图避免孤立状态而聚合为群体,因而,群体便成为个人存在的普遍形式。 群体的形成需要三个要素:其一,共同活动。共同活动的前提是个人的独立活动,个人总是以某一方面的独立活动能力而成为群体的成员。众多个人共同…  相似文献   

19.
小测验     
吴忠民 《当代贵州》2009,(14):55-55
民生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理解是不一样的。具体说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民众基本生存的底线问题。一个人要有尊严地活下去是有一个基本底线的,这就涉及到社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基础性公共卫生等等问题;二是民众基本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问题,因为人不仅要有尊严地活下去.而且还要有机会和有能力活下去,这就涉及到充分就业、必要的职业培训问题等等;三是较高层面的民生问题,也就是更高层的社会福利问题,比如未来公立大学应该实行全部免费教育,  相似文献   

20.
在政府决策中实现充分的信息公开和广泛的公众参与,获得民众对民主政府的信任;在政府决策中实现对权力的规范和制约,获得民众对法治政府的信任;在政府决策中健全决策规则和程序,获得民众对效率政府的信任;在政府决策中建立完善的决策纠偏和损害救济机制,获得民众对诚信政府的信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