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周网谈     
《瞭望》2008,(4)
本周,包括A股在内的全球股市暴跌引起网民高度关注;手机漫游费听证会的关门听证以及无果而终令网民非常失望和不满;同时,本刊上期文章《严防土地成为集团式腐败新温床》经网络转发后,引起网民对地方政府土地腐败的声讨。此外,春运火车票能不能实行实名制,也是本周网民发表意见较多的一个话题。  相似文献   

2.
垄断复杂化     
桃源  于多 《瞭望》2008,(Z1)
手机漫游费降价听证已经过去一段时日了。在人们的热切期待中,降价方案终于在日前有了定论。主要内容为,主叫降为6毛,被叫降为4毛。此消息甫一公布,立即引起了大多数网民的抨击。  相似文献   

3.
一周网谈     
《瞭望》2007,(36)
本周,党的十七大将于10月15日召开的消息,令网民既振奋,也充满期待;而有关媒体关于我国出口服装缺少自主品牌因而处于国际分工低端的报道,则让网民多少有些忧虑;本周网民还对电视剧《士兵突击》也发表了不少热情洋溢的评论。此外,本刊上期文章《房市调控"七寸"何在》也得到了网民十分踊跃的留言跟帖。  相似文献   

4.
一周网谈     
《瞭望》2010,(38)
<正> 本周,多个省份纷纷采取对企业限电限产措施,河北安平县甚至对居民生活用电也采取"无差别限电",以减少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的做法,引起网民的热烈议论;有的政府网站形同虚设,对网民的回复均是一个模样,像是"机器人"在办公的现象令大量网民反感;铁路网络订票项目进入了实质推进阶段的消息,则引发网民的热切期待。  相似文献   

5.
一周网谈     
《瞭望》2010,(52)
<正> 本周,新闻出版总署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引发网民激烈争议;媒体对昆明公车改革的报道,再次牵引着网民的目光聚焦"公车";此外,媒体有关高铁推高返乡成本的报道,也在网民中激起了较大反响。汉语出版物"新规"引网民激辩据媒体报道,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日前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通知要求,在汉语出版物中,禁止出现随意夹  相似文献   

6.
一周网谈     
《瞭望》2007,(38)
本周,网民关注度最高的两条新闻都是政法新闻。其中,郑州市声势浩大地举行公捕大会,在网民中引起两种不同意见的交锋;而发生在南京的"彭宇案"却遭到了网民几乎一边倒的质疑;此外,建设部有关负责人关于应提高普通市民使用家庭轿车代价的言论,也遭到了多数网民的异议。  相似文献   

7.
一周网谈     
《瞭望》2008,(9)
本周,沸沸扬扬的"艳照门"事件仍是网民关注度较高的话题之一,但已从对"艳照"事件本身转向到对网络管理问题的思考;财政部出台的有关政府采购优先购国货的政策,在网民中也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此外,网民还对本刊上期所发《股市面临"三公"考验》一文所表达的立场和观点给予了积极回应。  相似文献   

8.
一周网谈     
《瞭望》2010,(1)
<正> 在2009年最后一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再一次引发网民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新开通运行的武广高铁,网民在赞其世界最快速度之余,还表达了对其高票价的不满;而我国将取消入学就业乙肝检查的消息也引起网民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9.
一周网谈     
《瞭望》2008,(17)
本周,网民在继续关注反对"藏独"、抵制西方反华舆论以及奥运火炬传递等热点的同时,对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食品安全法草案,也给予了较大关注,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建议;网民还对在股市连续下挫之时,管理层出台限制大小非解禁的有关规定以及下调股票交易印花税的组合利好消息,给予了积极评价;此外,网民留言最多的还有阜阳"白宫"举报人蹊跷死亡事件。  相似文献   

10.
一周网谈     
《瞭望》2007,(3)
本周,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全会的重要讲话再次激发了网民对新一年反腐败的由衷期待;江西高等级公路局设备采购拒绝国货事件,则引起网民对政府采购中可能存在腐败的高度关注;而对仅使用了13年的杭州西湖第一高楼被炸毁一事,网民竟给予了异口同声、众口一词的谴责。同时,本周网民对中国警方打击"东突"恐怖主义行动也给予了高度一致的、坚定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一周网谈     
《瞭望》2008,(18)
本周,有两件事特别让网民揪心,一是发生在胶济线上的列车相撞的特大交通安全事故,一是发生在安徽阜阳的 EV71疫情,网民痛悼死者,希望事情尽快妥善解决,保证即将举行的北京奥运会有一个平安和谐的环境;与此同时,网民对有关部门关于"响一声电话"的调查及结论持续关注;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关于上调个税起征点的呼吁,也得到了网民一致赞成。  相似文献   

