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舍己救人的优秀大学生许志伟在他2000年9月27日的日记中写道:“了解自己,设计自己,不断调整自己,是人生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的必然步骤。”许志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成功地实践和实现了自我超越。从这个意义上说,自我超越反映的是一种科学的人生观,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崇高理想。这种思想和人生态度,这种人生观和理想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  相似文献   

2.
自立自强,是许志伟精神的内涵,体现了当代优秀大学生不断奋进、不断超越的自我追求;乐于奉献,是许志伟精神的处延,体现了当代优秀大学生情系祖国和人民,甘于付出、不求回报的崇高风尚。  相似文献   

3.
自立自强,是许志伟精神的内涵,体现了当代优秀大学生不断奋进、不断超越的自我追求;乐于奉献,是许志伟精神的处延,体现了当代优秀大学生情系祖国和人民,甘于付出、不求回报的崇高风尚。 许志伟的自立自强,首先体现在他穷且弥坚,不坠青云之志,始终保持着一个农民儿子的本色。出生农家的许志伟,早早地体验了生活的艰辛。他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坚韧不拔,朴实无华,勤俭节约。从小到大,他体贴家里难处,生活几乎俭朴到了极点。高中三年,他没穿过一件像样的衣服,没买过一瓶矿泉水喝;大学四年,一件褪了色的夹克衫,一直伴随着他。在一个笔记本里,清清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精神成人"的楷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两大历史重任:一是知识建构,二是精神成人,二者缺一不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关于21世纪世界教育战略研究的报告中倡导的“四学”:学知识、学做事、学做人、学会共同生活,其根本宗旨也是要求一要学好知识,二要学会做人。许志伟同学不愧为“四学”精英,做人楷模。他的心路历程为我们提供了当代大学生精神成人的目标和途径,他的事迹蕴含的时代精神正是“自觉的主体意识和自由、自觉的批判精神”。这是许志伟同学精神成人的两个显著特点,也是当代大学生精神成人的基本目标,更是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日前,湖北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在武汉化工学院隆重举行“全省高校学习许志伟先进事迹经验交流会暨许志伟宣传教育作品首发式”,兴起“学习许志伟精神,做新时代大学生”活动新一轮热潮。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张昌尔到会并讲话。武汉化工学院2003届毕业生许志伟去年7月15日在家乡洪湖因抢救落水少年英勇牺牲及其生前事迹,在青年大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教育部、团中央、省委、省政府分别追授其为“舍己救人优秀大学生”、“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产党员”和“革命烈士”。半年来,湖北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通过组织…  相似文献   

6.
我校化工与制药学院应届毕业生许志伟同学勇救落水少年英勇牺牲的英雄事迹传遍全国,并引起中央有关部门和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我校迅速掀起了宣传学习许志伟的热潮,争做“许志伟”式优秀大学生活动正在我校蔚然成风。为了发挥好典型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学校对许志伟的英雄事迹进行了大力宣传。校报去年下半年开学第一期专刊重点报道许志伟的英雄事迹,随后,每期都开辟专栏报道许志伟的先进事迹、刊登许志伟的心声言行录和师生学习的心得体会。校广播台和有线电视台制作学习许志伟专题节目,宣传许志伟的英雄壮举和先进事迹。“化院时空…  相似文献   

7.
优秀大学生许志伟舍己救人、光荣牺牲的英勇事迹在社会上激起了强烈的反响,我们武汉科技大学党委积极响应教育部和湖北省委的号召,按照省委高校工委和教育厅的工作部署,把广泛深入开展向英雄许志伟学习的活动与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精心部署,认真实施,取得了很好效果。一是以“走近许志伟精神”为主题,营造“万名学子赞英雄“的教育氛围,使学习许志伟精神教育活动进入到认知层面。我们以“走近许志伟精神”为主题,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先后制作宣传横幅20多条,许志伟事迹宣传板30余块,利用学校广播台,制作多期专…  相似文献   

8.
一些优秀的中青年记者问我:“总觉得这几年进步太慢,像进了围城,究竟怎样才能实现自我超越,不断超越呢?”困惑自我超越就是在酝酿着自我超越听到这样的提问我非常兴奋,我以为这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话题。只有好学上进、不断攀登的中青年记者才有这种迫切的愿望。自我超越是人生不断进步的源动力。孩子学步,从步履蹒跚,到会走、会跑、  相似文献   

9.
许志伟的日记为我们提供了一 样一代大学生还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条走进当代大学生精神世界的途 族现代意识。许志伟勤于思考,崇尚径。解读许志伟的日记,我们发现, 科学,既富有理想又脚踏实地,既进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深处,折射出 取又务实,既追求个性的发展又兼转型时期各种思想碰撞的火花,而 顾集体、社会的利益,实现了自身价一种明显的发展趋势是,中华民族 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他的入党申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的现代 请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中国共产党意识正在他们的思想深处融合,而 有着博大的胸怀、奋斗的精神、无畏…  相似文献   

