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达的公安科学学科体系与发达的公安高等教育是分不开的。加强公安科学学科体系建设不仅是公安院校的事。当前在公安科学学科体系建设中必须开展公安经济大环境的研究 ,加强“道德治安”的研究 ,把“人民治安”提上战略研究的日程 ,加强公安客体、公安信息化、“世界公安”等方面的研究 ,把公安史建设成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公安学的研究中很少有人注意到对“公安”这一最基本概念和范畴的理解,忽视了它对整体学科的逻辑起点问题,从而在对待学科的名称、研究的范围及研究的方法上,产生了不同的观点。为了进一步深化公安科学研究,笔者认为应该澄清“公安”范畴的含义,统一科学的思维认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基础。在公安学术理论界,对“公安”范畴大致有以下几种理解:1.“公安”是社会整体的治安;2.“公安”是一种社会工作;3.“公安”是一个专门机构或警察职业的简称;4.“公  相似文献   

3.
《公安研究》2000年总目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稿新春寄语本刊编辑部贾春旺部长谈公安研究土作贾春旺“三个代表”是我国新时期公安工作的指南本刊编辑部加强公安理论研究指导公安工作实践 —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贾部长题词精神本刊编辑部开展“三项教育”加强队伍建设 —贾春旺部长在全国公安机关“三项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贾春旺重视发展公安社会科学理论推进学科建设和理论创新本刊编辑部《关于切实加强公安理论研究工作进一步办好<公安研究>通知》公安部办公厅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专栏学习“三个代表”实践“三个代表”努力为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公安理论研究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事业发展进步的先导。加强和改进公安理论研究工作,要充分认识公安理论研究工作的重要性,解决好“为什么”的问题;要正确把握公安理论研究的主攻方向,解决好“做什么”的问题;要不断提升公安理论研究的层次和水平,解决好“怎么做”的问题;要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公安理论研究人才队伍,解决好“由谁做”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公安政工学的定名“公安政工学”,全称应为“公安政治工作学”。为什么把研究公安政治工作的学科定名为“公安政工学”呢?有的同志曾经很坦率地对我们说,定名为“公安政工学”缺乏科学性,站不住脚。因为,在公安部门定为“公安政工学”,煤炭部门定为“煤炭政工学”,纺织部门定为“纺织政工学”,那不成了“行业政工学”?这种意见引起过我们许多思考。我们认为,公安部门的政治工作具有一些独自的特点,并有着长期实践经验作为理论研  相似文献   

6.
1986年8月,统编教材《公安管理学概论》问世后,几年中,一批公安管理学教材、论著和科研成果应运而生,公安管理科学的理论研究水平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公安管理学至今尚未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现有的体系结构也尚待商榷。本文试就公安管理学的逻辑起点、研究对象和科学体系问题作点粗浅的探讨。一、“公安管理”概念的透视当今,“公安管理”这一概念的使用频率很高。然而,大都对“公安管理”概念的涵义缺乏科学的透视。要对公安管理科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当前亟待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澄清对“公安管理”概念的模糊认识,否则,它将引起思想上的混乱,产生歧义。概念上的歧义,必将导致推理的  相似文献   

7.
展望21世纪的公安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的公安学,将在现有道路上延伸和创新。公安学将取得与公安事业重要地位相适应的重要学科地位。走上广义公安学的研究道路:“人民治安”成为主旨,进一步发展公安机关的福利性职能,重视公安客体的理论地位,从广义上加强公安主体、公安法制和公安文化的研究。发展学科内部的协调关系:全面加强公安社会学科和公安技术学科的建设,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并举,处理好引进与融化的关系,建设公安史学科并开展广义的公安史研究。提高公安学在公安决策中的作用,吸收公安学专家作为公安决策的“外脑”。在国际交流中发展中国特色的公安学,“与国际接轨”的提法值得斟酌。  相似文献   

8.
文章提出,公安工作是文理兼融的工作,既需要公安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又需要公安自然科学研究的成果,这两种科学成果缺少哪一种,公安队伍的战斗力都难以提高。为了实现陶驷驹部长在“十九公”提出的“科教强警” 的战略指导思想,一方面要发展公安教育事业,培养大批公安人才;另一方面就是要实现公安科研成果的转化,这个转化过程不完成,就难以实现“科教强警”的指导思想。文章论述了“公安工作科技含量”和“公安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含义,分析了公安社科理论研究成果转化滞后的原因,在促进公安社科理论研究成果转化的五点思考中,提出了要把公安社会科学提高到公安队伍“重要战斗力” 的高度来认识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稿约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设置“理论与思考”、“社会治安研究”、“犯罪学研究”、“侦查学研究”、“刑事法学研究”、“民商法学研究”、“宪法学和行政法学研究”、“法学理论研究”、“法史研究”、“警察科学研究”、“公安科技探索”、“公安教育研究”等固定栏目和“道路安全研究”、“网络安全研究”、“防腐反贪研究”、“反恐怖研究”等机动性栏目,诚请校内外的专家学者不断支持我们的办刊工作,不吝赐稿!  相似文献   

10.
以支撑“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着力点,以地市级“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为模型,通过研究建设公安机关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互联网+”与公安政务服务深度融合,优化再造公安政务服务流程,推进公安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  相似文献   

