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建立科学的党建工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余庆  王建政 《岭南学刊》2011,(1):49-51,56
建立科学的党建工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在宏观和微观上均具有重要价值,必须坚持综合评价与重点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组织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短期评价和长期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为此,要统一考核评价体系的价值取向,增强考核评价的导向作用;要提高考核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增强考核评价的认同度;要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的运行程序,增强考核评价的有序性;要强化考核评价体系的严肃性,增强考核评价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2.
高校党员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菲  孙莹  胡玥 《长白学刊》2011,(6):41-45
对高校党员的考核评价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环节.构建科学的高校党员考核评价体系,对加强高校党员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党员考核评价体系主要体现在确立考核评价主体、制定考核评价指标、选择考核评价方法、对被考核党员进行客观公正评价等方面.主要通过实证研究方法,结合高校组织工作,对构建高校党员考核评价体系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浅谈公安工作绩效评价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安工作绩效评价体系,指的是一种运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对公安工作中警力投入所产生的警务效益作出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回被评价民警及警务部门的工作体系。它是借鉴管理学原理,针对当前公安工作绩效评价中存在的单纯依靠目标管理方法,片面注重内部评价、忽视社会评价,指标不全面、过于理想化,评价工作体系不完整等问题设计的。该体系由目标、检测、评价、反馈四个子系统构成,具有延续性、平衡性、修复性、规范性等特征。该体系目标设计更全面、科学,数据采集更客观、准确,评价过程更公正、透明,评价结果更具社会性和指导性、参考性,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由于评价主体的利益相关性和价值取向差异性,评价主体的组成及权重分配对领导干部政绩评价结果有强烈的影响。因此,系统地构建领导干部政绩评价的主体体系,是领导干部政绩评价工作的重要课题。从利益相关性的角度,选择不同的评价主体,设定不同的权重系数,建立科学的政绩评价主体体系,对于全面、客观、公正、准确地考核评价领导干部,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楚平 《政策》2004,(6):36-36
政绩评价考核对干部从政行为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建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干部政绩评价考核体系,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规范追求政绩、创造政绩的行为。建立科学的县乡干部政绩评价考核体系,必须确立正确的政绩评价标准。领导干部要创造政绩,没有政绩  相似文献   

6.
评价是为了做到心中有"数"。构建科学、系统的服务型政党评价指标体系,应首先解决评价主体,即由谁来评价的问题。然后,在遵循执政党责任、人民主权、公开透明、价值导向等原则的基础上,构建服务型政党评价体系的层级指标。设定服务型政党评价体系,对于党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改革与完善党的执政方式、促进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必须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综合评价体系,以便实践中有所遵循.<决定>提出要"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相似文献   

8.
学生评价是教学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导向作用和教育作用,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已成为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建立一个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科学评价体系呢?本文就此课题进行初步的探讨。一、建立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学生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学生评价体系要面向未来,面向评价对象。评价应着力于人的内在情感、意志、态度的激发,着力于促进人的发展和完美,承认人的差异的基础上对人的尊重。它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主张…  相似文献   

9.
地方立法评价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在实际立法过程中,没有一个较全面客观的评价标准,对地方立法的质量很难做出客观评估,改进地方立法工作的方向也就不很明确。因此,加强对地方立法评价的研究,确立一个系统的评价体系对促进地方立法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对成文法规进行评估是个新课题。确立一个评价体系,首先是确立评价指标。如能将立法全过程分解成若干能反映质量水准的客观具体的指标,并加以量化分析,则对立法的评价就为可行。对立法过程组成要素的个体评价,综合起来就能反映对法规的总体评价。所以评价体系的确立关键在评价指标的确立。  相似文献   

10.
高职法律事务专业一直沿袭和照搬法律本科教育的教学体系,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均不能体现高职教育的鲜明特色。传统的教学体系已经不能适应高等法律职业教育的要求,通过对法律事务专业教学体系的审视,力图建立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契合的教学目标;基于岗位标准、职业标准和专业标准制定教学内容;实现教学方法手段多样化和有效性;建立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