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石灰岩山区走上脱贫致富道路的探索王太渔广东省清远市是1988年初建立的一个山区市.其中北部有一片面积为8000平方公里的石灰岩山区,居住着约80万人口,划分为41个乡镇.其中34个乡镇集“老、少、山、边、穷”于一身,是全国18片贫困地区之一。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陇南地区在“潜力在山、希望在林”的经济发展新思路指导下,大力开展了以经济林果为主的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和支柱产业建设,大搞特色农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出现了良好的开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探索出了一条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的希望之路。  相似文献   

3.
山区是各级政时关注的焦点。北京的平谷县有近半的山区,其中有问个深山区乡。近几年来,他们遵照市政府“靠山吃山会吃山走出山区建山区,走向市场奔富裕”的山区工作方针,作出了一篇精彩的“山”’文章。育林栽果抓根本林果业是山区经济的支柱。而传统的林果业,又没能使山区走上富裕。平谷县抓住林果业发展的“牛鼻子”,使林果扎下了科技根,长出规模技,结出致富果几年间平谷县引进59个果树优良品种,推广了燕山滴灌、电脑施肥、苹果刻剥拉等12项先进技术,开发规模上万亩的蟠桃基地、板栗基地、红杏基地等8个千亩规模的经济沟、经济…  相似文献   

4.
尹延风 《新东方》2005,(5):48-50
一、生态农业建设是山区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联合国《21世纪行动议程》明确提出,要“治理脆弱的生态系统, 持续山地开发”。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9%;在全国2845个  相似文献   

5.
铜鼓是我国南方重点林业县。自1996年列为“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以来,按照“改土、治水、植树、修路、通电”的山区综合开发方针,走“林业强县,工业富县,科教兴县”的路子,在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围绕竹木建材,绿色食品两大特色产业,培植和壮大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建设,较好地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为经济优势,促进了全县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1、搞好山区综合开发必须转变领导方式。一是实施了几套班子挂重点企业制度。以竹木建材、绿色食品为主的三大集团由县委、县政府和县政协三套班…  相似文献   

6.
溧阳市采用股份合作制的办法,组织农户、集体、个体和国营单位投资、投劳、投物,参与丘陵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创办“绿色企业”,走出一条山区现代农业希望之路。溧阳境内低山丘陵占总面积的60%,过去种  相似文献   

7.
大悟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1986年被国家列为重点山区贫困县。自开展扶贫攻坚以来,大悟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广大干群艰苦创业,奋力拼搏,转变扶贫方式,加快攻坚进程,县域经济与社会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基本实现了整体脱贫目标。回顾总结实施扶贫攻坚计划以来的扶贫开发工作,我们主要是做到了“六个增强、六个转变”。 增强攻坚合力,实现由政府纵向单一型向多极型的转变。一是加大组织领导力度。二是加大基层组织建设力度。坚持把选好用好村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8.
黄奏球  罗刚 《政策》2002,(5):38-38
位于鄂东大别山南麓的罗田县,是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大县,也是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资源大县”。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强调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我省“七山一水两分田”,广大的山区既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又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均衡化的主战场,在全省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磐安作为“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欠发达山区县和全国生态县,  相似文献   

10.
没有到过西部边远山区的人,很难体会和想象一个“水”字,是怎样困扰着人们的生活和经济的发展。只有亲自踏上那片黄土地,看到那裸露的沟坡,干涸的河岔,以及那一脸沧桑的妇女、童稚未泯的孩子们一双双企盼甘霖的焦灼目光,才会真真切切地体会到那里“滴水贵如油”的情景。由全国妇联发起的“情系西部·共享母爱”世纪爱心行动,如天降甘霖,滋润了西部母亲干渴的心田。 (一) 西北山区广泛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半夜出门去翻山,翻过一山又一山,鸡叫天亮找到水,回家太阳快落山。”它诉说着山区村民的无奈,道出了山区百姓饮水的艰辛…  相似文献   

