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我国正处于建设法治国家的强劲阶段,公职律师制度在建设法治国家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公职律师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各地因地制宜,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设计了适合本地区的公职律师模式。然而,公职律师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统一的管理体制、与政府职权容易混淆、经费不足等问题,因此,需要针对这些不足对我国的公职律师制度进行完善,有效发挥公职律师制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涵 《民主与法制》2013,(30):22-23
随着国家法制进程的加快、人民法制意识的增强和社会对法律服务的需求,律师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青年律师作为律师的新生力量、后备军,近年来在律师队伍中的人数逐年增加,青年律师已经成为律师中新崛起的一支强有力的队伍。从1993年成立至今,岳成律师事务所已经形成了一支稳定、庞大、优秀的律师团队,并且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律师的培养工作,将其作为确保事务所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张立平  陈元庆  董阜平 《前沿》2007,(12):183-187
公职律师制度对于维护社会正义、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本文认为公职律师并非单纯的国家公务员,将其定性为公职人员更符合各类型公职律师的共同身份特征。同时,本文结合我国司法实践并借鉴公职律师制度的有益试点经验,从公职律师的种类设置、工作机构设立、管理和法律规制等方面就其具体的制度构建与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雪莉律师,自担任南开区人大代表以来,不断创新,勇于开拓新局面,迎难而上,带领她那支高素质的律师团队始终走在天津律师行业专业化的前列,为我市律师队伍的建设及法制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她依法执行代表职务,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全心全意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5.
法律知识贫乏和法律素养较低是社区矫正对象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引入专业律师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是提高社区矫正质量的必然趋势。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应通过搭建需求与服务对接平台、建立社区矫正专业律师准入制度、健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制度、建立完善的质量考评机制以及建立律师激励机制等多种措施吸引优秀律师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相似文献   

6.
周成泓 《求索》2013,(6):53-56
中国近代律师制度是清末改制效仿西方法制的产物。该制度的引进既是源于当时中国经济、政治及社会发展的内在诉求。也受到一系列外在因素的刺激,并且有着力倡律师的观念和思想氛围作为精神支撑。清末律师制度滥觞于《大清民事刑事诉讼律草案》,但因过于激进,该草案遭致流产,致使其后的《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不得不后退一步。之后律师的法律地位在《法院编制法》中得到正式承认。1911年《大清刑事诉讼律草案》和《大清民事诉讼律草案》正式确立了律师制度。中国近代律师制度的发展史对今天仍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庞大的律师队伍中,有一支特殊的群体颇为引人关注。 他们集双重身份于一身:既是执业律师,又是国家公务员。 当老人、儿童、妇女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他们会挺身而出;当企业职工应享受的劳动权利被剥夺时,他们免费为其提供法律帮助;当政府部门在依法施政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他们是政府部门的“智囊团”。 这个群体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公职律师,亦称为“政府律师”。 然而,这个群体自从亮相社会舞台伊始,便饱受质疑。最大的问题是公职律师制度“法无依据”。 即将于2008年6月1日实施的律师法中“公务员不得兼任执业律师”的规定更是让公职律师尴尬不已。 法律界人士普遍担忧,没有律师法明确其地位,戴着“师出无名”,“于法无据”帽子的公职律师还能走多远?  相似文献   

8.
转眼之间,我国律师制度恢复重建已经30周年了。30年来,中国律师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少到多,不断壮大,逐渐成形。我们欣喜地看到,当年一支几百人的队伍,今天已经发展到了一支17万人的大军;当年一个陌生的名词,  相似文献   

9.
从1979年我国恢复律师制度26年来,执业律师已达10.2万多人。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律师作用将日渐彰显。长期以来,由于律师执业不受地域限制。活动空间和范围较大,有的律师往往把自己定位为“无拘无,束”的“自由职业者”,放松了主观世界的改造。加之管理方式和管理机制的原因,少数律师职业道德缺失,服务为民、维护正义等正确的理想信念和诚信服务意识逐渐淡薄,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商业化倾向日趋严重。有的为了争揽业务,包打官司,互相贬损和诋毁对方,搞不正当竞争;有的责任感不强,不能恪尽职守,工作敷衍了事,玩忽懈怠,拿钱不办事;  相似文献   

10.
现在有一种观点,视律师界如洪水猛兽,似乎法官出问题都与律师有关,更有甚者说凡是腐败法官的背后都有几个律师的身影。确实,2000年以来,律师队伍中也出了几个重量级的行贿问题和触犯刑律的案例,所以现在政法界和律师界已经高度关注这个社会问题,最高法院曾经颁布规定,司法部也制定规章制度,同时限制律师、法官的不正常交往和不正常的工作会面。这些规章在律师和法官之间筑起了防火墙。  相似文献   

