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开罗专电 一九八六年,美国同苏联在中东的争夺有增无已。美国要继续保持住已占有的上风,而苏联则改变了过去的僵化的外交,转而采取灵活策略,力图摆脱被动局面。 美国的主要做法是:以反对恐怖主义为由打击苏联支持的利比亚和叙利亚等激进国家,同时拉住埃及、约旦、摩洛哥温和派国家,鼓励他们同以色列发展关系,保持美国垄断中东和平进程的地位,排斥苏联;在海湾地区采取两面手法,在明处支持阿拉伯国家对付伊朗扩大战争的威胁,暗中与伊朗来往,提供武器,企图寻找可以同美合作  相似文献   

2.
面对“9·11”事件所产生的巨 大冲击,布什政府的安全 观和对国际局势的认识发生了变化,表现尤为明显的是其中东政策的转变。美一方面在该地区厉兵秣马,部署和展开打击恐怖主义的军事行动;另一方面又迫于严峻形势不得不开始调整政策。其主要举措是:向以色列施加压力,抑制阿以冲突进一步恶化,减弱阿拉伯世界对美国的不满,同时尝试与伊朗改善关系。通过上述措施,美力图将中东地区大多数国家纳入美主导的反恐怖主义国际联盟。  相似文献   

3.
《瞭望》2003,(44)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起步阶段。在巴列维王朝统治时期,作为美国和西方在中东地区的战略支柱,伊朗的核计划得到了这些国家的帮助和支持。其中包括低程度的核武器研制规划以及雄心勃勃的核电站建设计划。到巴列维国王垮台为止,伊朗共买到了6座用于发电的核反应堆。其中有两座购自德国,  相似文献   

4.
美国在伊拉克采取的政策将直接影响到巴以关系,美国和伊朗的关系以及美国和叙利亚的关系。美国能否经营好伊拉克关系到美国能否经营好整个中东地区。  相似文献   

5.
是否对伊朗动武考验美伊两国尤其是布什政府的战略意志连日来,美国武力攻打伊朗的传闻不时见诸报端,海湾局势充满紧张。但国际社会看到的却是,美国一方面大军压境,另一方面又不厌其烦地反复重申,美国没有入侵伊朗的计划,将继续通过外交方式向伊朗施压,以解决双方间的矛盾。美众议院议长佩洛西4月份更迈出重要一步,前往叙利亚访问,寻求叙和伊朗合作,以解决目前美国的中东困局。  相似文献   

6.
阿富汗战争后,随着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布什政府的中东政策出现了明显变化。在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同时,美国还推动以巴和谈,制订了中东“路线图”计划,并和联合国、欧盟和俄罗斯一道共同实施该计划。美国的设想是以巴以问题和伊拉克问题为中心,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来带动美国中东政策的落实,从而在中东地区做出有利于美国的长远战略安排。虽然目前美国已经完成了对伊拉克的军事占领,但整个中东地区局势并未按照美国的设想发展,美国的中东政策仍然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理查德·艾伦在强调中东的重要性时说:“对于美国的利益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地区比中东更重要。” 这话在一定意义上讲不无道理。但是美国政府在中东推行的政策是否同中东对美国的重要性相适应,却是另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瞭望》2020,(2):59-59
美伊——危机暂缓动荡持续。美国总统特朗普1月8日表示,伊朗对驻有美军的伊拉克军事基地的袭击并未造成美方人员伤亡,美国将对伊朗实施新的经济制裁,但同时表示愿与伊朗就共同利益展开合作。特朗普表态未提及对伊朗进行军事报复,美伊危机暂时缓解。不过,双方的敌对关系本质上没有改变,两国在中东地区的博弈仍将继续,未来中东局势将持续动荡。  相似文献   

9.
华盛顿专电 以色列5月大选,政府出现了更迭,利库德集团上台,政策也随之发生变化。在处理中东和平进程的问题上,利库德政府的“以安全保和平”取代了工党政府的“以土地换和平”。这一变化,打乱了美国克林顿政府的中东战略步骤,不能不引起美国的严重关注。两国关系可以说进入了一个微妙时期。 克林顿政府的中东战略目标首先是要确保海湾石油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供应,为此而确立的战略步骤  相似文献   

10.
近日在外交领域颇有影响力的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列出了伊拉克战争十大赢家的名单。头号大赢家:伊朗虽然新伊拉克政权被看成是中东地区的样板,并被认为对伊朗的宗教政治体制构成了外在威胁,可以用来牵制伊朗。但是事实上,伊朗却是美国发动的这场伊拉克战争的头号赢家。新伊拉克留给伊朗的印象是毫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