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靠人才,创新体系的建立需要更多的人才,形成人才支撑体系。高新区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性的创新体系,因此,高新区的人才支撑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直接关系列高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关系到国家、政府赋予高新区的功能能否实现。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家53家高新区之一,在人才支撑体系的建立、完善和发展上应当有所作为。一、昆明高新区人才支撑体系的发展现状昆明高新区的人才支撑体系伴随高新区的建立而建立,并在为高新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现形成了“三个支架,三支…  相似文献   

2.
加快政策法规体系建设,推进制度创新,是武汉东湖高新区(“武汉·中国光谷”)一项长期的任务。北京中关村、上海浦东、深圳高新区在制度创新和政策法规建设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有许多经验值得借鉴。因此,将武汉东湖高新区与这些典型高新区的政策法规进行比较研究,对改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环境,增强对海内外的资金、技术、人才的吸引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政策背景的比较高新区的发展背景和功能定位是制定政策法规的基本依据,各国家级高新区的发展背景和功能定位有许多共同点,但由于在国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布局中所处地位不…  相似文献   

3.
张树岭 《天津人大》2006,(11):47-47
日前,塘沽区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区人大代表视察了本区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建设情况。视察人员听取了有关负责同志对高新区发展情况的工作汇报驼背地察看了高新区建设情况。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视察人员提出要抓住滨海新区发展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相似文献   

4.
加快政策法规体系建设,推进制度创新,是武汉东湖高新区("武汉·中国光谷")一项长期的任务.北京中关村、上海浦东、深圳高新区在制度创新和政策法规建设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有许多经验值得借鉴.因此,将武汉东湖高新区与这些典型高新区的政策法规进行比较研究,对改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环境,增强对海内外的资金、技术、人才的吸引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陶宏 《政策》2013,(10):42-44
<正>去年8月,孝感高新区晋升为国家高新区成为省内继武汉、宜昌、襄阳之后的第四个国家高新区。标志着孝感高新区跃上了新的台阶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意味着要承担起更重要的使命和任务。为充分用足、用活、用好国家高新区金字招牌,一年来,孝感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产城融合为方向,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着力把高新区打造成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龙头,孝感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的核心引擎,为全省加快构建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6.
《学习与实践》2004,(4):34-36
东湖高新区自1984年筹划建设以来,在20年的发展历程中,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发展中的各种关系,实现了开发区全面协调发展的格局。 一、高新区的建设以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为已任,正确处理好重点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走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南宁高新区从狠抓宣传教育和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制度入手,进—步加大党风廉政建设的力度,收到了显著的成效。年初至今没有出现一起违法违纪案件,没有一个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高新区上下出现了风气正、人心齐、事业兴的可喜局面。8月中旬,南宁纪委工作组到高新区调研后,对高新区开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8.
常州、无锡两市高新区在招商引资方面取得较大成就,在招商引资的观念、高新区土地使用、规划方面以及优惠政策等方面有独到之处。常州、无锡两市高新区的发展特点与成功经验对于柳州市高新区的建设具有相当的启示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浙江杭州青山湖科技城(高新区)位于杭州西郊,是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核心组成部分,是杭州国家高新区青山湖园区、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杭州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青山湖科技城(高新区)是浙江省委、省政府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经  相似文献   

10.
乌鲁木齐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全国53家高新区之一,是新疆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总体规划面积18.75平方公里,2004年又新增北区建设用地11.3平方公里。自1992年建区以来,高新区立足新疆资源优势转化,特色产业异军突起,经济实力快速增长,创业环境不断优化,融合发展已具规模,初步建成了新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和现代化的科技新城区。  相似文献   

