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丹 《法制与经济》2010,(16):47-47
我国应不断地完善立法体制;加强外部的监督制约机制;建立超期羁押的责任制度,进而保障被羁押者在诉讼过程中得到公正、合理的待遇,充分保护被羁押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审前羁押与人权保障密切相连。司法实践中,审前羁押作为限制人身自由以保障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的一种强制措施,在适用中出现许多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本文试图从保障被羁押者人权的角度入手对我国审前羁押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促进我国审前羁押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审前羁押与人权保障密切相连。司法实践中,审前羁押作为限制人身自由以保障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的一种强制措施,在适用中出现许多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本文试图从保障被羁押者人权的角度入手对我国审前羁押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促进我国审前羁押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正>在羁押场所中,环境相对封闭,被羁押者的人权极易遭受侵犯。特别在我国目前看守所与刑事侦查部门共同设置于同一级公安机关内部,并接受相同负责人领导,关系如此紧密的情况下,被羁押者所面临的危险性更大。近年来,我国看守所非正常死亡事件频发,  相似文献   

5.
刘松 《法制与社会》2012,(32):39-40,42
随着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在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的正式确立,学界关于制度本体论方面的研究也不断深化拓展,但当前更为迫切的无疑是通过科学的制度细化塑造该制度的实践品格,使立法的寥寥数语转化为富有操作性的有机规范群。本文结合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探究了制度细化的若干基础理论,在此基础上,从主体要素、工作机制和时限要素三个角度择要对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细化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制度的细化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杨楠 《法制与社会》2010,(28):146-147
对刑事诉讼中的审前羁押实行监督,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监督职权,但无论是理念还是制度层面,都存在诸多薄弱环节。本文以“躲猫猫”事件为代表的一系列看守所非正常死亡事件切入,从“民主”与“法治”的视角,提出了当前检察监督审前羁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建议在现有机制下,从观念、立法、制度等层面加强对看守所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7.
夏菲 《犯罪研究》2022,(3):101-112
审前羁押规模庞大是美国刑事司法体系中的一个严重问题。保释制度在美国的刑事司法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美国宪法禁止对被告人科处过多的保释金,各州宪法亦对保释权有不同的规定,但保释金保释实际上造成大规模审前羁押。美国保释制度专门立法经历了三次大的变化,最新的变化是各州针对保释金保释进行改革,目标是大幅减少审前羁押人数,在方法上是采用循证风险评估基础上的司法裁量。  相似文献   

8.
审前羁押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法院作出生效裁判之前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状态。审前羁押作为一种最严厉的强制措施会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受到较为严重的侵害。现代法治国家都对审前羁押实施了较为严密的法律控制。我国审前羁押基本上依附于整个刑事追诉活动,是刑事拘留和逮捕的当然状态和必然结果。审前羁押从整体上看没有形成独立封闭的司法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9.
一、捕诉合一还是捕诉分立逮捕是惩罚犯罪、预防犯罪的重要对策和最严厉的刑事强制措施,同时它又总是同人身自由、人权保障等联系在一起。逮捕权由提请、批准、执行三种权能构成。本文中“捕”专指批准权。本文中“诉”专指刑事公诉权,它是国家主动对犯罪进行追诉的一种刑罚请求权。捕与诉皆是国家权力,两种权力能否合一,是否可以确立捕诉合一工作体制?这个问题,目前存在两种对立观点:主张捕诉合一观点认为,捕诉合一体制是指现行法律框架内,由检察机关内部同一职能部门依法承担审查批捕、审查起诉并履行法律监督的办案工作机制。其实质就是…  相似文献   

10.
王婧 《检察纵横》2012,(8):33-33
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有关机关应当在十日以内将处理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  相似文献   

11.
一、现行羁押制度的弊端(一)难以有效监督讯问过程,易诱发非法讯问行为由于讯问往往都是秘密进行,公安机关侦查人员(以下简称侦查人员)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完全处于一种严格控制且与外界隔绝的状态,犯罪嫌疑人的亲属无法与之联系,律师难以参与,检察机关也难以介入,因而整过讯问过程完全处于侦查人员的控制之下。所以,当讯问过程中发生侦查人员实施刑讯逼供行为,或运用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获取口供时,外界根本无法知道。(二)难以实现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的目标看守所由公安机关统一负责管理,看守所的羁押管理工作也往往是紧紧围绕…  相似文献   

