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1993年从政工岗位退休的。硼多年来,我一直工作在这条战线,算得上一名真真正正的“老政工”了。回首长期的政工生涯,风风雨雨,经过;挫折冲击,受过;酸甜苦辣的各种况味,也都尝过。入,是社会的人,生活在社会之中。在社会思潮的影响下,思想波动,“失落感”、“失衡感”,我都有过。但基本上能正确对待、妥善处理,不至于过多影响自己的信。心和情绪。对政工领域的酸甜苦辣,我认为要这样看:首先,从讲政治的高度看问题,坚定不移。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再强调要讲政治。作为政工干部,一定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去判断、…  相似文献   

2.
我是企业党委的一名宣传部长。这在不少人的眼里是个无关紧要的岗位。社会上有些人把政工部门说成是“抓抓学习、念念文件、写写标语、侃侃大山”的清水衙门。加上少数企业领导人也看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作用,把政工干部视为企业“多余的人”,合并机构减他们,参加劳动派他们,临时任务抽他们,推来搡去,使之尝尽辛酸苦辣。 困惑引发了思考。我认为:人们之所以对政工人员有偏见,不是改革带来的,而是自身作用发挥不力、不适应改革形势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算起来,我今年正好干满十年企业政工。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参加工作25年,前15年与政工无缘,后十几年是否继续也很难说。但我觉得,干政工的这十年,是我人生得失忧患最多的十年。说起干这行,也算偶然。1991年4月,我的工作岗位将要变动之时,工厂领导考虑两个管理岗位要我斟酌,一是去计划部门当调度,另一个是去机电部门当设备管理员。而我考虑1988年我在贵州当工人时,通过五年刻苦自学获得了贵州省成人自学中文本科毕业证,搞生产经营与所学知识有点不对口,最后我要求去了保卫科当内勤。家人反对,朋友不理解。两年…  相似文献   

4.
因为工作需要,我从业务部门转到政工部门从事思想政治工作。搞政工是份“清苦”的差事,不像业务工作那样看得见、摸得着,易出成绩。但干上以后,我却爱上这一行。要问为什么,一句话,锻炼人! 我原是学铁道工程的,在我转口搞政工的时候,一些亲朋好友对我说:“放着好好的专业不干,太可惜!”也有的说:“干你的本行,轻车熟路,搞什么政工?搞不好要引火烧身!”在更多的人眼里,这年头,干政工整天就是看报、写文章、开会,既没实惠,也没  相似文献   

5.
八年前,我丢下某大型企业办公室副主任之职,自荐到江南航天集团公司党委宣传部当了一名宣传干事。当时,有人说我傻,也有人说我疯,“有职有叔的官不当,为何要去干什么政工?”其实我心里明白,我不傻也不疯,人各有志,我只是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前不久,我单位改革用人制度,全体工作人员实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我毫不犹豫地再次选择了政工。 我从小就爱好写作。文革期间初中毕业就参加工作,20多年来,我先后当过食堂炊事员、生产一线工人、保管员,后来提了干, 又担任过厂子弟学校副校长、企管办副主任、厂办副主任等职务…  相似文献   

6.
“十年经商成富翁,十年仕途得春风,十年技术成高工,十年政工一场空”这段顺口溜,是我干政工后最先听到的对政工很心酸、很无奈的一段话,至今未忘。之所以没有忘,是因为我这十几年都与顺口溜中“一场空”的工作相联系着。 或许我这人注定要端政工这碗“饭”,与政工有不解之缘。当兵四年做了三年连队文书,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职位”就与政工沾边。复员参加铁路企业工作四年多,又和政工搭上了线,接上了“电”。在企业工作21年,政工就连续干了13年。如今,人到中年,想想十几年的政工经历,我一点都不后悔,竟为这个职业选择了…  相似文献   

