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乡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乡村振兴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在乡土文化的传承中,乡土人才发挥着关键作用.乡土文化传承,必须实施乡土人才开发利用战略,从乡土文化创新性发展、乡土人才教育培训、乡土文化与人才培养制度保障等方面重点发力,让乡土人才成为乡土文化传承建设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2.
刘珊 《工会论坛》2014,(1):68-69
文化是融合了传统性和现代性的矛盾统一体。文化自觉是文化的自我认知、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新,它意味着既要切实维护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性和传统性,也要善于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的现代性和创造性。提升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不仅是文化建设的奋斗目标,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进行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文化积淀和国家的文化战略.本文阐述了文化的功能及发挥机制,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缺陷,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性转换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当前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现代性问题。造成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的本源是网络文化的特性,实质上是现代性危机,就其本质来说是网络文化危机。解决青少年网路道德危机问题要从文化自觉、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转移、青少年的网络文化建构、超越现实生活和核心价值取向着手,在生活体验中提升青少年网络素质。  相似文献   

5.
孔子学院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今世界文化全球化的完美结合和代表。其中,文化的现代性是其主要理论来源和依据。在全球化时代,文化全球化条件下的孔子学院应运而生,对外国人深入客观的了解我国的民族文化,中国人更加广泛接触世界文化,并且以此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提升对文化现代性的认识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二者的关系也是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秋菊打官司》讲述的是一起典型的乡村民事纠纷。然而,它之所以引起法理学、社会学、文化学及其中国传统乡土文化的现代性反思等问题。其原因就是:这起民事纠纷不能仅仅停留在情理与法理的矛盾层面予以解读,这样的分析难见对此类现象的透析力度。如果从乡村民众生存伦理的"气"与传统文化的"面子"哲学进行剖析,方能透析这一纠纷背后所深藏的文化诱因。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转型时期,从个体到基层社区都面临着重重挑战.农村家庭作为村庄秩序变动的基本单元,其变动直接影响着村庄的治理格局.通过透视家庭结构的变动,从自下而上的视角重新理解社区的治理境况,发现转型中的农村因家庭单元中传统与现代、乡土与都市因素的交织并存,造成了基层治理的根本困境.因此,理顺村庄内部的双元关系,吸纳传统乡土性融于现代性之内,重建家庭共同体,是解决社区治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从城乡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空心村是一个难以在短期内消除的客观现象。空心村的出现加剧了乡土文化的衰落,在此背景下,重建乡土文化需把握以下几点:培育乡土文化重建的主体,重塑农民的乡土文化认同,树立农民的乡土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9.
文学豫军主流派作家乔典运以其对文学事业孜孜不倦的迷恋和追求精神,为中国乡土小说做出了新的贡献.他敢于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深揭国民文化魂灵中的旧疮疤,创造出了乡土文化寓言小说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路遥的《人生》以主人公高加林的个人主义奋斗为中心,揭示了1980年代初期中国乡土社会的一系列新的变化。以高加林返、离、再返乡村的人生道路及其在巧珍与亚萍间进退失据的爱情选择为线索进行探讨发现,“城乡交叉地带”的知识男性身上隐喻了转折时代乡土中国现代/性的欲望与挫折,以及“乡土中国何去何从”这一历史症结,对解读转折时代乡土中国的现代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河北文化具有复合性、守成性、弹性等特征,从现代性方面来进行剖析,河北文化守成性有余而创新性不足、有很强的复合性但是开放性不够、有很好的弹性但自觉性有所欠缺,河北要建设文化大省,必须通过建立文化创新机制、大力发展教育、提高文化自觉性等途径来塑造河北文化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巩固和提升政治文化领导权既是一个认识深化的过程,更是一个实践探索的过程。考察中国共产党巩固和提升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领导权的历史进程,可以横向上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基本内容和纵向上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政治社会化途径这两条坐标线为主要依据,来认识和把握其确切的历史方位。  相似文献   

13.
当代审美文化批评视野中的“现代性”问题王德胜当代审美文化理论及其批评实践要坚守“现代性”的立场,在批判与重建过程中致力于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建构。然而,“什么是现代性”及“现代性是否可能”的问题,却又是一个值得当代审美文化理论认真深思的话题。特别...  相似文献   

14.
将乡土美育资源引入学校课程开发,对乡土文化和学校美育本身都是一项双赢的决策。乡土文化丰富了美育的内容,给学生最直观的生活材料,而学校教育的系统性给乡土文化以有序传承。本文正是以内江为例,探讨了乡土美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意义与原则。  相似文献   

15.
将乡土关育资源引入学校课程开发,对乡土文化和学校美育本身都是一项双赢的决策。乡土文化丰富了美育的内容,给学生最直观的生活材料,而学校教育的系统性给乡土文化以有序传承。本文正是以内江为例,探讨了乡土美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意义与原则。  相似文献   

16.
乡土农村法文化的断裂与整合-文化人类学立场下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人类学的知识和方法,从西方法文化介入造成中国本土法文化的断裂,以及乡土农村大传统与小传统断裂两个方面,探析这种断裂给中国乡土农村法制建设带来的影响.文章对这种断裂现象提出了进行人类学意义上消解与整合的阐释.  相似文献   

17.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近代以来,传统文化体系在乡村解体,乡村开始走上衰败之路,农民也在苦苦找寻美好生活的"幸福源"。而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却在乡土文化上呈现出传统生活方式"消失殆尽"、乡村乡风民俗"日渐凋零"、乡间伦理价值"土崩瓦解"、乡村文化主体"远离乡土"的"现实域"等现象。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本文主张通过确立强化乡土社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新导向,搭建"农民、乡贤、社会组织"多元参与的文化建设主体格局,构建乡村文化与工业、农业、旅游业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体系,以此激活乡村发展因子,提升乡村文化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18.
乡土社会司法场域并不是国家法律的单一运作,而是多种逻辑的多元面向,乡土逻辑在司法场域中的引入是不容否定的事实.司法场域的多元面向体现为权力的博弈和利益的均衡,权力的博弈和利益的均衡是决定乡土逻辑在司法场域中引入尺度的文化变量.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于十九大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振兴乡村的最重要前提是培育“两爱一懂”农村人才.然而,近代已降的城市本位的现代教育使乡村读书人日益“走出大山”,造成乡土建设人才匮乏,百年来越是救济乡村而乡村越发落后的境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潘光旦提出乡土教育而避免乡村人才流失.重读潘光旦乡土教育思想可知,乡村建设须超越自外而内或自上而下的“到乡村去”地改造乡村的旧路,而要从文化自觉意识指导下,寻求乡村本位建设.乡土教育培育的人才是振兴乡村之最主要条件.进而言之,乡土教育有益于形成乡土归宿感,热爱农村与农民,当其接受现代教育后能“回乡村去”,成为亲和乡村的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20.
西方20世纪军事、经济实力的此消彼长,改变了世界格局,带来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和挑战,促使中国文化现代性生成。中国文化现代性就是新的世界体系出现之后为文化领域带来的新思潮、新变化。文化现代性主要表现为家国观念的变化、西学东渐所带来的文化困境和文化产业的出现以及日益壮大。中国文化的发展出路就是坚守和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接受文化多元化,并将西方文化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