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关键和基石。孔子的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理念,仁与礼是孔子政治理想中的核心概念,也是孔子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思想主线。他以"仁"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精神指导,以"礼"作为调节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充实以克己内省、忠恕爱人、尊己尊人、以和为贵等内容,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人际关系思想体系。对于现如今我们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育人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我们所从事的学生思想教育的具体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静  王丹丹 《学理论》2011,(23):51-52
网络是把"双刃剑",它的发展既可能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产生积极影响,也可能产生消极影响。构建和谐的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生在如何处理好网络人际关系上常常会感到束手无策,这一问题的解决应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普遍重视。为此,家庭教育是重点、学校教育是根本、社会教育是保障,大学生更应兴利除弊,为构建和谐的网络人际关系付出自己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庄子处理人际关系的出发点及和谐追求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借鉴.庄子的"以鸟养养鸟"思想启示我们,处理人际关系不要把自我与他人对立起来,二者本质上是共生关系.庄子认为,人与人相处不要"以我为尊",也就是要放弃"以己养养鸟"的出发点.庄子要求人们与人交往,要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9)
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但近年来,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频频出现问题。以叙事的方式,呈现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措施。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营建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而且对于构建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墨子兼爱思想对建立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墨子的以兼爱为核心的思想对于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形成一个和谐、健康、有序的社会关系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6.
刘艳 《学理论》2012,(35):39-40
人际关系和谐问题,是中国古代社会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先秦时期在以"礼"为前提,以"爱"为核心,以"义"为根本的思想指导下,人际关系思想展现出了鲜明的特色,不仅对当时具有重要意义,时至今日,其理论精华对我们而言仍具有巨大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7.
涂文丽 《学理论》2012,(14):41-42
"孝"思想是儒家思想道德体系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规范家庭关系的一项最重要、最基本的伦理学范畴。但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孝道作为旧道德的集中体现,对现代人们道德行为的约束力越来越弱化,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孝"思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的积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它可以促进家庭和谐;可以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孝"思想是社会和谐的粘合剂;是形成社会和谐关系的价值根源。  相似文献   

8.
和谐的大学校园,不仅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影响到全社会的和谐。"家和万事兴",构建和谐校园必须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它要求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公平的分配制度;管理者必须坚持民主制度、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9.
和谐人际关系是社会和谐的标志,是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前提;如何认识和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际关系,对于创新社会管理、激发和凝聚社会活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路伟  王永江 《学理论》2010,(20):243-244
寝室人际关系是寝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的寝室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专心学习、快乐生活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大学生在寝室人际交往中存在着许多问题。笔者通过对大学生在寝室人际交往中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分析,尝试性的提出了构建和谐寝室人际关系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付晓丽 《学理论》2010,(19):169-170
图书馆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的和谐与图书馆的和谐是分不开的。图书馆的和谐体现在和谐的馆内外人际关系、和谐的馆藏发展、和谐的服务环境,而构建和谐图书馆最主要的是通过图书馆员的职业精神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大学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高校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大学.和谐大学要坚持以人为本,要营造融洽的人际关系,要成为改革创新充满活力的领域,要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的示范区.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三重维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平川 《理论导刊》2006,3(10):48-51
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是一个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始终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加快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文明基础;必须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即时化解各阶层的利益矛盾,努力推动社会各阶层和谐相处,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构建和谐文化,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锐  郑婷 《学理论》2012,(35):245-246
高校宿舍人际关系直接影响到每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宿舍人际关系对个人、社团文化、良好班风、构建和谐校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马轮轮 《学理论》2012,(18):42-43
伴随着社会转型推进,广大农村正经历着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人际关系受到这个过程的冲击而变化,现阶段我国农村的不同群体人际关系差异性增强。产生这种变化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对于农村社会现代化有着重要影响。以和林格尔县上土城村为例来分析当前农村不同群体人际关系的差异,从而期望构建和谐的农村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6.
传统文化与构建现代和谐社区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科学理解二者辩证关系必须避免一些错误思想倾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条件下,二者辩证关系留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构和谐优秀的社区文化;发扬以人为本的优良传统,形成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完善社区党建及服务网络,健全先进和谐的组织体系;优化社区发展的制度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持久和谐;弘扬传统文化的和谐精髓,促进社区建设的持续创新。  相似文献   

17.
舆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和谐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和谐体现于利益的和谐、社会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等方面。建设社会和谐,利益的和谐是根本,社会关系的和谐是目的。日常状态下,社会和谐更多地表现在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的和谐上,也就是人际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5,(10)
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型人际关系,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具有干群平等、互尊互重,上下同心、互信互补,齐心协力、互助互为等鲜明特征。构建新形势下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必须注重引领正常行为、制止异常行为、扩大合作行为、减少冲突行为。  相似文献   

19.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公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其有效施行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结合公安院校职业特点与培养目标,深入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思想活动特点,教育过程中应利用多种载体,形成多方位立体化的教育新格局,使学生达成个体自身、人际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全方位和谐.  相似文献   

20.
吴乃和 《学理论》2008,(9):18-19
和谐,是指事物内部因素配合匀称、适当、协调’、平衡的状态。社会和谐,是指社会关系中的各种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和谐、人与社会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自身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实现人自身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与社会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