11.
律师队伍的政治思想工作十分必要,律师的政治思想觉悟的程度,直接关系到律师所接触的犯罪嫌疑人及犯人情绪是否稳定,以及对社会、法律的认识程度.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司法人员对这些人的正面教育,虽然下了很大功夫,但不如律师说几句话.可以这样说,这些人更听律师的,认为律师在维护他们的合法权利,他们认为律师的话可信.因此,思想政治建设,对于律师形象的塑造,对于律师队伍的建设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紧迫的.  相似文献   

12.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基础重要组成部分的律师制度和律师职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负有特殊责任。律师在排解社会纠纷、消弭社会冲突,为困难群体提供法律服务、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等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承担起促进调解的职能是转型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律师应有的理性认知和社会担当。律师参与调解具有充分的制度基础与实践积累,明确的服务内容和利益结构。律师参与调解有助于提升调解质量、提高调解效率、防范调解异化。为发挥律师对调解的促进功能,执业律师务必夯实专业基础,准确把握调解框架,丰富社会阅历,洞察纠纷成因出路,努力引导当事人迈向合作,达成自身经济诉求和正义责任的统一,并推助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浅析我国律师执业权利保障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律师是民主制度的产物,律师制度的发展程度更是一个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标志。律师是当事人维护合法利益的最直接最有力的武器,律师代表着当事人"天赋"的权力,给律师权利就是将权力交给公民。保障律师执法的合法权利是维护公民合法权利及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基本要求。一、新《律师法》对我国律师执业权利的拓展  相似文献   

15.
7月上旬,省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组织部分在宁委员,由胡序建副主席带队,在省司法厅的配合下,对苏州、常州、南通三市贯彻实施《律师法》的情况进行了视察。苏、常、通三市律师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律师法》颁布实施以来,律师队伍迅速发展,常州市律师已从1979年的9名,发展到现在的261名,南通市365名执业律师中,法律大专以上学历的占92%,苏州市588名执业律师中,法律大专以上学历的占总数的92%,其中法律本科以上学历占42%,律师队伍中已经涌现出一批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较高的人才;业务领域进一步拓展,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南通市律师担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及公民个人的常年法律顾问达2474家,今年上半年,苏州市律师办理民事案件1458  相似文献   

16.
构建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社会律师、公职律师与公司律师等法律服务队伍,对于提高依法执政、依宪执政、防范风险均具有重大意义。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必须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一要围绕经济工作重点的转移,调整法律服务工作的方向;二要围绕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调整法律服  相似文献   

17.
律师思维在方法论层面具有双向规范性、商谈说理性、应用广域性、智识综合性等特征,这些特征蕴含了丰富的法治要素。受到来自法律职业制度结构、权力资源分配以及职业特性和发展水平等多方因素的影响,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律师思维的研究和关注普遍不足,中国语境下的"像律师那样思考"面临着律师思维缺位的困境。法律思维研究中的"混沌主义""法官中心主义"和"碎片主义"等现象遮蔽了律师思维的方法论特征与法治内涵,会对律师职业发展、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以及国家法治建设产生诸多消极后果。实现"像律师那样思考"需要从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规则层面、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制度完善层面以及在国家与社会治理领域层面构建、培育和拓展规范意义和方法论意义上的律师思维。  相似文献   

18.
《协商论坛》2012,(8):22-22
依法治访,除了信访工作人员自身要学习法律、政策外,还要建立一支强大的信访法律服务、法律保障队伍,而律师作为提供法律服务的专业人员,参与信访工作并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尤为重要。建立律师参与信访工作的制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晓林  王喆 《人权》2005,(1):46-48
中国律师制度自20世纪70年代末恢复以来,取得了长足发展,律师制度已成为国家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民主法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回顾过去20多年的风雨兼程,律师作为中国法治社会的实践者,其作用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他们是社会正义、良知的维护者,是中国法治社会建设与完善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20.
正公职律师制度是我国在建设法治政府、法治国家进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司法配套制度。然而,尽管公职律师制度已经在我国全面建立,但从实际运行状况来看,该制度并未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应有重视。当前公职律师工作存在缺乏统一协调推进、公职律师法律地位尴尬、职能分工模糊等突出问题,亟需制度层面的规范和完善。健全公职律师制度,有利于积极推动开展并规范公职律师工作,让这支专门化律师队伍当好依法行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