11.
周遐光 《时事报告》2013,(10):38-40
婺源,地处江西东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素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之称。十多年来,婺源旅游从零起步,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嬗变,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婺源之路”旅游发展模式,从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偏僻山区发展成为“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全国知名旅游胜地,先后荣获中国旅游强县、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中国生态旅游大县、国家级文化与生态旅游县、全国低碳旅游实验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等称号。旅游产业现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2012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39万人次,门票收入2.14亿元,综合收入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28.6%和48.5%。目前,全县共开发精品景区20多个,其中5A级旅游景区1个,4A级旅游景区7个,是全国拥有4A级以上景区最多的县。  相似文献   

12.
怀化地处湘、桂、黔、川、鄂五省交界处。湘黔、枝柳两条铁路在怀化市交汇,是湖南的“西大门”。过去由于历史的原因,这里信息闭塞,人才缺少,经济发展滞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地委、行署领导联系怀化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了“深化山地开发,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山区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同时制定了科教兴怀发展大纲及相关政策。为引进人才、开发人才资源和提高整个山区综合开发的科技水平创造了条件。地县人事部门  相似文献   

13.
《前进论坛》2008,(9):6-13
二十年前,毕节地区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那时胡锦涛同志以一个年轻的省委书记的胆识,以一个政治家的胸怀,在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科学论证之后,英明决断,创建了“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决意要为中国贫困的岩溶山区走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经济的路子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的确立,  相似文献   

14.
沈志强 《今日浙江》2006,(17):30-31
近年来,衢州市依托山清、水秀、空气新的地处钱江源头独特自然生态优势,以原汁原味的生态型“真山真水”为主题,大力发展以“看农家景、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屋、享农家乐”为特色的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把农家乐开发成城市居民休闲的“天然氧吧”,“农家乐”已成为衢州山区农民增收脱贫的一条新途径、山区生态富民的一种新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保护生态环境与影响农民增收的矛盾,从实实在在的增收中激发了山区农民保护生态的热情和自觉性,走出了一条山区农民生态致富的新型之路。以今年“五一”黄金周为例,衢州市30多个“农家乐”景点,家…  相似文献   

15.
宣恩县是一个山区县,潜力在山、优势也在山。近年来,我县依托山区自然优势,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大力开发特色资源,建设特色规模基地,培植壮大龙头企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烟草产业。按照“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的要求,把烟叶种植面积稳定在8万亩,实现产量14万担。2001年,烟叶产量达到8481吨,烟农收入6000万元,综合税收1800万余元,实现了“种植区域化、管理规范化、投入专用化”三  相似文献   

16.
“大西南”连片岩溶地区是指北起长江以南的鄂西、湘西、怀化、黔江、黔南、黔西南、毕节,南至与越南交界的文山、昭通、百色、河池等地州的广大岩溶地区。由于历史、自然等因素的综合作用,致使这一连片岩溶地区成为我国主要的贫困地区。它包括了全国18片贫困区中的6片(武陵山区、乌蒙山区、九万大山区、桂西北山区、滇东山区、横断山区)。其中共有49个特困县  相似文献   

17.
地处秦巴山区的郧县、发扬艰苦奋斗、不甘落后的老区精神,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在“八山半水一分田”里做文章,走出了一条发展特色经济、造就比较优势的强县富民之路。1999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24.16亿元,财政收入1.1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86元,提前两年实现“基本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在上级党政和有关部门的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德兴市科技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先后被列为“江西省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市”、“江西省工业经济十强县(市)”、“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市”和“全国科技兴林示范市”;1998年,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称号。江总书记强调:“科技要有一个新的解放和大的发展”,“全党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为此,我们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观念,坚定不移地实施“…  相似文献   

19.
位于湘粤赣三省边界、赣西南边陲的崇义县,是南方48个重点林业县之一,是全国林业分类经营、定向培育示范县,也是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中国十大竹子之乡。为贯彻落实好党中央提出的“保护环境与资源是基本国策”和国务院“关于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要求,进一步...  相似文献   

20.
自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大悟县委、县政府抢抓扶贫开发机遇,坚持以扶贫攻坚总揽农村工作全局,坚持开发式扶贫,以资源开发为中心,以支柱产业为龙头,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取得了扶贫攻坚的阶段性胜利,完成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9年9月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整体解决温饱先进县”光荣称号,扶贫开发工作重点转移到巩固提高脱贫成果、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上来,向建设全省山区经济强县的目标迈进。 一、以改善基本生存条件为重点,大力实施基础扶贫。我们始终把改善贫困人口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放在扶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