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7 毫秒
1.
史莹 《世纪桥》2008,(6):53-54
社会普遍认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是很幸福的,但是当代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却存在着幸福感缺失的现象,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讨。幸福感缺失的原因主要有教师压力大、社会对教师的关注不足、教师对职业价值认识不足等。社会与教师应该共同努力,使教师的幸福感回归。  相似文献   

2.
追求幸福是人类本性的一种展示,目前国人幸福感缺失是一个基本现状。文章从个体幸福感来源的三个层次对幸福感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性格能力和生活所需技能脱节、生存期望与现实的强烈冲突、高级心理需求的实现条件不充分等是造成中国民众幸福感缺失的主要原因。为此,应从促进民众信仰的自动生成、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和提高个体感受幸福的能力等方面来提高国人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3.
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缺失与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关系着大学生的心态和价值取向,影响着高等教育育人目标的最终实现。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缺失,有社会、学校和个体三方面的原因。要重建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需要社会各界多一些理解、尊重和宽容,需要高校多一些关心和支持,需要辅导员自身不断提高职业满足感。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对进行社会调查的工作重视不够,在进行的社会调查中调查方法的使用不尽科学,应该承担起调查职责的相关部门的工作缺失,对社会学的不公正的对待等原因,造成了建国后中共在社会调查工作方面的不足。这一不足,正是成为中共在这一时期经济建设中犯错误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社会幸福感是心理学对幸福感研究的新视角,指个体对自己与他人、集体、社会之间的关系质量以及对其生活环境和社会功能的自我评估,关注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体验。在集体主义为导向的文化背景下,社会幸福感从个体与社会关系层面进行幸福感的研究对人民幸福感的提升将更具有实际价值。社会幸福感理论模型包含了社会整合、社会接纳、社会贡献、社会实现、社会一致性五个维度。探析人民幸福感的提升,可以从这五个维度结合社会的具体  相似文献   

6.
对于以关系取向为特征的中国社会,研究社会资本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基于中国社会调查(CGSS)2015年的全国调查数据,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研究社会资本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分析这种影响在性别、年龄和城乡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社会资本对居民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社会资本构成性成分中,社会信任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正向作用最明显,社会网络、邻里互动和朋友交往对居民主观幸福感亦具有明显正向作用;对于不同群体而言,社会信任对女性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更明显,而社会网络和邻里交往则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升男性居民的主观幸福感;社会信任、社会网络和邻里交往均对中老年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正向影响更明显,而朋友交往则对青年居民的影响更大;社会信任、社会网络和邻里互动对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正向影响均显著高于城市居民,朋友交往则对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更明显。研究为社会资本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提供了中国经验证据,体现了西方社会原有解释命题的有效性以及中国社会的普遍适用性,为国家和个人在提升居民主观幸福感方面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提出教师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仅是教师职业规范的需要,更是教师个体发展和自我追求的需要,因此对教师进行心理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无论对教师个体的发展还是对幸福感理论的丰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天津支部生活》2008,(8):61-61
在物质条件不断丰富的今天,文化权益的获得、文化生活的丰富已成为当代人幸福感的主要方面。杨剑龙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认为,从保障文化权益的角度看,现代人的幸福感应该包括如下几方面:第一,获得文化教育的权益。在崇尚教育的社会中,每一个公民应该自觉地加强文化教育,在接受不同的文化教育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经济增长与幸福感之间不协调的现象称为"伊斯特林悖论"。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经济学难以摆脱用经济手段来破解"伊斯特林悖论"的模式。社会学对幸福感的研究在"伊斯特林悖论"提出之前就已经开始,特别是社会幸福感概念的提出,对幸福感研究来说是一个重大突破。幸福感的社会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人们的幸福感随着时间推移、条件改观、社会变迁而发生变化。社会学将幸福感视为一个社会的产物,侧重于从社会层面研究幸福感的生产机制。社会学视角使幸福感研究从"以经济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向,为化解"伊斯特林悖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温州市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城市居民的幸福感现状以及个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社会环境对于幸福感的影响。分析发现:城市居民的总体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不同维度的幸福感存在差异;个人自然属性中的收入水平对于总体幸福感存在显著影响,高收入群体的总体幸福感高于中、低收入群体;个人社会属性中的未来预期、生活满足、乐于助人和人际关系和谐对于总体幸福感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环境因素中的物价水平越高,总体幸福感越弱,而公民越遵纪守法,总体幸福感越强。最后,本文提出了提升人们幸福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社会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工业化、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行业分工越来越细.很多行业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然而,历史悠久的教师行业却似乎还处于非专业的经验型状态,其中语文教师尤其如此。教师个体的成就感、幸福感较低;教师群体普遍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社会声望不高。  相似文献   