10.
正值全国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时候,武汉化工学院2003届毕业生、优秀共产党员许志伟同学,为抢救落水少年英勇献身,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以舍己救人的壮举,谱写了一曲新世纪的英雄颂歌,弘扬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一、许志伟的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 人得失。他生前助人为乐的先进事 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优 迹不胜枚举。在关键时刻,他又挺身 秀儿女在五千年创造辉煌历史 而出,舍己救人。 的进程中,不断培育、积累和形 许志伟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和 成了以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11.
武汉化工学院优秀大学生、共产党员许志伟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在高校和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我们汇集了百名学子畅谈学习许志伟的感想和体会,现予以选登,看看他们心中眼中的许志伟是什么形象,他们对许志伟精神和许志伟现象又是如何理解的。  相似文献   

12.
优秀大学生许志伟精神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秀大学生许志伟事迹在湖北乃至全国高校引起强烈反响。许志伟等优秀大学生的出现与时代有何内在联系?他们的成长有何规律性?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从中可得到什么启示?日前,湖北省委高校工委组织25名专家学者在武汉进行了研讨,本刊将陆续刊登发言摘要,并欢迎读者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3.
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千百年来,人们都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回答着这个问题,即使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也存在不完全相同的人生追求。“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升官发财”,“吃喝玩乐”等等,这是一种人生观,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人生观,是庸俗、没落的人生观,历来为人们所不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所表现的,是另一种人生观,是洋溢着爱国主义和进步精神的人生观。我们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为精神…  相似文献   

14.
“五四”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启蒙时代,它第一次触及到了现代化的核心,揭开了现代化的序幕。实现现代化,对于我们这个背负着巨大历史包袱的民族来说,无疑是一次全民族的自我超越。因而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基调就不能不是批判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统一体。只有以现代化作为参照系,我们的批判才会有真正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从类型上说是一种大陆民族文  相似文献   

15.
张振云 《理论学刊》2006,(12):124-125
在今人的心目中,“小说”是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而存在的。然而,这种“现代小说观念”并非源自我们自己的文学乃至文化传统。在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小说”的内涵恰恰在于它的字面意义,即“小”与“说”的语词涵义,更多地隐含着一种“崇大抑小”的价值信仰和审美观念,其本质乃是一种处于边缘状态的话语及其言说方式。  相似文献   

16.
自由的谱系     
在任何时候,自由都首先是个问题.这一问题不仅体现在我们对它的体验是含混模糊的,也表现在“自由”概念本身的意义复杂和多元性.在考察人类文明史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自由其实更多的情况下体现为一种“关系”.事实上,自由的外在与内在之区分其实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实现自由.我们认为,自由意志保证了人的主体性之实现,也使人能够深切地体验到自由.不过,在海德格尔看来存在的意义即是自由与超越.那么,作为存在的反映,审美(或艺术)正是自由的完美而确切的表达.换言之,在审美中人能实现真正的自由,从而也能实现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17.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表达了中华民族关于"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定位,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的精神特质。经过现代阐释,其积极含义是充分激发生命的创造力,奋斗进取、自强不息,不断超越自己的创造极限,不断开拓自己的人生新境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把这种具有深厚民族文化底蕴又完全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思想观念纳为自己的一个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8.
近一段时间来,高校“热”风又起,“校园民谣”——这种由大学生自己创作、自己演唱、反映当代大学生生活的歌曲,在大学校园里传唱开来,逐渐形成了一种“热”。从目前已结集出版的40首“校园民谣”看,这些歌曲所表现的主要是爱情、友谊、青春等校园里永恒的话题。由于它蕴含着一种质朴和真诚,有着浓郁的校园生活气急,正如出版商所言:“于精妙细微处吟唱着我们周围的生活”、“直抒郁结  相似文献   

19.
感动,是一种道德震撼所催生的情感互动,是真情传递,是爱心复苏,是道德升华……是有形而又无形的教育。今天,是一个需要感动的时代,武汉科技大学坚持抓住这个诉求点,把感动教育作为一种新思路,努力挖掘感动资源,倾心捕捉感动素材,对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德育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找准闪光点,用先进典型点燃感动教育。徐本禹精神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感动资源。武汉科技大学在成功抓好学习英雄许志伟精神的基础上,又以“挥之不去的感动”为主题,通过“认知—激情—笃信—炼意—践行”五阶段和“听、讲、演、写、谈、评、辩”等环节,把学习…  相似文献   

20.
王岚 《求实》2001,(Z1)
学风 ,就高等院校的学生来说 ,主要是他们的学习态度和行为的总体反映。对每个学生来说 ,是在一定的人生观、学习动机和追求目标的支配下 ,意识品质及自控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它是促使和保证学生圆满完成学业的重要因素。优良的学风是一种氛围 ,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也是大学最宝贵的财富。优良的学风是办好社会主义高等院校 ,培养合格的大学生的必要条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适应体制的转轨 ,大学生的成才欲望有了明显的提高 ,渴望自己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充分实现自我价值 ,这是推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