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秦  曹叶军 《前沿》2013,(9):144-148
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系统具有的一种状态,其关注了主体能力建设,但对主体作用于客体的过程和方式研究还存在缺位现象,只有其固有的潜在可能性在一定条件下所产生的持续推动发展的动力——可持续发展力,才能最终转变为持续发展的现实力量。这种由"软系统"连接"硬系统"并维系其相互作用的关系力(态)的实质是,在系统思维情境下,对系统内部各要素合理关系的构建和调整,是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从潜在状态转化为现实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2.
在阐述县域经济重要性的基础上,以麻城市杜鹃花经济模式为例,通过分析探讨依托资源优势促进经济转型的基本思路,强调县域经济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得出了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深化市场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3.
正县域发展是区域发展的一种特定形式,是以县级行政区为主体,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政治、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系统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贯穿于四大建设各个方面和全部过程。一、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一)生态文明建设是顺应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县域绿色治理是国家绿色治理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程。县域绿色治理可从“场域—结构—过程—政策”四个维度“激发—整合—凝聚—转换”绿色治理能量,并通过“四维”同频共振,趋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治理目标。县域绿色治理应以绿色能量场重塑绿色治理场域,基于合作关系重构绿色治理共同体,优化绿色话语实践流程以重塑绿色治理过程,完善绿色政策以重构绿色治理工具等四维路径,实现县域绿色治理运行场域、运行主体、运行过程和运行工具的创新,旨在优化县域绿色治理体系,提升县域绿色治理能力,助力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  相似文献   

5.
县域经济突破是吉林省委提出的发展经济重点实施的“三大战略”之一。实施县域突破战略,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使统战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呈现出新的特点。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域内存在的各种经济,它是区域经济的一个独立的经济层次,又是一个完整的经济系统。县域经济内不同经济主体,既在所有制、组织形态和劳动对象等方面具有差别性,又表现为各种经济在同一县域空间从事劳动经营活动,具有同一性,构成了县域经济的特征。从吉林省看,县域经济一般状况是底子薄、发展慢、总量不足、效益差,表现为“五低”:一是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6.
杨明贵  赵临龙 《前沿》2014,(7):103-107
站在文化的维度思考助推安康县域文化旅游的路径选择,有助于安康县域在推进旅游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传承县域历史文化根脉,实现“旅游强县”和“文化兴县”的相依相存、共生繁荣。通过文化视阈下的思考,本文认为安康县域在推进旅游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切实做好以下工作:树立旅游强县即是文化兴县的发展理念;重视县域旅游文化研究的纵深开掘;依托县域民间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含量丰富的人文旅游品牌;大力发展县域乡村休闲文化旅游;精心设计县域城市印象。  相似文献   

7.
冯永贤 《当代广西》2005,(23):51-51
近几年来,荔浦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民营为主体,以城镇为依托,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科技进步与创新为支撑,积极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区域经济战略,紧密结合本地实际,选择适合本地条件,把有优势、有特色的产业作为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以优势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改善了社会生产力系统的整体结构,走出了一条发展速度较快,效益较好,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新路子,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一、突出重点抓住根本,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相似文献   

8.
《世纪行》2016,(3)
正县域概念及区划,历经千年,基本稳定。县域具有"山共脉、水同源、地连片"的自然特征和依托资源集群发展经济社会事业的人文习惯;县域又是相对独立的城乡结合体和经济社会发展责任主体,是国家宏观发展战略与区域微观发展实践的重要节点。应大力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夯实国家全局发展基石。为此,提出四点建议:一、充分发挥县级行政服务效能,切实加强国家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建议在坚持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朝晖 《求索》2011,(1):25-27
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本文拟以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为研究案例,运用AHP决策分析法对其经济社会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并以功效系数为分析工具,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转换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协调度函数分析,进而分析县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海金 《人民论坛》2023,(17):56-60
乡村振兴有赖于产业发展、物质支持等要素提供充足而持久的动力,但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人这一本源和主体,依托于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真正达成。当前,乡村人才振兴成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建设农业强国最重要的因素。为此,要突破单向思维,从内与外、表与里、虚与实等辩证统一的角度,实现以农民主体性为依托的内生机制和以城乡融合发展为载体的外源机制的有机融合,并从主体、结构、动力、能力、环境等多维度入手,探寻乡村人才振兴的具体实现方式和路径。  相似文献   