7.
选择无悔     
时光匆匆,步履匆匆,不知不觉间,从事宣传工作已三年多了。  时下,不少人对政工抱有偏见,好像做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耍嘴皮”、“玩笔杆”、“空对空”,产生不了什么实际效用,认为政工人员无权无钱,一张嘴巴讨人嫌。不少政工干部特别是年轻人也感到自己的劳动价值、劳动成果不被社会承认,干的是费力不讨好的“苦差使”,“没有地位,没有实惠,没有前途”,因而“跳槽”者有之,“下海”者亦有之。  的确,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短短三年的时间,我已经尝尽了政工的酸甜苦辣,个中滋味恐怕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明白。我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8.
我在部队工作时,是做干部工作的,基本上属政工这个“行当”。虽算不上什么官,但在别人看来,却是个十分重要而又让人羡慕的工作,无形中就高看一眼。 转业到地方,一晃就是8年,一直干着我的“本行”——政工。前些年,每当朋友见面时,就会说上几句奉承的话:组织、人事部门是单位的核心部门,干这种工作的是领导的“心腹”等等。说真的,我也确实感到自豪,也着实光荣  相似文献   

9.
这些年,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很多矛盾的现象引人深思。比如,“看不起”又“离不开”的现象,就着实让我琢磨了好长时间。在我们煤矿就有人认为,政工科室是个无关紧要的部门,有它也出炭,没它也出炭,跟企业经济效益没有多大直接关系。可是发动职工创水平、教育群众顾大局又离不思想政治工作。政工的价值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呢?一件小事使我找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10.
九四年工厂机构大调整,政工部门首当其冲压缩编制。与别的部门不同的是,别的部门压缩不入要争来吵去,十分令人头痛,而政工部门人员的压缩工作开展的不仅十分顺利,而且还出现了人数不够编制的现象。因为许多人趁机*跳槽*、一改行一了。我就是在这种时候被抽调到政工岗位上的。组织主要我专门负责职工思想教育工作,这一工作对我是陌生的课题。我没有做思想工作的经验,有人叫我参照前人的作法,编写一此石料,下发宣传提纲,办短期培训班,适当开展一些活动,我也就依此法把工作慢慢开展起来。记得有一回我到基层班组去,职工正在那里…  相似文献   

11.
农民负担屡减不轻,甚至越减越重,原因何在?据有关部门调查,在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中,也有不少是因不适当的“办好事”、“做实事”加上去的。譬  相似文献   

12.
一年前,在贵刊看到一则征文启事:说说“我与政工”,信笔感慨了几句,却未曾寄与编辑部。如今,一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呼声,偶尔翻出旧日感慨,还想说上几句。 不到四十,我早已是老政工了。因为我从二十岁参加工作就一直在政工岗位,并且在单位负责政工部门的工作已有十多年了。 我早想退出,并不是我不爱政工。我是在老同志相继退休、青黄不接时走上政工岗位的。二十多岁,我便担任了一个部属研究所的党办主任,说是党办,其实囊括了党委办事部门包括文秘、组织、宣传、统战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等各项职能。许多人都认为我将来是当…  相似文献   

13.
失败变财富     
最近听说,日本政府正在着 手构筑“失败学”,把失败 和事故作为一种知识资源,用以指导未来的生产和科研开发工作。这项工作,同样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构筑“失败学”,无疑是把失败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而研究失败,首先要正视失败。可虑的是,虽然“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尽人皆知,但是真正能冷静、公正地看待失败的人却不常见。 现在有些地方,无论是决策失误了,还是工作遇到了挫折,首先想到的是捂着盖着,不让上级知道,不让群众与闻;实在捂不住、盖不住了,也是急于为自己辩解,开脱责任。很少有人对失败的原因感兴趣,也很少…  相似文献   

14.
蚂蚁的哲学     
崔鹤同 《党政论坛》2010,(20):43-43
光滑的墙壁上,一只蚂蚁在艰难地往上爬。爬到一大半。忽然滚落下来,这是它的第七次失败。然而过了一会儿,它又沿着墙角,一步步往上爬了……第一个人注视着这只蚂蚁,禁不住说:“一只小小的蚂蚁,这样执著顽强,真是百折不回啊!我现在遭到一点挫折,能气馁退缩吗?”  相似文献   