12.
卢水平 《党史文苑》2011,(24):79-80
地方高校大学生不良竞争心理的形成归因于理想缺失、认识有限等主观原因以及社会的负面影响、家庭教育的失范等客观因素,学校和教师应该从培养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自我效能感入手,优化他们的竞争意识,调适他们的竞争心理,提高大学生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针对城乡差异背景下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城乡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存在差异,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分别对农村与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起到主导作用;经济资本对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并不显著。由此说明,在提升居民主观幸福感的需求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应考虑到城乡居民主观幸福感的不同作用机制与共同变化趋势,在有针对性地进行二元社会精神文明创建的同时,兼顾城乡融合趋势,推动城乡居民主观幸福感在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中协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黄娥娇 《世纪桥》2011,(19):77-78
2010年"幸福广东"提出之后,关于什么是幸福、怎么样才算幸福、政府应该如何提高民众的幸福感,成为了广东社会热议的话题。本文站在政府视角,提出了政府应该从人文关怀、制度设计及其实施等方面为民众创造更多的幸福。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虽然是一种主观情绪体验,但它受内外环境的影响,而这种内外环境究竟是如何影响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的,还需要进一步揭示其内在的心理机制。所以需要分析职业幸福感有关的理论模型。换句话说就是探寻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心理资源。幸福感的范围非常广泛,“职业幸福感是幸福感的一个子类,指人们在从事职业这种人类活动中的幸福体验”。  相似文献   

16.
我国广大农村人口普遍存在受教育程度低、文盲率高、结构失衡,过剩劳动力滞留在农村难以转移等人力资本缺失问题。制度的重要功能在于为社会提供激励机制,而制度的缺失将导致社会动力的不足,制度的缺失是导致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缺失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实现了大发展。在满足了人们基本的物质需求之后,如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加人民幸福感便成了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这也要求人们不要仅仅局限于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等客观因素的角度,还要增加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的视角,综合、全面的衡量居民的幸福感。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其主观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程度更强。本文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幸福感评价体系的特殊性,在考虑影响幸福感指数的经济和发展问题等客观因素基础上,更加注重身心健康、享受发展和宗教信仰等主观因素,重新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幸福感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主要力量,关注他们主观幸福感状况的好坏是每个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必须重视的一大课题.本文研究了南京市某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分析了影响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并从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四个层面对提升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提出策略.  相似文献   

19.
潘晓珍 《求实》2005,(3):50-53
政府推动型市场经济改革的路径所造成的社会信用意识供给不足是造成目前我国社会信用意识缺失、社会信用严重恶化的根本原因。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政府必须承担起培育公众社会信用意识的职责。对此 ,必须合理定位政府职能 ,抓住政府自身信用意识的加强这只把手 ,走出“市场经济不成熟导致社会信用意识缺失”与“社会信用意识缺失阻碍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两难困局。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与社会文化的发展,影响幸福感的因素开始发生了潜在的变化,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社会大环境下促进人们幸福指数上升有利于社会和谐、社会稳定。本文从个人心理、社会环境、社会文化、人际关系四个方面来探讨对幸福感的影响,提倡建立积极乐观的人格特征,树立方向正确的人生目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来促进幸福感的积极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