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想念     
澜涛 《新青年》2006,(12):25
每个人都应该会有想念的吧,想念一个人,想念一份情感,想念一事一物……是不是千万个人就会有万千种不同的想念呢?曾经有个女孩子对我说起过她想念恋人的时候,期望恋人能够马上就出现在她面前,带着玫瑰和热吻。女孩子说着,满脸的幸福和憧憬将她的青春容貌映衬得更加娇艳,让我很容易地就想到一场阴霾的大雨后,在灿烂阳光下滴着水珠的花朵,想到热烈和燃烧的火焰。我有个男性朋友,人到中年后婚姻坍塌,14岁的女儿跟随前妻生活。每每谈起女儿,他刚毅的眼神就会暗淡下来,脸上的肌肉也会轻轻地抽搐。然后,他会喃喃地说着:“也不知道她怎么样了?不知…  相似文献   

2.
每逢佳节     
李勐 《海内与海外》2012,(10):50-51
我来自于自然、美丽、纯朴的中缅边境,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我是一名美籍华人,旅居美国长达21年。长年累月在异国他乡,思乡情浓。特别是逢年过节,非常想念故乡的亲人,"每逢佳节倍思亲"。实际上,我们这些海外游子,背井离乡,穿着"慈母衣"在外打拼,我们几乎是"天天夜夜都思亲"。白天,我们拼命忘我的工作学习;夜晚,我们拖着疲倦的身躯对月叙衷肠;在梦里,我们喊着妈妈、叫着爸爸,  相似文献   

3.
小城     
邵文静 《新青年》2023,(12):56-57
<正>“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席慕蓉的《乡愁》如是说。对我而言,乡愁是年过九旬的姥姥和一个不大的小城,姥姥生活在小城之中。  相似文献   

4.
年少时光,一群坏孩子得到了苏塔塔最真挚的想念。大家好,我是苏塔塔好像全国各地名为"第一中学"的学校都是重点中学,独占鳌头,蟾宫折桂,方可第一。如此一来第三中学很默契的沦为二流中学,远远地立在城郊,不被重视,无人问津,唯有我们毫不委屈地担当了主角,青春年华,闹得纷纷扰扰。历史老师恨不得把我们抓回秦朝,焚书坑儒;地理  相似文献   

5.
梦庵     
"我以后是要到长安去的。"我碎碎的念道。我姓李,叫李长安,是个小女生,名字是爷爷起的。爷爷总眯着眼像洞悉了世间万物的老神仙,扶着长长的白胡子,徐徐的开口:"长安,长安,你的天命在那儿。"于是,小小的我有了小小的想念,我是要回长安的。"长安,长安!"央视天气预报播音员念到"西安"时,我像有感应,都会竖起耳朵。好了好了,它改名了,我知道,可我不介意,它还是我的都城。读小学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个小路伴。开学的第一天下午放学,他就走到我桌前,声音怯怯、断断续续的说:"那个…长安…早上来时我看见你爸爸送你了,我家跟你住一条街……"我正奇怪一个从未谋面的生人喊我竟有这般亲昵  相似文献   

6.
爱到极致     
我终于可以相信,人世间有一种爱叫刻骨铭心。心中似有无名的幽怨在燃烧,眼中似有汩汩的泪在流淌,空茫的心似有利剑穿心般疼痛。这份超然的爱、执著的爱,让我忧伤的眼眸总是流淌痛楚的泪。我不知道该怎样来说。安雅,究竟是为了什么,难道就是为了一份难以割舍的爱吗?我无语,泪在肆意横流,空气中流淌着浓烈的思念的味道,那是一个女子心底的一份无怨无悔的真爱在毅然决然地释放。看完童颜的《边走边爱》,我面对空茫的天宇一直无语,面对纯情的安雅有的都是暖暖的怜惜。我好想把你  相似文献   

7.
异国红梅     
在生长苦菜花的乡土上 1971年10月,胡锡珍应邀从意大利首次回到阔别38年的祖籍国。但那时的他,心情是压抑的、疑虑的。他在北京出席了周恩来总理主持的国庆宴会。宴会前,周总理在接见厅里紧紧地握住他的手,亲切地问:“胡先生,海外的同胞都好吗?我们很想念他们,祖国的亲人很想念他们。”  相似文献   

