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指点八桂     
胡锦涛: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最近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强调,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关键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胡锦涛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按照建设创新型国  相似文献   

2.
地方官员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谋划者、制定者、决策者,是实施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组织者、领导者。为总结交流不同地区深化改革和促进发展的先进经验,推动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本刊新增设“地方官员谈经济”栏目。  相似文献   

3.
一、妥善处理好协调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保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必须在推进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好涉及全局的几个重大关系。(一)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关系实现协调发展,既要坚持以人为本,这是协调发展的价值基础;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协调发展的物质基础。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当代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和能动性的重要体现,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集中体现在人的发展上。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使全体人民广泛参与发展活动的所有领域、所有层次、所有…  相似文献   

4.
田伟 《群众》2020,(1):31-32
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从系统论出发优化经济治理方式,加强全局观念,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重塑了全球经济增长模式和格局,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方向日益清晰,经济社会各层面、各元素之间的联系变得更为广泛、更加深入。我们必须从系统论出发优化经济治理方式,更加注重全局性和长远性,兼顾多重目标,通过触发经济社会各层面、各元素的集成耦合,凝聚新时代江苏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系统优化经济治理方式从系统论出发优化经济治理方式,首先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增强贯彻落实的全面性系统性。经济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而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则是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均衡发展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5.
台湾经济发展模式特征与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台湾经济经过40多年的发展,实现了从农工并存的二元经济社会到工业化的现代经济社会的转变。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台湾经济发展的模式特征是什么?其发展模式给当前经济带来何种困境?本文拟从这二个方面作一分析。一、模式特征反映经济运动形式的模式,从发展的角度看,是规定经济成长目标及其主要内容的基本框架。根据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选择,经济发展模式有传统的经济增长型、变通的经济发展型和激进的经济自主型三种。从战后发展历程看,台湾经济比较接近第二种发展模式,即克服了第一种模式的“不发展的增长”,但也未摆脱第三种模式的“不发达的发展”。战后初期台湾经济社会基本处在农工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中,即一方面是数量有限的资本主义工业部门;另一方面是数量庞大的传统性农业部门。在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6.
贵州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保持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其当下面临的战略选择。而贵州民建企业作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经济主体之一,关乎贵州省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因此,贵州省应通过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相关的政策体系、融资体系、经济社会服务体系、特色优势产业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促进其民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源泉。人类社会历史长河中的灿烂文明,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历史转折,都与创新密切相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史实践表明,凡是大力推进创新的时代,经济、科技、教育就兴旺发达,国家强盛繁荣,人民富裕安康。凡是创新缓慢或创新停滞的时代,经济衰落,人民贫困。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证明,唯有创新才能发展。  相似文献   

8.
“十二五”时期湖北区域发展战略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编制发展规划的重要基础。优化和完善区域发展格局是"五年规划"的重要任务和内容。认真研究湖北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一步推进湖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对于全面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合理编制"十二五"湖北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白津夫 《今日浙江》2005,(22):12-14
“十一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所谓“承前”,就是如何保持经济增长的良好势头,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所谓“启后”,就是要通过“十一五”的改革和发展,为实现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社会、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认识,“十一五”期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就成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经济增长中的结构矛盾“十一五”期间,我国面临的突出矛盾仍然是结构性矛盾,因此,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中心…  相似文献   

10.
孙蔚 《浙江人事》2006,(9):10-12
人才问题一向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特别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受自然条件、历史沿革和经济条件的影响,人才匮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合理,人才流出意识明显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本文试从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互动关系出发,通过在对我省欠发达地区丽水市选取部分较为典型的单位进行典型调查基础上,对我省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才状况作出一定程度上的推断与估计,并根据我省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规划提出相应的符合区域特点的切实可行的人才开发举措。  相似文献   

11.
实现率先崛起,争当自治区东部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是通辽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库伦旗作为通辽市的一个经济板块,在实现率先崛起,争当自治区东部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的过程中,责无旁贷。库伦旗在全市经济板块中相对落后,必须要有更高标尺、更新要求和更大作为,才能在通辽率先崛起中不掉队、不落伍,并争取成为通辽发展的后起之秀。  相似文献   

12.
《今日浙江》2002,(9):1
经济、政治、文化是支撑人类社会的三大支柱,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文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源动力,在新世纪对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和经济历来是联系在一起的,现实社会中既不存在纯粹的经  相似文献   

13.
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纳入科学发展轨道,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基本精神。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最具时代前沿的回答,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现实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十六大以后党中央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贯穿整个现代化过程中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指导方针。当前内蒙古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好时期。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把经济总量做大,让发展可持续、能稳定、…  相似文献   

14.
喀斯特地区的经济问题,向来是世界性的难题。喀斯特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当前我国西南地区研究的热点,也是自然和经济社会交叉领域的研究难题之一。根据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改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要求,我们发现,喀斯特地区的经济很可能存在着超乎想象的巨大潜力,其商业价值与市场价值一旦得到恰当的挖掘,完全有可能在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解决喀斯特区域经济落后的现状。结论一:中国地少…  相似文献   

15.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邓小平"经济社会协调、全面发展理论"在实践和理论上都做出了重要发展,主要贡献是把搞好经济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协调、全面发展的基础和中心,进而带动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全面发展;坚持经济建设同社会各项事业相结合,推动整个社会协调、全面发展;对邓小平经济社会协调、全面发展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这些实践上和理论上的贡献进一步推动和实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重庆》2005,(1):1-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7.
田承忠 《政策》2011,(5):9-13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资源经济是经济起飞的关键。资源经济的产业关联广泛,波及效应强烈,即使是在工业化后的发达国家,矿产资源仍对经济增长起着基础作用。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加快振兴资源经济,是实现我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加快建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的关键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湖北大别山和武陵山地区是经济社会相对落后地区,具有率先实现经济方式转变、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两区只有通过明确区域功能定位、发展规模经济、完善制度激励等手段,才能变潜在优势和动态优势为竞争优势,促进两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进入21世纪,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大力推进信息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为此,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杨建慧 《前进》2017,(2):46-48
<正>经济下行是备受国内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于山西而言,全国经济下行是极大的外部压力,而山西长期以来依靠资源优势发展,导致经济结构严重失衡的发展局面,构成了山西整体经济下行的客观成因。经济增速的持续下滑,引发了人们对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出路的思考。笔者试图通过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路径的探索,从多个角度考察山西发展的路子,为山西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出建议。一、经济下行背景下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面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