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时候,我曾经贪婪地聆听老师讲有关神农架的种种传说———那里的原始森林可以铺满全中国 ,那里的金丝猴被誉为珍稀国宝 ,当然 ,最令人神往的还是去神农架寻找“野人”。神农架的呐喊地处华中腹地的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北部 ,包括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神农架林区及其周边的十堰市的房县、竹山县、竹溪县 ,襄樊市的保康县 ,宜昌市的兴山县、宜昌县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巴东县的部分地区。华中第一峰、燕子垭、红坪画廊等著名风景区等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着中外游人。当然 ,神农架最吸引人的地方还是有关神农架野人的传说 ,人类的活动虽然上…  相似文献   

2.
神农架是原生态文化保存较好的地区,文化积淀与文化底蕴十分厚重:传说上古时期,炎帝神农氏就在神农架开启了农耕文化,汉唐以来,又有大量的人类活动史,阳日的汉墓、红坪的古塔就是很好的印证。近年来,随着神农架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神农架本土特色文化越来越渴求,开发神农架文化,打造原生态文化品牌,成为神农架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  相似文献   

3.
郑心穗 《世纪行》2011,(3):20-20
湖北省神农架金丝猴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0多年来.在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下,神农架金丝猴的保护和科研工作取得瞩目成就。2009年5月,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视察神农架金丝猴研究基地时高兴地称赞科技人员“为提高神农架的知名度、湖北的知名度乃至提高中华民族的知名度做了很大的贡献。”同年,神农架金丝猴被评为中国十大新闻动物。而今,金丝猴已是闻名遐迩,慕名前来参观者应接不暇。  相似文献   

4.
<正> 尹笋君撰文指出,湖北省西北部的神农架林区,象一颗璀璨夺日的珍珠,以其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浩瀚古老的原始森林、珍贵稀有的飞禽走兽,奇谲无穷的自然之谜、壮丽独特的山光水色而驰名中外,被誉为“绿色宝库”、“天然博物馆”,“中华国宝”。而神农架的时空地域概念却不甚明确。神农架林区是行政区域名称,为我国目前唯一的县级林区,总面积3250平方公里;而神农架自然保护区面积约占神农架林区总面积的四分之一。现在人们常讲的神农架,一般是指神农架林区和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神农架的名称很多,有熊山、“野人”山、神龙山、神农山、神龙架山、中央山地、华中第一峰,等等。这些名称或称谓,均有其来历。神农架的名称与炎帝神农  相似文献   

5.
《湖北宣传》2007,(1):F0003-F0003
梆鼓,曾是神农架先民护秋安夜时用来驱赶野兽,保护庄稼的响器。后来,梆鼓成了神农架人用以传递爱情、倾诉心声的信物。随后,梆鼓又成为神农架人在喜庆的日子里擂动情绪、  相似文献   

6.
神农架独特的生态系统,完好的原始森林群落,珍稀的野生动植物物种,都是神农架生态旅游的巨大优势和潜力,为神农架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的发挥展示了无限广阔的前景。但是,要使神农架生态旅游的主题形象更丰满,产业轮廓更清晰,区域特色更鲜明,真正建成大旅游,进入大市场,形成大产业,成为湖北的“名片”,务必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一是要抢抓省委、省政府重视神农架旅游开发的良好机遇,突出重点,开放协作,整体推进,加强与长江三峡及武当山等地的区域合作,加快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布局。通过生态经  相似文献   

7.
摄影天地     
《楚天主人》2011,(2):57-59
2010年10月23日,神农架景区秋高气爽,云蒸霞蔚,红叶汇成五彩的海洋。省人大机关摄影协会与武汉邮电科学院摄影协会组织到神农架开展摄影采风活动,创作了一些展现神农架美丽秋色佳作,现本栏目选刊部分作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政策》2008,(6):44-45
社农架林区素有“物种基因库”、“天然植物园”的美称,大量珍稀动植物生长在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随着生态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人们对神农架本土特色文化的新奇,使神农架成为国内外的旅游亮点和卖点。我区顺应发展要求,发掘、收集神农架原生态文化素材,进行整理加工,精心打磨成舞台艺术并推向市场.凸显神农架传统民俗文化特色,不断推动林区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  相似文献   

