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黄豁 《红岩春秋》2008,(5):10-15
重庆直辖后,中央对年轻直辖市托以重任,寄予厚望。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到重庆考察,对重庆各方面工作作出许多重要指示,希望重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党中央的关怀下,今天的重庆已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并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中央领导对直辖重庆的关怀,将鼓舞重庆人民再接再厉,为落实中央“314”总体部署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2.
《探索》2011,(5):180-184
直辖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重庆市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重庆总体状况呈现出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层次低、领域宽、包袱重、运行差的客观实际,在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生动实践,从振兴国有企业,有效、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主体作用,到助强扶弱:推动非公经济大发展,均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国进民进”的良好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3.
《当代党员》2011,(7):26-27
1997年,重庆直辖,历史赋予量秘黼使命。重庆市委抓住重庆直辖、三峡工程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以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为目标,以办好“四件大事”为重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直辖十年后的2007年,党中央、国务院对重庆再次寄予厚望,胡锦涛总书记作出“314”总体部署,国务院批准重庆成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成为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的探路先锋。  相似文献   

4.
《思考与运用》2006,(5):10-10
重庆直辖转眼九年了。直辖市有直辖市特有的使命和责任,直辖市有直辖市特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每一位重庆人,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直辖意识。直辖首先是一种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也是一种抓住机遇和应对挑战意识,还是一种自强和创新意识。我们务必牢记使命,抢抓机遇,奋发图强,开拓创新,以强烈的直辖意识开创工作新局面,以强烈的直辖意识推动改革发展,努力把富民兴渝、构建和谐重庆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使重庆早日成为名副其实的直辖市。本刊编发市委书记汪洋谈“增强直辖意识,争取更大作为”和市委党校两位教授的文章,作为本期主题阅读,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思考与运用》2007,(4):100-107
重庆直辖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与中央对重庆发展的期望和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也比较明显,与西部省区相比也不占优势。2OO7年3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在对重庆直辖体制和重庆市各项事业给予充分肯定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6.
昨天,重庆直辖使我们自豪; 今天,重庆直辖使我们自醒; 明天,重庆直辖使我们自强。 九年前的三月,全国人大批准关于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定,使三干多万渝州儿女一夜之间成了中国第四个直辖市的公民,人人将自豪写在脸上,将欣喜溢于言表,将期盼藏在心中。  相似文献   

7.
《思考与运用》2006,(12):6-9
又是一年岁末到。这是我们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重要时机,我们尤其需要准确把握重庆经济发展的坐标。2006年是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良好开局之年,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起步之年;2007年,将迎来重庆直辖10周年。如何评价重庆直辖以来取得的成就,从中吸取经验?如何在进一步打好“直辖牌”中实现科学发展?这是摆在重庆人面前需要回答的重大问题,更是承前启后走向新的发展阶段的强大动力。本期主题阅读率先发表重庆社会科学院、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供我市领导干部和广大读者学习和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8.
《思考与运用》2007,(4):59-75
重庆位于长江经济带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交点,是以大城市带大农村带大库区为特色的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经过直辖十年的发展,重庆己奠定了坚实基础,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进入了“求突破、大发展、上台阶”的新阶段。2007年3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为新阶段重庆发展勾画蓝图、导航定向:“重庆要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  相似文献   

9.
《探索》2012,(1):172-178
直辖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重庆市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重庆总体状况呈现出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层次低、领域宽、包袱重、运行差的客观实际,在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生动实践,从振兴国有企业,有效、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主体作用,到助强扶弱,推动非公经济大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国与民同进"的良好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0.
加快重庆直辖市对外经贸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荣 《探索》2006,(6):158-163
重庆直辖以来,对外经济贸易取得了很大发展,但由于总量小、基础差、开放度低,与京、津、沪及沿海地区的差距巨大,比全国平均水平也低出许多。加快重庆对外经贸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发展机遇,打好重庆直辖牌,通过“引进来”、“走出去”,促进重庆直辖市对外经贸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黄廷义  邓正琦 《探索》2007,(2):164-166
重庆直辖以来,人力资本竞争力明显提高,但是与京津沪相比,重庆人力资本竞争力还存在较大差距。分析研究重庆人力资本竞争力的优势与不足,对如何打好直辖牌,进一步提高重庆人力资本竞争力水平,进而提升重庆城市竞争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思考与运用》2004,(1):4-7
2004年1月召开的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是重庆直辖以来市委召开的第一次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系统总结重庆直辖以来宣传思想工作的经验,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  相似文献   

13.
《当代党员》2003,(4):16-16
一、初春时节,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重庆代表团参政议政表现活跃。会议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到重庆代表团参加讨论,听意见建议,提出对重庆的希望。他们指出,经过直辖几年的建设,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希望重庆在下一步的发展中发挥资源优势,壮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步伐,未来的重庆一定会大有希望。重庆广大干部群众一定要不断深化对西部大开发、设立重庆直辖市和三峡工程建设这三大历史机遇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抢抓机遇的能力,提高乘势而上、奋发有为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建议各级党组织,认真组织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中央领导人对重庆工作的指示,学习重庆代表团的相关发言和建议,积极将全国“两会”精神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4.
汪洋 《当代党员》2007,(6):12-23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重庆市第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三次代表大会,是在重庆胜利走过直辖十年光辉历程、阔步迈入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相似文献   

15.
《当代党员》2007,(7):6-7
走过直辖十年,3000多万巴渝儿女又昂首走进“特区”元年——就在我们开始迈入“求突破、上台阶、大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时刻,国务院正式同意重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在隆重庆祝重庆直辖十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重庆发展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汪洋在讲话中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全力建好“新特区”的决心——  相似文献   

16.
正早在直辖前,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就曾为重庆题词"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直辖后,重庆把握机遇,立足实际,以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为目标,以办好"四件大事"为重点,在西部大开发中明确提出了大开放促大开发、大开发促大发展的口号,切实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放在事关全局的重要位置,着力提升对外开放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钱陵 《思考与运用》2007,(4):F0002-F0002
为贯彻落实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关于做好“打好直辖牌、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自去年11月份以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打好直辖牌、实现科学发展观”把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主题的系列研讨活动。  相似文献   

18.
陈红兵 《当代党员》2006,(10):24-25
直辖以来,重庆民营经济发展迅猛,但与京津沪相比,其总量、占GDP比例和增长速度都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相似文献   

19.
李军 《思考与运用》2006,(10):14-15
改革开放尤其是重庆直辖以来,在党的宏观政策引导下,我市新经济社会组织(简称“两新”组织)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积弱变强,成为推动和支撑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两新”组织的快速发展,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和新考验。切实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是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巩固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强化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方略;是市委积极应对党建工作的新挑战,“打好直辖牌,实现新突破”,抓好党建促发展,构建和谐重庆的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20.
宜居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直辖以来,我市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大为改观,公共空间明显改善,服务设施逐步配套,人居环境建设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但与现代国际大都市标准相比,重庆仍存在城市建设品质不高、服务配套相对滞后、人居环境亟待优化等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