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高校贫困生隐私权问题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资助高校贫困生的过程中,已经出现侵犯贫困生隐私权的问题.高校贫困生的隐私权与资助人知情权在理论和现实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冲突.因此,我们必须寻找一条合理的路径应对这种冲突,即采取某些相应措施达到既保障贫困生的隐私权,又能更好地实现对贫困生的资助.  相似文献   

2.
高校贫困生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问题较为深刻地发映出保障高校贫困生平等受教育机会的有形经济资助与无形制度关怀、平等受教育权的结果正义与过程正义、整体权利与个别化权利、人的主体性等诸多两位一体问题的碰撞与协调。造成高校贫困生隐私权与高校管理权、资助人权利、商业银行权利之间困境的原因多元复杂,需要以适度公开方式、个案调解方式、合同方式化解各方面的矛盾困境。  相似文献   

3.
高校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我国高校贫困生呈现出范围广、数量大的特点,产生这一现象既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也有具体的现实原因。在对贫困大学生生活上关心和经济上资助的同时,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容忽视。了解和掌握贫困生情况,是学校教学和管理工作者做好学生工作的重要环节,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需管理机构、高校、银行、教师和基层辅导员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贫困生认定是建立精准学生资助体系的基础,是实现高校资助精准化的保障。高校资助工作中,贫困生认定面临如下的难点:认定指标体系的建立、学生对公示制度的认可度、贫困生“瞒贫、忌贫”和伪贫困生骗取资助资源的行为。文中从以上角度对我国现有贫困生认定制度存在的弊病进行分析,并分别从提炼认定指标、搭建信息平台、改变资助方式、增进思想教育四个方面,对优化贫困生认定标准和资助体系、提高高校资助精准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当前高校贫困生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对贫困及贫困生的界定,作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其准确性必将影响到贫困生资助的效益与效率,对高等教育机会公平与均等产生影响。J学院依托警务化管理,完善贫困生认定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探究了"报、定、批、管"的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新机制。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现状,结合新资助政策体系,把贫困生的认定与资助模式结合起来,首先.对目前高校现行的两种贫困生的认定方法(生源地认定、高校自身认定)进行分析,建议根据贫困学生的贫困原因和贫困类型提出构建“帮困·立志·强能”的立体型资助模式,全面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7.
高校贫困生资格认定过程中学生诚信问题现状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生资格认定是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基础性环节,认定结果的准确性是确保各项资助得以开展的前提条件,是提高贫困生工作整体质量和水平的有效保障,而贫困生的诚实守信则是提高认定工作准确性的必然要求。然而,由于制度安排和诚信教育等方面的原因,我国高校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中的学生诚信状况并不令人满意,对高校的贫困生认定工作和后续的资助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本文通过分析高校贫困生资格认定中学生诚信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与途径,具有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宋辉  朱维全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3):108+113-108,113
高校贫困生认定作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效果,也直接关系到能否真正有效地促进教育公平。全文从多角度分析了贫困生认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9.
改革高校资助贫困生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全面实施,结束了我国自建国以来免费上大学的历史。但随着免费上大学历史的结束,我国高校贫困生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为了不让贫困生失学,高校相应启动了资助贫困生完成学业的举措。经过几年的实践,高校资助贫困生工作成绩突出,为顺利实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我国现行的资助贫困生机制还很不完善,因此,需要调  相似文献   

10.
资助者与受助者之间形成资助关系后,价值认同成为资助管理的运行的基础。资助认同是人的价值观念的表现之一,也是人的需要发展的客观反映。贫困生资助管理是一种需要管理也是一种社会治理,应立足于高校大系统,努力实现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双激活,使精准资助与贫困生的保障性、适应性和发展性需求相对应,将资助这一德的善果展现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组织育人等的全过程,从而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1.
从网络隐私权保护理论基点逻辑展开,探讨保护网络隐私权的价值意义,选择适宜的综合系统保护模式,以在隐私权与信息自由化之间建立利益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12.
裁判文书网上公开是实现司法公开的重要方式之一,有关司法解释为裁判文书网上公开确定了全面性、及时性等要求,并力图实现文书公开与当事人隐私权保护的微妙平衡。实证研究显示,部分地方法院在网上公开裁判文书时,存在公开率不足、有选择性地公开裁判文书、公开频率较低、裁判文书自生效至公开的时间间隔过长等问题。同时,对于司法解释为平衡裁判文书公开与当事人隐私权保护所规定的技术处理措施,部分地方法院也未能很好地贯彻。  相似文献   

13.
论完善我国公民隐私权法律保护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各国对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方式主要有直接保护、间接保护、概括保护。我国目前对隐私权的保护属于间接保护的方式 ,民法中尚未确认隐私权为独立的民事权利。完善我国隐私权法律制度 ,一方面应在刑法中设立侵犯公民隐私权罪 ;另一方面在将要制定的《民法典》中 ,应确认隐私权为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 ,确定隐私权的范围并规定侵犯隐私权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4.
隐私权是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新兴基本人权之一,而德国是欧陆法系中对隐私权立法保护较为先进的国家,并且拥有细致完善的隐私权刑法保护规范体系。对德国隐私权刑法保护进行研究,关注其刑事立法发展动向,将会为中国隐私权刑法保护立法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经验。  相似文献   

15.
我国隐私权在民法中不是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只是寄生于名誉权之下,我国隐私权在诉讼法中也不是一项独立的诉因,在宪法中更没有上升为一项基本人权。在比较中借鉴美国隐私权保护的一些经验会对我国隐私权保护的完善有益。  相似文献   

16.
未成年人隐私权的保护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日益受到重视,但侵犯未成年人特别是涉案未成年人隐私的问题却难以有效遏制。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目前在未成年人隐私权的司法保护及媒体监督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国外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网络隐私权法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隐私权是隐私权在网络及网络环境中的延伸。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网络隐私权的侵犯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为了更好地加强对网络空间隐私权的保护,应在借鉴国际范围内隐私权保护模式的基础上,确立隐私权为独立人格权的法律地位,并制定专门的网络隐私权法律制度,以构建我国完善的网络隐私权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8.
公民隐私权的宪法保护——以“人肉搜索”为研究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隐私权的宪法保护在中国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面对“人肉搜索”带来的对个人隐私的现实侵犯,隐私权以基本人权的面目纷纷进入各国宪法保护的范围。隐私权在我国仍然不被看做是一项独立的权利,在中国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我国公民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呈现出了单纯依靠民法保护的不足,尤其是加强网络隐私的保护更加具有紧迫性。  相似文献   

19.
文章就隐私权问题的现状、隐私和隐私权范围的界定、侵犯隐私权的构成要件以及民事责任承担方式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