11.
公安是公安社会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抛开历史的因素 ,“公安”和“警察”是同一的。称“公安社会学”而不称“警察社会学”,意在标明研究内容的中国特色。公安工作具有明显的社会特质 ,社会性是公安工作的本质属性。社会学研究与公安工作有许多客观而自然的联系。公安社会学的建立和发展是社会的客观需要 ,植根于社会和经济变革的现实土壤之中。它以公安工作与社会整体及各要素间相互关系及其变动规律为研究对象 ,知识结构具有开放性 ,立足社会研究公安工作 ,围绕公安工作研究社会。  相似文献   

12.
《辽宁警专学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特别是 1 999年公开发行以来 ,期刊质量逐年提高 ,对外影响逐步扩大 ,专业稿件日渐丰厚。为满足校内外广大作者的要求 ,加快公安信息传播的速度 ,进一步促进学术交流 ,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产品 ,经辽宁省新闻出版局、辽宁省公安厅批准 ,《辽宁警专学报》从 2 0 0 3年起 ,刊期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刊期改变后保持原来的办刊宗旨和办刊风格 ,设置“政治理论”、“法学论丛”、“侦查探索”、“公安管理”、“公安技术”、“公安信息”、“狱政研究”、“公安教育”、“警察体育”、“科技动态”等固定栏…  相似文献   

13.
近来,对“公安文化”的研究正逐渐引起公安学界的重视.研究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是必须回答“什么是公安文化”?现在,有的同志将它称为“警察文化”.这当然不无道理.但笔者以为,正如人们不提工人文化而提企业文化、不提商人文化而提商业文化、不提厨师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公安教育和公安科学研究的发展,创立独立的“公安学”已是公安科学界的共同愿望。经过公安科学界的专家、学者们的潜心研究,不仅编写出了《公安学概论》,而且于1987年10月在上海召开了全国首次“公安学”学术研讨会,这对创立和深化“公安学”的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为了开展“公安学”的研究,本刊陆续发表了一些“公安学”的研究文章,作为一家之言,子土同志的文章就是其中之一。他对“公共安全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及其范围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当然,在一门新科学创立之始,有各家之言,这并不奇怪。然而,各家的学术见解正确与否,都要在创立“公安学”的实践中经受检验。本刊历来提倡学术民主,广纳百家之言。欢迎公安科学界的专家、学者,就“公安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开展争鸣。  相似文献   

15.
“两个最大”理念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省公安工作实践经验的系统概括和科学总结。全省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特别是公安理论研究工作者要在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两个最大”理念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理论研究工作,为实化、细化、具体化“两个最大”理念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为此,一要敢于解放思想、着力理论创新,把公安理论研究工作置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来推进;二要善于统筹兼顾、致力实践难题,把公安理论研究工作摆在全省公安中心工作中来思考、来破解;三要勇于开拓进取、用力转化应用,把公安理论研究工作列入全省公安队伍建设内容中来部署、来落实。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伊始,傅冰钢、汤国明两位同志的《现代公安信息管理学》一书由群众出版社正式出版,余读后,欣喜万分。感觉这是一部成功的专著,难得的杰作,甚为理想的教科书。这本专著具有以下四个较为显著的特点: 一曰“新”。该书主题思想具有创新性、开拓性,把“信息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去研究。公安系统自从上世纪以来,大多是将“公安信息”、“公安信息技术”、“公安档案管理”以及“ 110指挥中心”等分别作为几个学科来研究的。作者将上述几个学科集合为一,紧紧抓住其内在的联系点——信息共性,作为一个新的学科来研究,并将它纳入…  相似文献   

17.
对公安法学教育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公安法学教育应该具有公安院校自己的特色的角度出发 ,给“公安法学”定位为“以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为基础 ,以公安刑事司法和公安行政执法领域涉及的法律规范及其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的部门法学体系” ,并以此为基础 ,对公安法学教育的教育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公安预防是全面的,强化预防是公安工作保障社会和谐的首选策略。公安预防有狭义的公安预防与广义的公安预防,其总目标相同,即减少治安危害的发生。“预防为主”强调预防的主导意义。“安全第一”是“预防为主”的大背景。公安预防是最节约、最高效益的公安对策。建立公安预防的道德防线,推进公安预防的“人民战争”,建立公安预防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9.
公安行政职能的重塑是研究公安高等院校办学理念转变的前提和基础。我国的公安行政机关是政府的一个组成部分 ,执行的是政府的行政职能。政府行政职能应实现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公安行政要向“服务公安”、“有限公安”和“责任公安”方向发展。公安院校培养人才应确立新的办学理念 ,即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 ,加强学术科研 ,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以达到服务社会的目的。应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提高学生服务社会的本领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 ]  2 0 0 3年 11月 16 -18日 ,由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公安管理研究会、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人民公安》杂志、《公安教育》杂志联合举办的“当代中国公安行政管理改革与发展论坛”征文颁奖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中国职工之家隆重召开。来自公安部、北京、天津、广东、四川等二十个省、市、自治区公安机关、公安院所的九十余位获奖论文作者齐聚一堂 ,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形势下我国“公安行政管理的理念和改革方向”、“公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公安科技强警发展战略”、“公安教育训练模式与警察职业专门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