9.
今日神农架,在满目醉人的绿海之中,先后建起水电站9座,水电带来了各项工业的蓬勃发展,大九壶畜牧业养殖镶嵌其间,400多万亩“绿色企业”村连着乡,满山飘香,就连万里长江上也航行着神农架船队。神农架改变了往年以伐木为主的状况,出现了“综合利用,全面发展”的新局面。在神农架,人们普遍认为:“神农架巨变,有建行的功劳。它是神农架林区建设的一块基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神农架林区建设银行,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团结协作,开拓进取,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0.
神农架探秘     
徐元宏 《两岸关系》2004,(12):54-55
神农架的神秘,就神在有"野人"存在。当今世界有四大自然之谜:野人、飞碟与外星人、尼斯湖怪与恐龙和百慕大死亡三角。神农架"野人"首当其冲。  相似文献   

11.
<正> 99年,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正式决定,为尽快揭开神农架“野人”之谜,配合神农架国际大巡游,从首发站深圳开始,向国内外推出神农架“野人”探险旅游计划。神农架林区旅游委员会在此间宣布:凡持卡参加神农架“野人”探险的海内外游客,除得到野外露宿的帐蓬、野炊餐具、粮油等生活用品外,对于逮住一个活体“野人”者,重奖人民币50万元;获一个“野人”尸骨者,重奖5万元:拍下“野人”照片或者录像者,奖3万至5万元;获“野人”毛发和粪便者,奖1万。神农架的“野人”之谜,十来年前就听  相似文献   

12.
廖兆光  肖鸾 《理论月刊》2004,(10):69-70
文章分析了三峡·神农架·武当山区域旅游发展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 促进三峡·神农架·武当山区域旅游发展一体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黄忠富 《世纪行》2013,(12):36-39
神农架孕育了三座诗歌巅峰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部边陲.其囊括的范围古今有别。现在所说的神农架主要指我国唯一一个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神农架林区管辖的范围,它东与保康县接壤逼近襄阳。  相似文献   

14.
<正>金秋十月,层林尽染。10月17日至20日,2019第四届海峡两岸大学生神农架环大九湖自行车赛在湖北成功举办。30余位来自台湾的大学生选手在神农架展开竞技,通过赛事畅叙青春、切磋技艺。此次活动由湖北省台办和神农架林区政府共同主办。活动期间,主办方组织台湾大学生参观考察了神农架国家地质公园,举行炎帝神农祭拜仪式,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5.
“九五”以来,神农架林区旅游业蓬勃发展,游客人数、旅游总收入大幅上升,旅游业已初步成为神农架的支柱产业。为了进一步开创神农架旅游工作新局面,我们的发展思路是:举生态旗,打野人牌,走特色路。  相似文献   

16.
<正>8月9日,由湖北省台办主办的第十三届两岸媒体荆楚行活动在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启幕,开启主题为"走进神农架,探秘金丝猴"之行,深度了解世界自然遗产地神农架、感受绿色发展的荆楚。来自两岸18家媒体的19位记者参加。神农架地处湖北西北部,因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在此搭架采药得名,197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制,是中国大陆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林区面积325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700米,神农架于2016年7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湖北省台办一级巡视员涂阳斌在开幕式致辞表示,  相似文献   

17.
梆鼓——神农架的一张文化名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梆鼓,曾是远古时期神农架山民驱赶野兽、保护庄稼的响器,曾是护秋守夜的男男女女用来传递情爱、倾诉衷肠的信物,曾是神农架人在喜庆的日子里擂动情绪、渲染气氛的器乐。  相似文献   

18.
王德军 《世纪行》2007,(8):128-128
香港文汇报记者葛种湖北神农架24日电曾因人为砍伐导致森林覆盖率迅速下滑而被外电预言将在5年之内从地球上消失的湖北神农架,近年大力开展生态保护,令森林覆盖率上升至88%,自然保护区内更达到96%。神农架林区委员会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海涛日前透露,神农架目前正在积极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以及世界湿地公园,其中世界湿地公园有望于3年内申报成功。  相似文献   

19.
神农架旅游开发和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农架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又面临三峡截流和蓄水的机遇,神农架应该立足于资源优势,抓住机遇,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使其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20.
<正> 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形势下,使神农架保护和经济发展面对“四大机遇”:一是以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为标志的全国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步伐的大机遇;二是神农架已基本确定对外开放区的机遇;三是“三峡工程”已经上马的机遇;四是神农架丰富的绿色资源和奇绝的自然风光被越来越多的中外人士所认识、所神往的机遇。我们林区党委根据这“四大机遇”提出了“抓住机遇,对外开放,对内放开,保护利用促发展,利用发展促保护”的兴区口号,制定出了大大优惠于周边地市的、在保护为主的前提下共同开发神农架丰富资源的对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