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宪法作为一国的根本大法,其意义不仅体现在直接根据宪法对其他法律在制定、适用过程中的违宪情况加以检查.也体现为利用宪法的价值原则来引导和解读其他国家法律.由于宪法与刑法共同承担着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责任,因此宪法价值能够作为刑法原则的阐释基础.在承认这一前提的情况下,现有的罪刑法定及罪刑均衡原则均应当从宪政视角加以审查,在解释"法定"及"均衡"的内容上,应强调宪法的直接适用和宪政的自由主义原则.  相似文献   

2.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无论在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都是行政法理论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各国学者都认识到,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对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以及公民法律意识的培育和提高,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民民主议定原则广泛适用于农村集体事务决策、物业管理、企业治理等领域,对民事活动影响深远.但是,立法上有关民主议定原则规定的模糊不清导致司法上有关民主议定的案件裁判不一.正确理解与适用民主议定原则应当明晰该原则与平等、意思自治、公平及诚实信用等原则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4.
法治原则对法治建设至关重要,它可以为我们治国理政提供指导,能够填补法律规则或法律条文的空白和不足.不同国家或社会制度的法治原则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法律至上原则、司法公正原则、人权原则,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同坚持的法治原则.社会主义原则、党性原则等是社会主义特有的政策性法治原则.和谐原则、科学原则,以及科学、民主与法治相统一原则,党的领导、民主与法治相统一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有的法治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原则是由其中的共性和个性共同组成的.我们要努力实现这些法治原则的统一,但是,它们也可能会出现矛盾对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我们坚持法治原则,必须解决三个问题:如何既坚持党的领导又完善民主机制、保持司法独立,如何在坚持民主原则的同时保持科学性、先进性,如何在制度上进一步监督和制约公权力.  相似文献   

5.
加强法治建设的一个关键,是增强宪法意识,这其中的核心内容是切实贯彻宪法原则。宪法原则主要包括法治原则、人民主权原则、权力制约原则、人权原则等。宪法原则的这些方面,构成了民主政治的法治基础。所以,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在宪法原则的基础上统一起来,这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侦查工作的基本原则包括侦查活动的技术原则和侦查程序与行为的法治原则,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将侦查活动视为目的理性的活动,理论上和实践中只重视侦查活动的技术性原则的研究与使用,以最大限度地达到侦查的目的。然而,在现代法治社会,经过长期的论争与选择,侦查程序不仅要符合目的理性,更要符合价值理性,侦查程序与行为的法治化是其价值理性的必然要求,确立侦查程序的法治原则,目的在于从法治的角度确保侦查行为的有效性、正当性、合法性,它应当是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实体真实与程序公正、正义与效率等各种价值高度协调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比例原则包括适当性、必要性和法意相称性原则。结合比例原则的相关法律规定以及我国行政执法的实践,行政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中适用比例原则除了依据执法者的经验和学识积累外,还必须符合法律的目的、具有正当的动机、不应有不相关的考虑、平等对待、措施适当并必要、程序到位等要求。  相似文献   

8.
张桂梅 《工会论坛》2007,13(4):135-136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为了更好地实现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目的,为了保证依法行政,为了让公民参政议政并对政府行为进行必要的监督,政府需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听证制度为突破口,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法治化进程,建设透明政府。  相似文献   

9.
法治原则是近代以来民主政治的一项基本原则.法治思想萌芽于古代社会,在近代社会之后,作为一项政治原则才最终确立.建设法治国家,需要建设法治政府,鉴于任性政府的消极作用和影响,法治政府已成为现代政府构建的目标模式.强调建设法治政府,其实质是强调政府的公共权力要受到法律规制.从政府公共权力的来源来看,公共权力的有限制度、公共权力的程序制度、公共权力的责任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从公共权力行使的有效性来看,应建立公共权力的分立制度;从对公共权力预防来看,还必须建立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法律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政策氛围中,在政策大环境下工作、生活。政策制定关乎国家的安危,百姓的福祉,与我们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公共政策制定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掌握政策制定的规律性、把握各原则之间的内在联系,来实现它应有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论法治警务     
警务是法治的贯彻,警务的运行必须务实地体现法治的精神。正当性是法治警务活动的灵魂。法治警务首先要求平衡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的界限。大幅度地公开事实性理由,执法的商谈性体现于个案之中,尽力减少强制性依赖,是法治警务的现代主题。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必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长远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阐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涵,探讨了江泽民同志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战略决策的原因,分析了我国政治文明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3.
论不同社会治理模式中的法治与德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为止 ,人类的社会治理主要是由统治型的社会治理和管理型的社会治理所构成的历史发展过程。近些年来 ,在向后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 ,出现了一种新的历史趋势 ,那就是人类社会治理行为中出现了公共管理这一新的社会治理方式 ,它意味着人类的社会治理活动将又一次出现全面的变革 ,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即服务型的社会治理模式的出现。统治型的社会治理是以权力为基础的治理 ,可以称作为“权治” ,即权力的治理。管理型的社会治理是以权力和法律的互动为基础的 ,所以具有法治的特征。因而 ,人们倾向于把这种社会治理称作为法治 ,即法律的治理。公共管理所追求的服务型社会治理是建立在权力、法律和道德有机协调的基础上的 ,是法治和德治相统一的社会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方式转变的必然结果和应然目标,是中国法治发展的时代要求。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方式的历史性转变,它对党的领导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与依法治国具有内在的联系,它需要通过特定的具体方式来加以实现。文章论述了依法执政确立的历史根据,阐述了依法执政的重要意义,探讨了它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和实现依法执政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5.
在依法治国成为国家治理基本方略背景下所建设的服务型政府,必然是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与法律问题密不可分,如影随形,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法律问题,加大法治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16.
论法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社会主义同一制度框架内所要实现的两个不同目标。法治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尤其重要。当前要充分发挥法治的社会整合、社会稳定、社会控制、社会调节等积极作用,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一目标提供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目前中国的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依法治国 ,是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依法治国 ,我们要正视中国目前的经济、政治、文化状况 ,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的依法治国之路。把“依法治国”作为一个以宪法为中心的法制系统工程来抓 ,要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应抓紧四个环节 ,一是依法行政 ,二是治“官”治“权” ,即对行政权力的约束和监督。  相似文献   

18.
“市民社会”概念的意义及其与法治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民社会是指独立于国家之外的具有相对独立的领域 ,黑格尔第一次从理论上界定了市民社会概念 ,马克思第一次正确揭示了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用“市民社会”理论分析中国社会有积极意义。中国的市民社会与国家之间应该是良性互动关系。中国的法治必然建立在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二元良性互动关系基础上 ,并为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西部开发投资的现状及法治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最为关键的是投资问题。如果没有一定的投资保障,中国西部国土的整治,水资源的调配、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的选择、资源的开发、基础设施的改善、生态环境的治理、教育的振兴就没有保障,西部大开发就将成为一句空话。为了积极引导外商投资和国内民间资本参与西部开发,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非常重要。文本试图从西部资金投入发展的现状及发达国家的投资法律制度在西部开发中所起的作用,探讨在我国西部开发中建立规范、有序的投资市场应健全和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0.
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不断推进和高校改革带来的学校与学生之间关系的深刻变化,冲击着传统高校学生管理观念和管理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制度。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制度设计,应当以学生权利为本位,充分尊重学生的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实现从行政管理为主导向法治化为主导的转变;充分体现管理的教育性和民主性,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