11.
与传统科层制的“条块”统合和“块块”统合不同的是议事协调机构通过“条条”统合的方式实现了县域治理的创新。本研究基于条块关系理论,构建了议事协调机构统合治理的分析框架,并结合对西北H县议事协调机构的案例分析,解析了“条条并举”发包制的运行逻辑。研究发现,议事协调机构通过权威性传导机制、层级协调机制、压力缓解机制、急难事务应对机制形成了议事协调机构特有的统合治理逻辑,逐步降低了县域在压力型体制下所滋生的治理负担。这种议事协调机构的统合治理为县域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和治理机制的创新。因此,在县域治理过程中,议事协调机构的统合治理的现实功能表现为,通过条条关系的有机整合来弥补依托科层制运行的传统行政发包制的不足,以此助推实现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杨治平 《前进》2006,(10):31-32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既是当务之急,也是大势所趋。实践使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要实现县域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必须确立科学发展的理念,把握科学发展的重点,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必须把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始终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然而 ,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县域经济 ,其可持续发展问题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没有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是造福当代、泽及子孙的大事。一、实施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和必然性1、县域经济低水平的发展现状要求我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 ,绝大多数县经济都不发达 ,人民生活水平较低。为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  相似文献   

14.
李治国 《前进》2003,(4):13-15
话说: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主体,是国民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讲,县域兴,则国家兴;县域富,则人民富。县域经济尤其是中西部县区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跨越式发展呢?一要依托优势谋发展。优势就是一个地区的发展之长,是一个地区长期以来资源、历史和人文环境的积淀,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条件,也是产业结构定位的主要依据。地域有贫富之分,优势有先后之别。有些优势是先天存在、与生俱来的,譬如资源、区位…  相似文献   

15.
亢海银 《前进》2007,(8):29-31
按照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走出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路子的要求,浮山县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浮山实际,提出了"加快建设临汾卫星城,挺进全省山区十强县"的发展战略,并制定了"依托地下黑色资源,培育地上绿色产业,强力拉大县城框架,稳步建设和谐浮山"的发展思路,力争在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上实现突破,努力探索出一条资源型山区县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16.
梁标文 《当代广西》2007,(16):22-22
近年来,钟山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桂梧高速公路、洛湛铁路为发展纽带,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县域工业。促进县域工业跃上新台阶,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迈开了可喜的一步。  相似文献   

17.
吴秀永 《当代广西》2008,(10):14-14
县域经济的发展既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任务。大化瑶族自治县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县域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继续解放思想,扩大对外开放,打破束缚发展的条条框框,紧紧依托资源优势,面向国际国内市场抢抓机遇谋求发展,增强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努力推进富裕文明和谐的小康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8.
建设生态文明:厦门特区发展模式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最早的意思是房屋、家庭,19世纪中叶以来被赋予了现代科学意义,主要指的是自然界诸主体、诸系统之间交错复杂的关系。如果我们将文明定位于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那么.生态文明则是指人类社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改善人地关系、进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切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19.
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人才开发战略刘承芳围绕宜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为积极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施好人才开发战略工程,走科教兴县之路。根据我县人才现状和人才结构,就人才资源的整体性开发,谈...  相似文献   

20.
张劲松  纳麒 《思想战线》2005,31(5):27-33
县域政治系统是县域政策的制定、执行和反馈的系统,在县域政治系统的政策议程中,政策输入具有政府主导输入的特征.政府主导输入强化了公共问题的政治系统的体认和意志,而忽视了政策过程中的公民政治参与,导致了县域公民政治参与的缺乏和不足,因此,增强公民的政治参与不仅是县域科学、民主决策的需要,而且也是县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