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在流行文化的影响下呈现出新的特点。大学生对各种流行文化现象的触觉和反应极为敏锐,流行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影响更加深刻、复杂和广泛。高校共青团组织应时刻关注校园流行文化趋势,加强文化育人力度,开展符合当代大学生时代文化特点的思政工作,才能建设和谐、文明、高尚的大学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2.
当代流行文化的盛行,吸引了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参与、追随和消费,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生活和学习。对流行文化的内涵特点、流行大学校园的原因及其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利弊影响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引导流行文化,发挥它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广泛地进入大学校园中,成为校园流行文化的方向标。校园流行文化是大学精神的展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因此,深入探究校园流行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对于高校做好校园文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大学校园主流文化之外还有“亚文化”,主要包括教室文化、课桌文化、垃圾文化、寝室文化等亚文化形态,这些亚文化流露出了部分大学生消极颓废情绪,透露出了部分大学生的焦虑,但是更多地反映了大学生充满活力和意气风发的一面,对其锻造健康人格、培养高尚的人文素质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只要学校能够正确引导,合理利用这些亚文化,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90”后大学生即将成为大学校园的主体,他们已经成为被关注的焦点。探析“90”后特征,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我们要求真务实、倾注爱心、改变方法、以人为本,从而更好地对进入大学校园的“90”后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主义与校园文化李振远撰文对大学校园文化渗透与影响的具体表现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一个最重要的契机是,90年代大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在想与价值观的重建.在这个背景当中,社会大众文化,人云亦云,没有信念,没有操守,大学生们更对此苦...  相似文献   

7.
“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大学校园的主体,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等复杂成长环境影响下,他们思想状况呈现出的新特点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必须积极应对这一挑战,创新和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探索出符合“90后”大学生特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学校园潮流文化也在不断地演化和变迁.这种演化和变迁是一个自组织过程,展示了青年大学生自主、自觉、自发的文化追求.从走向上说,大学校园潮流文化的演化和变迁是青年大学生的一种"文化自知";从特征上说,大学校园潮流文化的演化和变迁是青年大学生的一种"文化自觉";从功能上说,大学校园潮流文化的演化和变迁是青年大学生的一种"文化自适".  相似文献   

9.
课桌文化是大学校园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主要包括考试作弊、无聊宣泄、耍小聪明、情感表白、励志自勉等类型。校园课桌文化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有:规章制度缺失、日常管理工作不到位、社会不良风气侵袭、学生的不良习惯。校园课桌文化反映了大学生错综复杂的心态,是不健康的,必须通过建章立制、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文化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考试管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爱情观等有效措施,予以坚决杜绝。  相似文献   

10.
短信作为崛起的“第五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相互联系和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短信文化也逐渐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短信文化的负面影响主要有: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和学习;不良短信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面对短信文化的这些负面影响,我们应趋利避害,提高大学生的短信道德水平,培养他们正确的交往观念和健全的人格;大力提倡大学生短信文化建设,加快提升校园短信文化的品位;充分发挥手机短信的信息传递优势,开展短信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