8.
父亲虽然离开我们已经6年多了,但我却常常想念他,就像他以前总惦记我一样。  相似文献   

9.
葛欣 《新青年》2002,(9):14
明天是我的生日,阴历的,没有人知道,甚至我自己,妈妈打电话告诉我时我怔了一下。妈妈的电话是极有规律的,每个星期六的晚上我都准时在楼下的电话机旁等着。不知是不是长途线路不好,每次打电话总感觉对方言语含混,似重感冒的人由于鼻塞而语言滞重,又似刚刚哭泣过的人由于抽泣而吐字不爽,总之每次我都附带一句“妈,你感冒了?”不过,好像也只有和妈妈通电话的时候电话有这个毛病。  相似文献   

10.
放风筝     
我儿子小的时候,大概是五六岁吧,我总是不在家,常常出差.我很担心这样会给他未来的生活造成什么不良的影响.而且我也非常想念他,错过了他成长过程中的许多重要时刻.  相似文献   

11.
敖密 《新青年》2004,(9):2-2
子在不同的空间流逝,想念在不同的时间来临,不管人世间如何的改变,你永远都是我最好的朋友。一日闲着无聊,忽然想整理一下以前的旧物。在布满灰尘的纸箱里,发现了我曾用心珍藏过的信件。“……时间过得好快,一转眼,你去新的学校已经有一周半的时间了,现在身体吃不吃得消?学习忙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各国,不同的地区和民族,男女求爱有不同的方式,有些求爱的方式,还十分奇特有趣。 烟卷传情 在缅甸,卡钦族的青年男女,用烟卷表达爱情。烟卷装得半实半空表示:我看上你了,烟卷缠黄线表示:我想念你;烟卷上缠黑线表示:我不爱你;烟卷上缠红线表示;我恨你;烟卷上缠头  相似文献   

13.
青钱枊     
正在北京家中,我剪开一个来自江西修水的信封,一张绿色的卡片映入眼帘,几片柳叶衬托着盈盈的茶杯,一缕馨香似飘了出来。哦,这是朋友寄赠的"青钱柳"优惠购茶卡。小小的"绿卡",把我的思绪一下拉到了江南的暖暖秋色中。平生爱树,树中喜柳。民谚云"五九六九,沿河看柳",柳是报春树。幼时读贺知章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我就想那一定是写柳树的,因为家中小院里的柳树就长着细  相似文献   

14.
阿瞳 《新青年》2004,(4):48-49
1993年,我在深圳特区打工,随着时间的流逝,认识了很多朋友。转眼10年过去了,我忽然很想念他们,因为他们像一本本充满生活趣味的漫画书,让我无法忘记。  相似文献   

15.
她是20年前的美女,如今我们将美放下,更愿意让她成为一种女人风景.我不觉得她美.却成为一种想念,一种想起来心微微的疼,却是幸福滋味.  相似文献   

16.
守望絮风     
"江南江北一般同"(《红楼梦》咏絮词《西江月》)?我不知其它地方有无春风中的柳絮,北京却是一景。春月融融,熏风乍起,团絮飞扬,此起彼伏,漫天飞舞似雪似雾。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探亲     
1969年底,我到东北绥滨农场15小队已经一年多了。到生产队时我刚满18岁,平生第一次离开家乡来到数千里之遥的连续,很不适应。一年多来,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亲人,想家。  相似文献   

18.
一包咸菜头     
王晶 《新青年》2002,(12):10
上高中的第一个端午节到了,同宿舍同学的好多家长都来校给孩子送些粽子、鸡蛋、鸭蛋等过节吃的东西。我也在不时地往校门口看着。离家这么久了,我很想念亲人。心想,我的父亲也一定会来的,一定会的,自从我上高中以后父亲还没有来看过我呢!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历史的一扇门扉,艺术是文化息肩的窗棂,艺术家是倚门扶窗望过去的山水烟云。历史无力挽住时光流逝,却能涵蕴文化的背影。阳春丽日,斜阳箫鼓,寒水烟柳,枯藤暮鸦,故纸旧物中因为契入了这样的情境,才让我们知道古人是怎样生活的,记得自己根在何处,又将去向何方。董桥说得好:"不会怀旧的社会注定沉闷堕落,没有文化乡愁的心注定是一口枯井。"其实,这乡愁就是中国情怀,是身为中国人所不能舍弃的一份自尊和骄傲。就像方块汉  相似文献   

20.
遵命躺在半似沙发半似床铺的皮椅上,面对着刺眼的聚光灯,张着麻木不仁的嘴巴,囚犯一般,等待着一个午时操斩的时辰。只见牙医用镊子,挟着刚才"搞"下的那颗蛀牙给我过目。此时,不由从心的深处浮上一句悼词:"安息吧!我的牙"……没有眼泪,没有悲伤。其实,说到拔牙,既恐怖又滑稽。记得有个江湖郎中拔牙的相声段子,说将绳子一端套在患者要拔的那颗牙上,另一端则绑在了椅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