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逐步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  相似文献   

2.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力发展我国的农村职业教育。本文针对我国的国情,对我国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十一五”规划强调指出:“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这是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阶段,从形势需要出发,顺应民意作出的重大调整和战略转变,是对“三农”问题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是富民强国的重大举措对于加快改革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一“、三农”问题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1“.三农”提供人类生存必需品。温饱是…  相似文献   

4.
“三农”问题是当前中国的突出问题,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而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首先是统一农民思想。但是,近几年来,随着农村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的变化,农民的思想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针对新形势、新特点、新变化,解决好农民的思想统一问题,是我们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一、实现农民思想统一是当前农村发展实践的现实需要。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这是涉及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伟大事业。我国农村现…  相似文献   

5.
壮大县域经济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收入问题的核心是就业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而在发展中壮大县域经济,又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统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战略任务。农村、农民“贷款难”严重制约农村的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破解信贷瓶颈制约,根本的出路在于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创建既符合健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又能够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的现代性农村全融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农民的金融信用水平。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落脚点是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解决,首先是要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抓好农业产业化发展,抓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就是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过程,就是农民增收的过程,就是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有了新型农民,农民增收了,农业经济发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就实现了。  相似文献   

8.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工业反哺农业的不断发展、深入,农村面貌已经有了较大的改观,农民人均收入在不断地增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也是加强“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举措,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然而“三农”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法律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解决农民问题首先是要解决权利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如何建立保护农民私权利的体制问题。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主要内容,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协调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农村产业培育和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致富,产业发展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基础,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一《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和西部地区。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关注民生、关注“三农”和推动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决策。上隆茶果场“产业式”移民模式从改变农民的生存环境、产业化建设、农村城镇化及农民培训等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旨在对解决贫困地区“三农”问题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城市中失地农民工安置问题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失地农民工问题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全局的民生问题。要为失地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发展创造条件。要加快新农村建设,在农村发展“超级村庄”。解决失地农民生活问题的根本是发展产业,发展企业,吸收农民务工。  相似文献   

14.
农民"居民化"是化解"三农"问题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出台了多项措施解决“三农”问题。但是,“输血式”支农不能根本解决“三农”问题,唯有增强农民的自我造血功能,农民“居民化”是化解“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5.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基本问题,解决“三农”问题,是实现农业现化化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关键。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9亿在农村。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建设、革命的根本问题。当前,“三农”问题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的突出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在人均收入达到800美元左右的发展阶段,农民收入的提高主要依靠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依赖于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因此,…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这一国情出发,明确提出了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运用“矛盾论”的观点和方法,解决我国重大现实问题的一项战略决策,包含唯物辩证法思想的科学举措。一、新农村建设要解决的主要矛盾。近些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步伐明显加快。但同时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继续扩大,城乡二元结构日益强化,突出表现为三大矛盾:一是工业持续快速增长与农业生…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特点与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是党和人民政府在长期关注“三农”问题基础上所作出的振兴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与以往“新农村建设”相比较,它具有“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时代背景,并凸显出诸多新特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途径主要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以王促农,以城带乡,实行全社会共建;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切实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努力创建文明生态村。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有效破解"三农"问题的积极探索,需要帮扶部门、驻村干部以及被帮扶村农民的广  相似文献   

19.
将“三农”问题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局之中通盘考虑,而不是就“三农”论“三农”,这是邓小平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视角。在此视角下,邓小平把稳定农村、发展农业、富裕农民作为解决“三农”问题、进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三个总抓手。邓小平在解决“三农”问题上留给我们的历史启示主要有:必须以人为本,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以改革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必须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必须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三农"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必然要走城镇化的道路.按照"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其它的发展一样,发展农村地区、解决三农问题要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而实现这一根本的最主要途径就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因此说,发展农村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