12.
一周网谈     
《瞭望》2006,(49)
北京奥组委公布北京奥运会门票价格,受到网民高度关注,在消息公布的两小时内,网民留言就达数百条之多;本周网民议论较多的话题,还有建设部对"世行"关于"中国公积金制度主要使高收入家庭受益"的结论的反驳,以及媒体对中央编办要求乡镇编制确保5年内只减不增的报道。同时,"合肥一政府采购项目拒绝国货"之事,也引来网民不少批评留言。  相似文献   

13.
一周网谈     
《瞭望》2007,(35)
本周,北京实行4天的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在网上引起了一场关于此办法能否常态化的广泛讨论;中国移动半年报显示的日赚2亿元的盈利能力,再次激起网民对"垄断"和"暴利"的不满;而美国一教授关于"中国世纪"远未到来的观点,也是本周网民关注度较高的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一周网谈     
《瞭望》2010,(35)
<正> 本周,温家宝总理任深圳考察时的讲话,引起网民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景充满期待;因菲律宾警方处理不当致使8名香港同胞在劫持人质事件中遇难,则激起了网民对菲政府和警方的强烈不满和"怒骂";此外,媒体有关北京交通拥堵将于5年后达到极限的报道,也备受网民关注。  相似文献   

15.
一周网谈     
《瞭望》2008,(12)
本周,"两会"胜利闭幕,网民的热情却未降温。最受网民关注的当然是温家宝总理会见中外记者,众多网民不仅在线收看直播,而且还在第一时间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最为网民称赞的当数李金华同志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不少网民因此大赞中央英明;而最令网民不解的则是由全国人大代表、江苏高院院长透露的南京"彭宇案"的最终结果,网民认为,"彭案"已是公共事件,公众有权了解真相。  相似文献   

16.
一周网谈     
《瞭望》2010,(32)
本周,黑龙江鸡西恒鑫源煤矿透水事故因工人被困领导却成功升井而引起网民格外关注和热议;50位名人参拍的,将于国庆前发布的国家形象宣传片,也非常吸引网民眼球;此外,因济南三天时间"热死"8位户外劳动的工人,网民纷纷呼吁国家尽快为高温劳动保护立法。  相似文献   

17.
一周网谈     
《瞭望》2008,(8)
本周,网民反响最强烈、评论最多的有两则新闻,一是昆明市公布领导干部电话,二是媒体报道的广州市卫生局曾其毅关于"看病最不贵最不难是中国"的言论。前者得到了多数网民的肯定,后者却遭到不少网民的"围攻"。此外,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国务院办公厅精简会议文件改进会风文风的意见》也获得了网民高度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一周网谈     
《瞭望》2010,(36)
本周,网民对沿海和内地一些地方政府为推动农村居民城镇化,对农民采取"以土地换社保"的措施表示极高的关注度;对9月1日起实施的手机实名制,网民则发出了立法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呼声;一组"留守儿童"惜别父母的网上照片,引起了网民强烈的感情共鸣。  相似文献   

19.
一周网谈     
《瞭望》2010,(39)
本周,外交部发言人就日继续非法扣押我船长所作的"将采取强烈反制措施"的强硬表态,赢得了网民广泛支持;国务院法制办召开专家座谈会对拆迁补偿条例修改进行研讨,则再次引起网民对新的拆迁条例的期待;此外,网民还对湖南邵东县有关负责人就该县"外包"警察治安权所作的"辩解"提出了再质疑。  相似文献   

20.
一周网谈     
《瞭望》2008,(11)
本周,来自"两会"的各种新闻、信息牢牢吸引着网民们的注意力。王利明代表透露的《城市拆迁条例(草案)》已拟定的信息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关于将在两年内实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表示,因与老百姓关系密切而引起网民高度关注;政协委员孙淑义在大会发言中所报告的山东将新建"中华文化标志城"一事,则在遭遇一百多名政协委员联名反对的同时,也招来了网民一片批评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