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运用和发展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科学区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 ,正确分析我国现阶段社会基本矛盾相适应和不相适应的两个方面 ;二是坚持改革与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相联系的观点 ,深刻阐明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 ;三是坚持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 ,牢固确立生产力标准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的绝对权威地位 ;四是以改革的实践 ,丰富、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角色理论的新领域:网络角色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虚拟社区与网络角色网络空间(Cyberspace),又译为赛博空间,是基于电脑及其网络建立起来的人与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W·J·米切尔认为,cyberspace是cybernetics与space的复合,表示受控制的空间。网络空间为虚拟社区的滋生和拓展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技术前提和物理条件。以电脑网络为媒介,人们在网络空间的交流与互动构建了一个新的虚拟社区(virtualcommunity)。最早提出“虚拟社区”概念的是英国学者霍华德·莱英古德,他认为虚拟社区是以虚拟身份在网络中创立的一个由志趣相同的人们组成的均衡的公共领域。与现实生活中的社区概念相区别… 相似文献
4.
周公文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8,(5)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新发展周公文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在坚持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这一重大的理论。今天,深入研究和探讨基本矛盾理论的新发展,使我们从更广阔的理论视野和思维空间中认识和把握社会主...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唯物辩证法,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源泉,认识事物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认识事物内部的矛盾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深刻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基础上,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结论的。随 相似文献
6.
浅析角色理论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成员在社会中都会承担一定的角色。公安机关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同时,应深入研究角色理论,正确处理好主要角色与次要角色、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的关系,把维护社会稳定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相似文献
7.
论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马捷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体系的理论是毛泽东同志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考察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结晶,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和发展。研究这一伟大理论,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社会.转型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历史条件下 ,要理解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地位就必须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实践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正确解决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实践的关系问题 ,从而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定位奠定了历史观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唯物史观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考察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理论视野和方法论原则。我们应在社会有机体的总体性中定位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社会有机体的实践特征出发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在社会有机体进化的动态性与开放性中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基本特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基本特点是非对抗性。这是保加利亚学者的共同观点。但在对非对抗矛盾所作的分析中,他们对这种矛盾的主要特点的认识,却有不尽相同的看法。多布里雅诺夫认为,社会主义社会非对抗性矛盾有三个特点。首先,社会主义制度消灭了私有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联系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出现了社会的生产力和所有制的社会形式之间的新的联系,从而使得矛盾的解决并不必须以冲突为前提;矛 相似文献
11.
社会发展,是人类生存的永恒主题.在当今世界上,已经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无产阶级政党的社会发展理论正确与否,决定着该国社会主义的兴衰、生存和死亡.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在半个世纪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理论,认真地研究和总结它,无疑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商品问题的理论探析王儒在马克思的预测中,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劳动力自然就不是商品了。可是在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中,随着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先是肯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进而肯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劳动力... 相似文献
13.
潘春葆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9,(4)
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是唯物史观的核心和精髓,是唯物史观形成的根本标志。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是理解和把握社会发展的一把钥匙。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为创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概括地说,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上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特别是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肯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并对这两对矛盾作了新的阐发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毛泽东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 相似文献
14.
自苏共二十七大,特别是自八七年苏共中央一月全会以来,改革已成为苏联党和人民头等重要的事情,它已不单单是一种主张,而已是一种现实。为了推动改革的深入,苏联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以及社会科学家,从理论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主义生活方式问题的研究愈来愈引起人们注目的今天,我们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对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一般性概括和描述上,而有必要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多角度、多层次地具体论证社会主义生活方式在人们各个生活领域的表现,以深化这个问题的研究。 本文试图从人们的社会政治生活领域的角度研究社会主义生活方式,即对社会主义的社会政治生活方式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社会道德背景。在社会生活中,很多人受经济利益驱动,是非不辨。具体表现在:抛弃正当的是非善恶观念,以膨胀的私利为荣辱标准;以不该耻者为耻,不以耻者为耻;放弃自律、追随无耻;对于不正之风和无耻现象麻木与容忍。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新贡献刘宏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的基本...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强调,社会有机体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由人和全部社会生活条件、要素构成并相互依存与相互作用的活动和发展着的有机整体。整体性是社会有机体的根本特征,也是其理论的核心要旨。在此理论观照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立足整体高度,谋划与建构社会的整体和谐,使整个社会成为一个不断协调发展、健康成长、充满活力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9.
我们党在提出和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矛盾理论的基本框架。社会建设是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社会管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管理是正确处理政府、市场、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矛盾等。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矛盾理论对于指导社会建设和管理实践。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近而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7,(6)
东方社会的解放和发展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晚年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他们依据各个国家的不同社会历史状况对其发展给出了不同判断。马克思认为,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正经历着从前资本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型的“阵痛”期,而奴隶制改革后的俄国则拥有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机遇,这个伟大设想为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雏形。两种判断体现了马克思总是从“最过硬的事实”出发进行理论研究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正确把握其东方社会解放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