12.
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改革至今,审查方式、审查程序等方面已日益完善,审查效果进一步提升,但由于理念更新不够、规范性指引缺位、权利救济虚设等问题,导致审前羁押率较高的现象仍未得到有效缓解。在“捕诉一体”办案模式下,检察机关可以通过更新理念、完善制度、权利救济、机制融合等途径,发挥主导责任,减少不必要逮捕,合理降低羁押率。  相似文献   

13.
曾经有这样一个比喻:那些涉嫌犯罪而被羁押的人,其权利状况构成人权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去年以来,发生在监所的一系列非正常死亡事件,向我们展示出被羁押者极度令人堪忧的权利生态,也将现行羁押制度推至舆论声讨的风口浪尖。如何从个案中汇聚制度嬗变的力量,为这块短板的生长提供微动力,成为中国法治道路上的一道必答题。  相似文献   

14.
自2009年政务微博兴起以来,政务微博除了发布信息、宣传政策法规、与网民互动沟通以外,面临的另一个重大难题就是辟谣。如何使政务微博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使其具有更为积极的正面力量,需要政府部门在辟谣策略上不断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15.
从“躲猫猫”到“洗澡澡”,再到“做噩梦”。最近发生在看守所内的一系列被羁押人员非正常死亡事件让公众很是迷惑:生命究竟有多脆弱?死因还会有什么新名词?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一切都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6.
《法治与社会》2010,(8):4-6
曾经有这样一个比喻:那些涉嫌犯罪而被羁押的人,其权利状况构成人权“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去年以来一,发生在监所的一系列“非正常死亡”事件,向我们展示出被羁押者极度令人堪忧的权利生态,也将现行羁押制度推至舆论声讨的“风口浪尖”。如何从个案中汇聚制度嬗变的力量,为这块短板的生长提供“微动力”,成为中国法治道路上的一道“必答题”。  相似文献   

17.
傅达林 《检察风云》2010,(11):16-18
曾经有这样一个比喻:那些涉嫌犯罪而被羁押的人,其权利状况构成人权“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去年以来,发生在监所的一系列“非正常死亡”事件,向我们展示出被羁押者极度令人担忧的权利生态,也将现行羁押制度推至舆论声讨的“风口浪尖”。如何从个案中汇聚制度嬗变的力量,为这块短板的生长提供“微动力”,成为中国法治道路上的一道“必答题”。  相似文献   

18.
吕娟 《法律与生活》2010,(24):14-15
如果你30岁了还没有看过《穷爸爸。富爸爸》,可能你不爱读书;如果你在2010年没有听说过“富二代、穷二代、官二代”并参与相关讨论,那么,你真的“OUT”了。这些在2009年夏天由网络催生并迅速蹿红的词汇,在2010年全国“两会”上,正式进入最高民意机构的视野,成为公共话语。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云阳县位于长江三峡库区,现有人口130余万,刑事案件年均发生率0.2%,其中因严重刑事犯罪被看守所羁押的未决在押人员月均羁押量达230人左右,给看守所的监管造成了一定压力。特别是近年来发生的未决在押人员恃强凌弱、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吃强拿的"牢头狱霸"现象,更是严重破坏了看守所的监管秩序,危害了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干扰了刑事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针对"牢头狱霸"现象,云阳县检察院深入看守所调查研究,分析"牢头狱霸"形成的原因,查找"牢头狱  相似文献   

20.
我国“案例公布制度”的实证考察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85年起,最高人民法院采用《公报》的形式定期向国内外公开发布典型案例,以为下级法院在审判同类案件时"提供范例"。但"案例公布制度"并没有很好地实现指导全国各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统一法律适用标准的初衷。目前司法实践中还存在着同案差异性审判、同案的重复性审判、案件的机械性裁判和地方法院各自统一法律适用标准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案例公布制度"自身存在的诸多制度性缺陷所致,因而需要在制度层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