15.
在党的阳光雨露哺育下,我从生产一线走上政工岗位,从事企业宣传思想工作已22个年头。回眸廿载政工路,我最深的感受是“三句话”——人生有幸干政工,人生价值在政工,人生无悔当政工。 人生有幸干政工 对我而言,干政工这一行非我初衷,与年轻时的理想相去甚远。尽管如此,最终我却为能从事政工而庆幸,因为它最能铸就人的灵魂,最能磨练人的意志,最能体味人生的价值。政工与其它专业相比,一是有更多先受教育的机会。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是教育人、引导人、凝聚人,而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多年来,我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思想政治工作不是我这样三十岁年纪的人做的。言下之意即是现在哪有年轻人干政工的?可我颇感自豪的是,我大学毕业即走上政工岗位,掐指一算不多不少正好有十年了。十年来酸辣苦甜自不必说,可也是荣誉、作品几乎等身。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耕耘在“东南西北中”,回味无穷。耕耘在“东南西北中”,是我对思想政治工作在引导人的方法上的一句形象概括。思想政治工作功能很多,但根本的一条是引导职工如何看待世界,如何看待人生,如何看待价值。十年政工路,使我体会到,善于引导职工“向东看”、“向西看”、“向南看”、“向北看”,…  相似文献   

17.
累也心甘     
那天晚上,我疲惫不堪地坐在饭桌旁,面对热腾腾的饭菜毫无胃口。妻子一见就明白了,说一句:“搞政工的怎么还这么累?” 让我怎么回答呢?十年来,和我一道走上政工岗位的同志几乎改行改完了,每走一个我“累”一回。“累”过之后又觉得也许人家更适合于行政或者别的工作;而政工这一行也需要有人干,这是我的岗位,我不能走。 怎么能不累呢?每当分配奖金、评比先进时,“见困难要上、见荣誉要让、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之类平时教育别人的道理总在脑海中翻腾;自己生活中遇到困难、工作上遇到压力时,多少次已经动身去找上级领导,都在途中退了回来“你平时是怎样教育人家顾全大局、克服困难的?如果你自己都做不好,你的道理又有什么说服力?”十多年来,我没有休过一次完整假期,没有在家渡过  相似文献   

18.
1989年,我在山东大学获得历史学硕士学位以后,命运把我安排到了扬子江畔这座中外瞩目的化纤城——仪征化纤公司宣传部工作。从此,我在企业政工岗位上,一干就是十个年头。当时,有好多亲戚朋友不理解,有人惋惜地对我说:“你在大学学了7年文史,在企业干政工,太可惜了!”也有一些好友说:“政工是空的、应的、软的,说不定哪一天取消政工机构,赶换调动工作吧!”然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和切身的感受,使我深深地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软管理,与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相比,确实是软了些,虚了些,但绝不是空的…  相似文献   

19.
痴心不改     
人生苦短,岁月如流,一年又一年,《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伴我度过了十年政工生涯。每每阅读“我与政工”栏目,同行们那一篇篇抒发内心感情的表白,那一个个酸甜苦辣的故事,那一串串成功的喜悦,使我内心总产生一次次强烈的共振。  八九年我从生产单位选调到专职共青团岗位,九○年从事宣传工作,从此与政工结下了不解之缘。其间既有坦途,也有坎坷;既有欣慰,也有烦恼;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误的教训和力不从心的遗憾;既有春光明媚的季节,也有寒气袭人的日子。风风雨雨十年政工路,但我始终奉守着“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这…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九十年代进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所属的运载火箭总装厂,转眼间,我已年过五十,从事政工也已经二十三年。这些年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在学习与工作上给了我全方位的营养,指导了我的整个基层政工生涯。从风华正茂到鬓染霜丝,我这个“老政工”真实地享受着工作的馈赠,品味着“政工人”别样的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