11.
龙涛 《政策》2002,(6):57-58
襄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建设环保局承担着高新区的规划、城市建设、建筑业、房地产、环境保护和园林绿化等多项管理服务职能。近几年来,我们把优化经济环境作为服务高新区建设发展的首要任务,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全力实施“环境兴区”战略,取得了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徐嘉祺  贾金荣 《求索》2013,(11):9-11
本文以Thurstone因子分析为研究工具,对全国29个省级地区的高新区绩效进行评价,实证测算显示:科研与经济因素是影响我国高新区绩效的决定性因素,我国高新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科研和经济发展不均衡,高新区科研和经济发展不均衡对其综合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影响。研究进一步显示,我国近半高新区存在科研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双落后。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有针对性地为不同情况的高新区制定了相应发展策略,以求为高新区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材料。  相似文献   

13.
《群众》2018,(15)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按照江宁区委区政府要求,江宁高新区对标找差、创新实干,释放科教资源优势,立足培育特色产业,完善创新生态体系,增创高质量发展新特色新优势,奋力建设一流高新区。一、对标先进高新园区,确立创新实干高标准江宁高新区确立了"创新驱动学深圳南山科技园、现代产业学苏州  相似文献   

14.
吴珂  王霞 《求索》2012,(2):5-7
"二次创业"背景下的国家高新区面临功能定位及路径选择的战略性调整。对国家高新区功能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研究表明,一方面,国家高新区城区功能的长期缺失阻碍了高新区的转型及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国家高新区的空间也在迅速扩张,其功能开始出现分化,为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生活配套功能逐步完善,开始向城市功能区转型。因而当前紧迫的工作是提升国家高新区的城区功能,以使国家高新区真正成为其所在城市的科技创新区、产业支撑区和宜居新城区。讨论部分提出的高新区创新功能、产业功能和城区功能等三大功能连锁共融一体化发展新模式可以也应当成为国家高新区下一步发展的一种探索性路径。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襄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己任,大力实施三大创新工程,高新区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建区8年来,高新区形成新材料、机电一体化、航空航天、汽车配件四大主导产业,累计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36亿元,年递增速度保持在40%以上,累计实现利税25亿元,年递增速度保持在50%以上。高新区已成为襄樊改革开放的试验区、科技创新的先导区和两个文明建设的示范区。 一、大力实施体制创新工程,加强和完善封闭式管理 作为地处内陆的襄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更容易受到传统体制的制约。因此,襄樊高新区党委、管委会近年来始终坚持以“体制新区”建设推动“经济强区”建设,着力建  相似文献   

16.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历史阶段,在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给党的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实验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示范区,党的建设抓什么、怎么抓?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新课题。几年来,昆明高新区党工委从自身发展需要的战略高度认识抓好党建的重要意义,在继承、改革、创新中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促进了全区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为高新区的“二次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高新区的发展为党的建设增添了新的活力回顾昆明高新区7年的创业历程,如果没有党的领导,没有各…  相似文献   

17.
《重庆行政》2007,(5):118-119
重庆高新区于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和首批5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开发区之一,200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高新区。辖区面积70平方公里,人口30万。由石桥铺高科技开发园、二郎科技新城和北部新区高新园三部分组成。16年来,高新区坚持"科技新城与产业基地同建"的和谐发展理念,将工作重点放在壮大科技产业、孵化科技企业、推动科技创新和生态城市建设上,打造重庆市的科技创新和科技产业高地。在发展中,高新区的"三个功能":孵化功能、创新  相似文献   

18.
正自1988年拉开高新区建设帷幕以来,我区不断聚集创新要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新区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之一,是我区重要经济增长点和拉动地方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重要载体。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我区高新区坚持把创新创业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建设和完善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为主的科技孵化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激发大众创新创业活力。孵化体系,让创新创业梦想"着地"  相似文献   

19.
胡立山 《政策》2013,(11):31-33
国家、湖北省和武汉市要求东湖高新区在建成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中发挥龙头作用,成为"创新湖北"建设的排头兵,成为引领中部、影响全国的自主创新高地,成为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建设的典型。东湖高新区根据国家要求和省市部署,不断强化先行先试示范功  相似文献   

20.
大连高新区是1991年国务院批准的首批21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经过20余年的创新发展,已成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创新能力最强、特色产业最鲜明、经济建设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获评全国首家"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国家先进高新区"等称号,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