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丽萍 《政府法制》2014,(27):86-86
8月29日,太原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二十三次会议通过《太原市献血条例》(下称《条例》),献血者优先用血,献血后单位准予带薪休假等新内容,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条例》规定,献血者享有优先用血权利。自献血之日起,献血者在5年内,本人按献血量的5倍免费用血;5年后,按献血量2倍免费用血;献血量超过800毫升的,终身免费用血。自献血之日起,献血者的配偶、父母、子女按献血量等量免费用血。这意味着,无论献血者的献血量多少,部可以享受免费用血政策。之前,在献血者免费用血方面,太原市实行全省统一标准,献血者献800毫升以上才终身免费用血,未达到800毫升时,不限时2倍返还,这个“门槛”就有点高。  相似文献   

2.
通过介绍两起雇佣他人冒名献血案件的调查取证经过、执法经验,探讨雇佣他人冒名献血案、非法组织他人出卖血液案等案由认定相关问题,为有力打击非法组织他人卖血、冒名顶替献血的违法行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娜 《江淮法治》2014,(20):24-24
不久前,浙江浦江县人民政府出台《浦江县无偿献血优惠政策实施意见》,其中一项“父母献血子女中考可加分”的优惠政策被人发上了网后,迅速引发争议并发酵。赞成者认为鼓励献血并无不妥,反对者则认为把献血和加分捆绑在一起,违背了无偿献血精神,破坏了教育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4.
血荒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国无偿献血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其关键原因是我国无偿献血制度运行中献血者权益保护不力.为保障无偿献血者权益,应建立献血条件审查岗位责任制、献血反应应对制度、大剂量采血限制制度、医院对免费用血报销机构直接结算制度.  相似文献   

5.
叶雷 《政府法制》2008,(11):1-1
5月12日,成都市武侯区的林荫街献血屋,前来献血的人排队站满整条街。23点20分,一位50来岁的男子说:“抗震救灾人人有责,我是个农民工。没有钱就‘出点血’嘛。”(《人民网》5月13日)  相似文献   

6.
王强 《政府法制》2009,(24):I0001-I0001
解放数码影城献血屋位于太原市解放北路与城坊街。交叉口的西南角,东南正对解放百货大楼,西邻解放数码影城和感恩百货楼,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解放数码影城献血屋是太原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在太原市北城区一个重要的无偿献血采集点,它的建设得到了解放数码影。城的大力支持,是企业支持无偿献血事业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7.
第一条为保证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制定本法。第二条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国家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第三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献血工作,统一规划并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献血工作。第四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监督管理献血工作。各级红十字会依法参与、推动献血工作。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措施广泛宣传献血的意义,普及献血的科学知识,开展预防和控制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的教育。新闻媒介应当开展献血的社会公益性宣传。第六条国家机关、军队、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动员和组织本单位或者本居  相似文献   

8.
人物     
《检察纵横》2012,(5):49-49
无偿献血模范——王跃东 1月28日,正月初六,清晨,大连市血液中心。这里比王跃东的想象繁忙了许多,这让他意外而又开心。“我特意从老家提前赶回来献血,再晚的话,下个月就没时间献了。我一早上到血站,就有十几个和我一样的无偿献血者,大家话不多,但是感到很温暖。”  相似文献   

9.
正献血加分,在这里非对错暂且不论笔者认为更应关注的是"献血加分"背后映出来的社会问题及如何决这些问题,"献血加分"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透过"献血加分",我们看到的其实是那些老生常谈的问题:血荒、政策出民主程序缺失、加分乱象。如果这些问得不到解决,今后引发社会争议的政策会出现,甚至可能更加荒诞可笑。  相似文献   

10.
雨川 《江淮法治》2012,(12):38-39
骨髓捐献和献血一样.都是爱心公益事业。然而,由于骨髓移植需要在志愿者和病人配型成功后才能进行.比起献血的程序复杂了许多。加上相天知识普及程度差距较大.病人在接受“骨髓爱心”时常常会面临各种尴尬困境。悔捐,对于病人来说更是一种足以致命的打击。江苏女孩蒋静.两年前因为不幸患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后.  相似文献   

11.
蓝山 《政府法制》2014,(34):64-64
10月26日,经全新改造后的太原解放路万达献血屋开始投入使用. 这是太原市对老旧献血屋改造行动开始以来,第一个投入使用的旧貌换新颜的献血屋.以灰白为主色调的献血屋,如同一栋“小别墅”,盈盈站立在街头,与屋前空地上大红的充气拱门上“捐献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重来的生命”条幅交相辉映,与屋后的万达广场融为一体,既在外观上较之以往的献血屋有了较大改变,极具现代感与时尚感,又在献血者的体验有了较大改进,更舒适,更具人文关怀气息.  相似文献   

12.
无偿献血与公民生命健康权的保障方新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2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国家提倡18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献血法》的实施,必将对献血行为的进一步规范和公民生命健康权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一、无偿献血是造福社会的必然之...  相似文献   

13.
何超  许才武 《法治纵横》2013,(13):28-29
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有一个流动的血库,每当当地病人急需鲜血时,新疆且末县人武为部生产连的战士就会在第一时间来到医院献血。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0月1日,是献血管理办法实施5周年的日子。有了法制的途径,献血管理是否井然有序?  相似文献   

15.
《政府法制》2010,(13):F0004-F0004
2010年6月14日是第七个“世界献血者日”。本次献血日的主题是“向世界提供新鲜血液”。太原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在南宫等6个献血屋举行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条 为保证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制定本法。 第二条 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国家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第三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献血工作,统一规划并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献血工作。  相似文献   

17.
张玉侠 《江淮法治》2008,(14):18-20
“5·12”大地震震动了大半个中国,不仅是脚下的土地在震动,我们的心也被深深地震动了。鲜活的生命瞬间逝去.美丽的家园变成废墟、但是,我们并未在地震中倒下。当献血的队伍排成百米长队,当奔赴灾区自愿者的车队造成交通拥堵.当个人和企业捐款达到数百亿,当地震中那些可敬的人们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而自己永远长眠时.我们猛然发现,悲痛中这个古老的国度已凝聚了不屈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被告人周某(男,35岁),某医院采血员。他在献血人员不易看见的环境中(两间屋中间墙壁留一洞口,献血人从外星将手伸入洞内,被告人一人在内屋操作抽血),超量抽取献血人员的血液后,开假姓名的单据,冒领血款,侵吞归己。从1985年5月至1987年8月,  相似文献   

19.
从“血荒”现象看《献血法》在实施中的问题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献血法》在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血荒”现象在很多地方存在;目前的还血政策不能很好地激励公民献血的积极性;法律对医疗机构紧急用血规定不完善,“见死不救”,“救人违法”的矛盾在现实中还存在;部分临床用血的血液来源存在安全隐患。应当教育、动员、招募一支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适当放宽献血的条件。提高血站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无偿献血及免费用血系统的网络化建设、适当扩大医疗机构在紧急用血时的权限。  相似文献   

20.
《人民调解》2008,(7):16-16
今年5月12日14时28分,地动山摇、天崩地裂。一场特大的地震袭击了巴蜀大地。灾难发生后,举国震惊。巨大的灾难深深地牵动着13亿同胞的心。捐款、捐物,伸出援助之手。支援灾区人民共渡难关。人们纷纷涌向了捐助点。涌向了献血屋。在成都各个捐助点、爱心献血屋涌动的人潮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从并不宽裕的收入中拿出10元、50元、200元……投入了捐款箱。200毫升、400毫升殷红的鲜血从他们的身体中汇聚到了这一爱心大潮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