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参政党的政治建设,是指各民主党派为加强自身建设而在政治方面所做的工作。政治建设是参政党的根本性建设,它包含了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等各个方面的要求。参政党政治建设的基本任务,就是按照建设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目标,努力使各民主党派做到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方向明确、政治原则鲜明、政治道路正确。搞好参政党政治建设,应该抓住党派成员、党派干部和党派组织这三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2.
参政党"政治三力"的提出,为新时代加强参政党思想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参政党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用提高"政治三力"来统领参政党建设,就抓住了参政党建设的"牛鼻子"。本文就全面准确把握参政党"政治三力"的科学内涵、提高参政党"政治三力"的重大意义、参政党在"政治三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高参政党"政治三力"的途径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思考并提出了实践对策。  相似文献   

3.
社会转型期的政治、经济特点给参政党建设提供了契机 ,也给参政党建设提出了挑战 ,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 ,体现参政党建设的政治包容性 ;适应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 ,突出参政党建设的开放性 ;适应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 ,具有时代向征是参政党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政党制度不仅体现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也是衡量我国民主政治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推进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加强参政党建设:要按照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准则,坚持参政党的进步性和统战性;锁定参政党建设目标,把握参政党建设原则,创新参政党建设途径;完善多党合作的机制和方式,强化制度理念,完善制度设计,优化制度环境,建设适应我国民主政治发展趋势的高素质参政党.  相似文献   

5.
参政党建设和政治交接是紧密相连的两个方面。思想建设是政治交接的核心,理论建设是政治交接的前提,组织建设是政治交接的载体,制度建设是政治交接的保障,能力建设是政治交接的归宿,作风建设是政治交接的推手。新时代,要以政治交接为抓手推动参政党建设,建设一个适应新时代需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相似文献   

6.
参政党是我国特有的政治现象,长期以来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各种原因,参政党的形象建设滞后,导致参政党社会知名度和关誉度与其政治地位和社会贡献不匹配,影响了参政党建设。在注重品牌形象和市场营销的今天,形象建设是参政党建设的重要内容。高度发达的大众传媒为参政党形象建设提供了机遇,参政党形象建设应该利用新闻宣传,注重新闻宣传策略,打造优秀参政党形象,改变被误解为“政治花瓶”的参政党形象。  相似文献   

7.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开展"同心"实践活动,加强参政党领导班子建设至关重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是参政党推进政治交接、继承优良传统的内在要求,参政党的政治交接,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是领导班子加强自身建设的内在要求;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是提高参政党履职能力、更好地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需要。坚持与中共"在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是参政党领导班子思想建设的灵魂,制度化、规范化是参政党领导班子建设的基础,队伍建设是参政党领导班子建设的关键,服务大局是领导班子建设价值的根本体现。  相似文献   

8.
民主党派提高参政议政能力是自身建设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现实需要。从当前政治生态环境来看,民主党派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必须切实实现"两个政治自觉",即执政党的政治自觉和参政党的政治自觉,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建设中国政治文明建设需要的参政党,解决参政党参政议政能力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9.
参政党的能力是参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参与决策、执行与监督的素质与本领,参政党的能力建设就是对参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素质、本领进行系统的调整和构建。加强参政党能力建设是我国参政党建设的重点内容,是参政党有效履行参政职能的基础。各民主党派要想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实现长期参政、科学参政,就需要以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参政党的各项建设。以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参政党的各项建设,是新时代参政党积极主动迎接新挑战、实现政党现代化必不可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建设是参政党建设的核心,是参政党保持自身的特性和历史地位的本质所在,是参政党建设中引领其他方面的指针.而参政党思想政治建设的关键是找准每一个历史阶段所面临的新问题,并在正确解决这些问题中,完成新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1.
协商民主与中国政治发展、现代国家治理高度契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之间也形成了良性互动关系。一方面,协商民主是参政党政治参与的重要形式,是参政党建设的价值选择和制度选择,为参政党建设提供方向指引;另一方面,加强参政党建设对发展协商民主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是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的关键,是协商民主发展的重要内容,能为协商民主提供政治和智力支持。因此,要充分发挥参政党在协商民主中的主体作用,必须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提升参政党的协商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2.
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特色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视域下,进行参政党建设要从以下四个维度展开:第一,参政党建设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为指导;第二,参政党建设要适应时代找准自身政治定位;第三,参政党建设要与时俱进不断增强政治认同;第四,参政党建设要开拓创新积极推动政治实践。  相似文献   

13.
加强参政党参政能力建设重点应从以下几个路径入手:重视参政党的学习制度,不断强化参政意识;重视参政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参政能力;重视各参政党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参政的协调能力;重视参政党的政治建设,提高参政党的政治把握能力;重视参政党的工作机制建设,提高参政议政整体功能和水平。  相似文献   

14.
参政党的政治合法性与参政绩效是参政党建设的两个重要的问题。参政党的政治合法性具有一定的历史基础、社会基础和政治基础。参政党存在和发展的合法性都必须以足够的绩效为依托。参政党参政绩效包括政治绩效、社会绩效和道德绩效三个方面。当前,从政治合法性的视角探索参政党提升参政绩效的途径,就必须要不断推进协商民主;不断保持和谐的政党关系;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不断促进与实现参政党自身的现代化。在目前的新形势下,以参政党合法性为核心,不断探索参政党提升参政绩效的合理途径,对确保参政党永久活力,推进我国政治制度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参政党作为我国政治生活领域的重要主体,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我国参政党建设在与执政党建设相匹配、相适应、相和谐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要切实发挥参政党职能、提高参政效能,其有效途径在于加强制度化建设。参政党的制度化建设不仅是完善我国参政党自身建设的有力保障,而且是推进参政党功能发挥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规范我国多党合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6.
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是充分体现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优越性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当前,参政党自身建设存在一些问题.系统推进参政党自身建设,要加强参政党理论建设,做好民主党派成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大参政党人才的培养力度,强化参政党职能,发挥参政党的智力优势,加强参政党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参政党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7.
多党合作视域下参政党“同心”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心思想是参政党建设的主线,也是搞好政治交接的关键问题所在,把握同心思想对参政党提出的价值要求,寻求参政党实现同心的路径,是参政党自身建设当前的主要任务所在。  相似文献   

18.
参政党建设和执政党建设相辅相成,都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梳理近十年来学术界关于参政党建设的研究成果,初步总结出其包括参政党建设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参政党建设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关系、加强参政党建设的实践路径等几个方面,并对学术界的主要观点进行述评,希望对今后学术界为该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提出了"四新""三好""五提高"的要求,为参政党建设指明了方向。当前参政党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参政党建设与执政党建设互相促进方面还有待加强、参政党理论建设滞后和参政党履职实效与履职要求有差距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建议如下:即加强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互相促进,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要积极发挥领导者的引领和主导作用,要正确处理执政党与参政党建设的统一性与差异性,要努力实现执政党执政能力与参政党参政能力的彼此提升;同时也要以政治建设统领其他建设,主要包括以政治建设为根本、不断增强民主党派的政治把握能力和自身建设能力。  相似文献   

20.
参政党参政技术理论是政治技术理论的移植。参政党参政技术在政治实践广泛存在,但尚未成为自觉的理论研究领域。参政党参政技术创新实践存在着一些问题:对参政技术在参政党建设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参政党参政技术的利用深度与广度不足:参政党电子党务建设滞后。基于参政党参政技术创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充分认识参政技术创新对参政党建设的意义;科学规划参政技术创新体系;以参政技术创新为重要途径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积极探索和开展电子党务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